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光華
摘 要:在全球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大背景下,許多經濟發達國家已經采用了先進的農業節水科技來節約水資源、促進水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近期,我國也緊跟時代潮流,加大了在農業節水技術方面的資金與人才投入,這對于全國乃至全球節水事業都具有極其重大的建設意義,然而,節水說來容易實則不易。本文將從水資源短缺情況,我國所采用的高科技節水技術以及采用農業節水技術的影響因素等方面著手進行分析。
關鍵詞:水資源匱乏;農業節水技術采用;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062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升,快速發展的社會生產力要求農業技術也隨之大幅提高。國內水資源的嚴重匱乏也向節水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大規模采用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使得水資源浪費程度大大降低,環境友好型社會建成有望。
1 我國水資源嚴重匱乏
根據國際上定義,一個國家的用水量超過其水資源的1/5就是可以說是水資源危機了。就我國目前現狀來看,已經很快就要臨近危機了。我國缺水狀況十分嚴重,需要盡快采取應對措施。
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較為干旱,降水較少且分布不均,東部沿海地區降水多,中西部地區與之相比就顯得少之又少。我國的水資源總量占全球的6%左右,地表水和地下水較少。與之相對的是我國的土地資源,我國土地資源占全球多達40%。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水土資源懸殊巨大,水土資源的矛盾甚至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近些年來,受全球變暖的影響,我國氣候變暖,降水減少,再加之我國淡水資源少且工業化社會發展,人口增加導致用水增多水資源浪費嚴重,甚至一些地區陷入了“極度缺水”危機。我國更是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4種情況并存,水資源情況不容樂觀。
因為受到了經濟和科技條件的限制,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十分低,并且管理制度不健全,導致管理不到位,水資源嚴重浪費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2 我國所采用的農業節水技術
2.1 溝渠引水灌溉所涉及到的防滲材料使用
溝渠飲水灌溉是我國最古老,最常見,最主要的灌溉方式之一。但該種灌溉方式在沒選對防滲材料的情況下容易使地表水滲漏,造成水資源的加速流失。據統計,在沒有研發出防滲材料之前,因引水而引發的水流失一次可達到灌溉量的1/2甚至更多。
2.2 將滴灌改為噴灌
將滴灌改為噴灌的不同之處就是將灌溉時的滴頭改為噴頭。用壓力將容器內所盛之水以少量的形式擠壓出來形成小水滴均勻充分地灑落在農作物上,水霧漂浮于空氣中又增加了空氣的濕度,其與滴灌相比還增大了灌溉面積,消除了土壤的含水飽和度,大大改善了灌溉的效率。
2.3 采用適宜山谷溝壑地區和極其缺水的西北部干旱地區
使用的微灌技術其中包含了古老的滴灌技術,微噴灌技術和涌泉技術,這3種技術可以通過裝水器皿加以區分。微灌技術可以將多個播種環節一同進行,大大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播種效率。
2.4 采取了挖溝成渠的方法
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將較深層次的土壤完全浸透,使農作物得到充分的水源。如果將這種灌溉方法應用于大棚內還可以通過水分的蒸發使棚內空氣濕潤,不浪費水分,充分利用。但是,這種方法不適用于氣候較冷地區。容易使農作物凍傷,造成農民損失。
2.5 在土壤上覆蓋一層地膜達到水資源蒸發慢蒸發難的目的
在進入秋季之后,天氣日漸干燥寒冷且蒸發快,農作物需要更多的水分以供生長,用地膜覆蓋后就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3 影響因素
3.1 水資源的短缺程度
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整體上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內陸呈逐步遞減趨勢。水資源分布多的地區自然比水資源分布較少地區節水意識及需求少。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工業生產帶來的水體污染也比較嚴重。因此農業節水技術的采用應當因地制宜,進行實地考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2 經濟發展狀況
在全國范圍來看,我國津京冀,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經濟發達的地區就會有充足的資金用于技術投入,經濟發達還會促進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提高從而需要更高的生產力來反作用于經濟發展。
3.3 人才的引進
農業節水技術的持續發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提供技術支持,然而高科技人才大多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以尋求更大的發展。我國政府應該出臺相關政策,使全國人才均勻分布。并大力培養缺水地區農業節水技術的高科技人才,使得人才在學成之后可以反哺家鄉,造福一方。
參考文獻
[1]蘭有才.發展節水灌溉的若干問題[J].農業科技推廣,2005(4):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