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
摘 要:本文從歷史性發展、森林保護、林業經濟管理等多個角度提出當前林下經濟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實際重點問題,并進行了對策分析,為加快發展林下經濟、真正實現可持續綠色產業提供可以參考的依據。
關鍵詞:林下經濟產業;現狀;發展重點;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146
引言
我國林業素有因地制宜、適當發展農林復合經營的習慣,可以在森林經營漫長的過程中發揮林農生產積極性、提供更為豐富的林產品、以短養長,提高林農收入。當前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形成了國內林產品市場的巨大空間,促進發展新型農林復合經營即林下經濟產業的提出,為加快林業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活力,取得了顯著的效益。隨著城鄉居民消費層次和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林業的需求已呈現出明顯的多樣化趨勢,促進了林下經濟的迅猛發展,木材等可再生性原材料和生物質能源需求增長顯著,木本糧油產品、森林食品、藥品及保健品需求日趨旺盛,森林旅游快速發展,這些都為培育林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動力。現就我國林下經濟產業中存在的一些歷史性難題,以及新涌現的問題進行重點分析論證,并提出對策,為加快發展林下經濟、真正實現可持續綠色產業提供可以參考的依據。
1 林地使用問題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地位舉足輕重,盡管林地和農業用地都有了明確的法律規定,但是實際上林業用地的范圍和界定比較宏觀,林區執法和管理維護的難度很大,出于農業生產需要而毀林、侵占林地的現象一直存在,特別是有的林區周邊是農村的,沒有真實林權卻將國有林地自行長期占為集體林,用于生產開發、建筑廠房、住房等行為十分嚴重,甚至導致發生惡性事件。發展林下經濟是將農業生產引入到林業中去,在森林里實現農業經濟效益,極有可能發生對林地的濫用和破壞問題,將林下經濟直接變成農業種養;現代農業耕作養殖的設施化程度較高,即使不砍伐樹木,也可能需要清理、夯實、剖挖土面,或者引接灌溉、電源、燃料、機械設備等,對林地健康和樹木生長造成一定影響,這些問題的產生在于人們固有的農作觀念、歷史觀念,以及法制理念的缺失,還有就是將農業作業直接“轉變”為林下作業,以追求農業生產效益為主,將維護林地自身的生產力放到了次要地位。
2 森林保護問題
人為過多干擾森林空間會使森林保護面臨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人工集中培養的動植物種類和品種對森林原生生物的多樣性產生的生態壓力和危害,為更加適合林下產業的發展而進行的林相改造、林間道路的修建,林產品生產、收獲所產生的、丟棄剩余的以及逃逸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對森林養分循環和水文特性產生的影響等。農林學者對林下資源開發利用與森林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研究不足,試點示范的周期性和長期性不夠,使得人們經營林下產業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往往都是根據產品本身的市場需求,采取自創經營模式、模仿照搬其他經營者的方式,當林下產業從短期、小塊經營演變為長期、大面積經營時,這些問題將會越來越凸顯。
3 林下經濟未來發展分析
林下經濟未來的發展將主要以可持續化的方式進行,重點針對目前存在的資源集約程度不佳、管理混亂和缺乏專門的管理制度等進行,要促進林下經濟對林業經濟發展的支持,可見未來林下經濟將在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方面進行更大的投資,使得林下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發展步調統一。在互聯網經濟和互聯網信息化的影響下,未來林下經濟將轉向更加智能化的發展方式,突出林下經濟信息化的發展思路,引導更多創新技術人才和相關產業配合其發展,實現多元化和資源共享型發展方式。
4 林下產品市場監管保護
隨著對林下經濟發展的重視,傳統的林業經濟逐漸發展為更具生態活力的產業經濟形式。隨著經濟全球化形勢的加劇,林下經濟的未來發展將會更加趨向于品牌化和戰略化,形成區域資源的效率輸出。因此,林產品研究開發過程要得到統一的監管和品牌保護措施,使產品的安全性、標準化和可追溯性成為必需,讓產品定位和售價更具有市場指導性,以杜絕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天價”商品等現象。
5 林下經濟產業發展重點的對策分析
為真正實現林下經濟產業的可持續綠色發展,保持提供廣闊的產品市場,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5.1 科學規劃、合理保護
發展林下經濟的前提條件是維護和發揮森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3大效益,只有科學規劃林下經濟產業和合理保護森林才能真正實現林業經濟提質增效。遵從農林學者對森林發展規律的研究成果,對不宜發展林下經濟或容易造成林地受損的林區優先實施生態監控和保護;大力宣傳林下經濟的政策要求和法律依據,對危害林地的不當行為堅決進行執法處置;正確示范引導已經充分成熟的林下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以創新技術管理引領林下經濟產業的蓬勃發展。
5.2 發揮監管職能
完善以政府相關部門為主的各方監管職能,加強監管部門的權威性,使監管資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以有限的監管資源創造更大的成果,從而提高監管效率,林業產業經濟的相關部門要加強引導和扶持,盡量減少行政審批和頒發執照程序,鼓勵和促進在國內林業市場建立有效的市場激勵約束機制,要加強政策法規的約束力度,對于妨礙林下經濟發展并導致嚴重后果的行為進行制裁,避免過度監督和監督力度不夠。
5.3 以品牌帶動培植企業發展
重點培植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作為扶持林下經濟發展的主體項目,發揮其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在實踐中要加強產業驅動力的構建,加強生產者和企業的良好配合,增加生產基地與農林戶的準確對接,實現各項產業布局的優化和發展,為林下經濟從業者提供更寬廣的政策路徑。在林下經濟產品的實際開發和規劃過程中要注重保證林產品品牌的統一規劃與協調管理,為大中型林產品企業的品牌實施統一的品牌規劃管理,對小型林業產品企業則要幫助其認識到品牌建設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促進小型林業產品企業朝著標準化企業轉型,充分發揮各地區林業資源優勢延長林下經濟產業鏈,進而促進各地區林產品經營形勢不斷好轉,突出林下經濟在帶動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5.4 加強產業發展資金投入
加強林下經濟產業發展,需要資金的幫扶,在發展的過程中,要積極增加對資金的籌集工作,滿足經濟產業發展的資金要求。爭取政府方面的資金,支持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與物資的需求;融合社會各界的力量,爭取更多的機構、組織等的援助,不斷擴展林下經濟產業的來源、發展等,推動各項經濟產業的發展。要建立健全穩定的資金投入和監管機制,通過政府的相關政策,惠農政策,給農民行信貸支持,保證各種產業穩定、快速、健康、合法的發展,保障林農的合法權益。
6 結語
林下經濟產業符合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更應當遵守森林健康發展要求、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這樣才能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設成果,要加強政府的主導作用,做到政策支持、經濟支持全面鋪開,發揮林下經濟的現實發展能力,進一步優化林下資源,共同實現林下經濟產業的美好明天。
參考文獻
[1]陳鵬.林下經濟產業現狀及發展重點分析[J].中國林業經濟,
2017(2):77-78.
[2]陳愛華.林下經濟產業現狀及發展重點分析[J].時代金融,
2016(17):260-261.
[3]黃成清,張新永.林下經濟產業現狀及發展重點分析[J].綠色科技,2016(3):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