黃振興
[摘 要]近年來,隨著工信部、公安部等國家相關部門持續對民爆行業實施規范化、標準化管理,使民爆行業實施調整重組成為行業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這也成為提高本質安全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本文以海南省民爆行業為例,分析了民爆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海南省民爆行業轉型改革的措施和做法。
[關鍵詞]民爆企業;改革;海南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6.040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8)06-00-02
1 海南省民爆企業存在的問題
1.1 企業產權不清,權責不明,經濟效益低
新《民爆條例》頒布前,海南省原有民爆生產企業3家,經營企業18家,這些企業絕大多數規模小,“小、散、低”狀況嚴重,經濟效益不高,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培訓不到位,導致安全保障水平相對較低,安全管理滯后,難以保證或者達到安全生產的標準和管理要求,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特別是海南省的這些銷售企業中,大多數由于沒有改制,隸屬物資系統,都存在產權不清晰、權責不明確的問題。一些民爆銷售企業,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比較深,吃“大鍋飯”頑疾盛行,管理體制落后、經營費用較高,高成本低效益極大程度地制約著企業的發展。海南省民用爆破器材專營公司是一家隸屬于海南省物資局(集團公司)的國有企業,主要業務是負責全省民用爆破器材的供應,但由于該公司不適應市場經濟,沒有做出及時的調整很適應,管理混亂,導致其在2000-2001年間虧損嚴重,職工紛紛下崗,經營狀況極差,瀕臨倒閉。
1.2 配送隊伍不專業,安全隱患大
2005年以前,海南省的民爆器材配送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一是企業規模小,運力不足。據統計,海南省共有民爆器材生產、經營及專業爆破作業單位共30家(不包括外省在瓊爆破作業的公司),民爆器材使用單位近400家,而全省專門從事民爆器材運輸的企業只有一家,該公司從事配送的專門車輛只有5輛,主要從事一級配送(一級配送是從總庫到各市縣級倉庫的配送),遠遠無法滿足全省民爆行業配送的需求。二是不具備從事危險貨物運輸的資質條件卻擅自無證經營。由于民爆器材專門運輸車輛較少,全省各市縣涉爆單位的民爆器材二級配送(二級配送是指從市縣級倉庫到各作業點的配送)普遍使用普通貨車、三輪車從事運輸,這些公司都不具有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資質,車輛達不到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的技術標準和規范要求,從事運輸作業人員也沒有取得“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從業資格證”。三是從業人員安全意識不高,專業素質低。企業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不重視,從業人員對相關的法律法規不了解,對民爆器材的特點、危險性及應急措施等基礎知識,以及安全運輸的技術條件也缺乏了解,出現險情時甚至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運輸安全得不到保證。
1.3 安全管理水平低,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民爆行業屬于特種高危行業,因此安全生產工作是企業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國家行業主管部門對民爆行業安全生產的管理也嚴格要求、長抓不懈。海南省民爆企業的安全管理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第一,安全投入不足,本質安全水平低。部分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安全管理,造成安全生產長期欠賬,安全投入無法滿足企業安全生產的要求,民爆器材倉庫由于老化,安全距離不符合規范要求、庫房布局不合理;由于安全設施不到位、長期沒有維護、更新和完善,安全隱患無法進行徹底整改,導致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低。第二,從業人員專業素質較低,安全意識不高。由于歷史的原因,加之缺乏完善的監管體制,海南省民爆企業普遍存在專業技術人才和安全管理人才少,大部分從業人員沒有經過專門的安全教育培訓,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不熟悉所在崗位的技術操作要領和安全操作規程,崗位安全職責不清,沒有掌握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安全素質普遍較低。第三,企業安全管理混亂,規章制度不健全。由于法律法規不健全,加上監管體制的不完善,海南省民爆企業大多數都沒有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沒有配備專職安全員,企業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無章可循,無規可守。
2 海南省民爆企業改革
2.1 指導民爆企業通過創新轉型升級,實現產業重組,煥發生機
相關人員通過分析海南省民爆行業的經營現狀、發展形勢和改革機遇與挑戰,在充分調研、與各市縣銷售公司溝通的基礎上,初步確定海南省民爆行業的改革思路,并形成《海南省民爆行業改革發展思路》,向政府主管部門報告并得到了他們的支持。首先,由具備條件的海南省民用爆破器材專營公司通過改制、脫離舊的經營管理體制,同時繼續負責全省的民爆器材經營工作,原市縣不再具備銷售條件的民爆器材銷售公司通過資源整合,由海南民用爆破器材專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民爆公司”)牽頭,組建省級海南合安爆破服務有限公司,各市縣以“合安”為商號成立市縣合安爆破服務公司,由單純的民爆器材銷售向爆破服務轉型和延伸。根據海南省民爆行業改革方案,2006年10月底,成功注冊成立海南合安爆破服務總公司,該公司成立后,投資給省內19個市縣(包括洋浦經濟區),各市縣利用原銷售公司的資源,相繼成立了19家合安爆破服務公司,全省形成“一盤棋”的局面。這樣,各市縣原民爆器材銷售公司不僅成功轉型,也借機進行改制,解決了職工的就業問題,使企業走出困境,重新煥發生機。2014年,海南民爆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達1.41 292億元,比2002年主營業務收入0.155 83 億元增加了1.257 09億元,同比增長806.71%;利潤總額是15 009 180元,比2002年的利潤總額162 381元增加了14 846 799元,同比增長9 143.19%;資產總額39 096 435元,比2002年資產總額2 593 031元增加了36 513 404元,同比增長1 413.59%。
2.2 打造民爆行業龍頭企業,實現戰略一體化經營管理模式
海南省民爆器材的生產和銷售基本上是分離的,民爆器材生產企業將產品銷售給省內民爆器材流通企業,再由民爆器材流通企業將民爆器材產品銷售給下游用戶,企業管理各自為政,生產、流通和使用脫節。為了做大做強省內民爆企業,打造民爆行業龍頭企業,按照“政府引導,企業自愿”的思路,海南省提出省內民爆銷售企業和生產企業合作的構思,實現產銷合作第一步發展戰略。經相關企業協商溝通后,2009年,由完成改制和技術改造的生產企業海南云海民爆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參股海南民爆公司,控股25%,重組整合新的海南民爆公司。隨后海南民爆公司和云南民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海南昌江分公司又實現合作,由海南民爆公司投資、參股云南民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海南昌江分公司并派人參與該公司的日常生產管理,推進了海南省民爆行業戰略一體化的進程和發展。2012年,公安部全面清理整頓爆破作業單位,為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海南省在對本地爆破行業規模、結構、特點和爆破作業模式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決定通過整合全省原合安爆破公司的爆破作業業績、爆破機械設備、民爆倉庫和爆破作業人力資源等,聯合海南云海民爆有限公司(生產企業)、海南民爆公司(經營企業)和2家運輸企業海南安順達危險貨物運輸有限公司、海南東來運危險貨物運輸有限公司投資,于2012年12月重新注冊成立新的海南合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并取得“一級爆破作業資質”。通過進行資源整合,進一步提升了行業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扭轉海南省爆破作業單位規模小、管理水平低、易發涉爆安全問題的狀況,同時布局全省,完成各市縣17個分公司的設立,實現了省內爆破行業業務資源、資金實力、人力資源和技術力量的優化配置,真正實現了海南省民爆行業生產、銷售、配送、爆破作業縱向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從而全面提高了海南省民爆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和促進了省內民爆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2014年,海南合安三亞分公司實現利潤2 266 078元,與三亞老合安公司同期對比,三亞新合安2014年實增利潤254.8萬元。
2.3 組建民爆器材專門配送公司,實現配送專業化規模化
為了支持國家對民爆器材的安全監管工作,海南民爆公司于2005年和2012年分別投資組建了海南安順達危險貨物運輸有限公司和海南東來運危險貨物運輸有限公司兩家專業民爆器材配送公司,分別從事民用爆破器材一級配送和二級配送。這兩家公司的成立,不僅完善了海南省民爆器材的配送網絡,使配送服務網絡覆蓋了全省各個民爆器材的使用點,實現了海南省民用爆破器材配送專業化的目標,還可以將爆破作業點用不完的爆破器材當天及時清退回庫,為政府部門對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監管提供了保障措施,有力地支持了政府加強爆炸品的安全管理,特別是能有效解決爆破作業現場管控不嚴、使用末端流失危害公共安全等突出問題,有效防范和遏制爆炸案件、事故,推動了海南省民爆行業健康持續向前發展。
2.4 強化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海南省的民爆企業在通過創新實現升級轉型的同時,加強了安全生產管理,不斷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主要做法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加大安全投入,全面進行技術改造和倉庫建設,完善安全生產設施設備,提高本質安全水平。二是貫徹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把安全生產職責層層分解、崗位落實到人,明確所有層級、各類崗位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逐步建立起安全生產工作“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安全工作責任體系。三是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隱患治理閉環管理機制,加強安全生產過程管理。
主要參考文獻
[1]謝宏民,楊廷義,尹進.淺議民爆企業的風險管理和保險[J].中國化工貿易,2015(20).
[2]白艷瓊.論信息化技術在民爆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西藏科技,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