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穎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公園建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重要。現代城市的公園不僅具有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同時其對于城市環境質量的提升同樣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公園建設的過程中,科學合理的進行公園內部植物的配置,不僅有助于公園植物和外部環境的和諧統一,同時也促進了公園美感的進一步增強。本文主要是就公園綠化植物的配置原則以及策略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公園植物;配置;原則;策略
公園綠化植物配置已經成為了滿足人們生活需求與環境標準的重要因素。城市環境的不同,使得公園建設也就各具千秋,實際的觀賞效果也會存在相應的不同。為了促進公園建設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必須確保植物配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才能滿足人們對公園建設所提出的要求。
一、公園植物配置需遵從的原則
1.藝術原則
公園植物在配置的過程中與詩詞歌賦、美術音樂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而在這其中文學藝術在公園植物配置中表現的尤為突出。為了突出公園植物配置過程中的文化內涵,施工人員大多采取借助植物配置內容的方式,引導人們感悟和體會其所帶來的意境美。此外,在公園植物配置的過程中必須嚴格的按照形式美的原則進行。所謂的形式美,就是指通過植物自身的基本形式與風景的形式,使人們感受到愉悅感,從而達到促進公園植物配置效果有效提升的目的。
2.生態原則
在進行公園植物配置時,生態原則的要求主要涉及到以下幾方面的要求:首先,公園造景素材層面的要求。植物是最基本的要素,其是生命力展現與延續的保證;其次,生態效應的最大化。在公園植物配置的過程中,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空氣的濕度、降低有毒氣體,消除熱島效應、減少灰塵,才能滿足人們對公園建設日益提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植物調節已經成為了公園建設最主要的內容之一。充分發揮生態學原理的優勢,選擇和種植適合地區環境的植物類型,才能在促進綠化成活率有效提升的同時,降低公園植物配置的成本。所以,在進行公園植物配置的過程中,必須確保所選擇的植物符合當地生態環境,同時采取多樣化的植物配置方式,才能促進公園植物生態穩定的進一步提升。另外,在公園植物配置過程中選擇節水或者耐旱的植物,也是促進城市公園建設效果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
3.動態原則
季相變化是公園植物配置動態原則實現的基礎。因此就公園整體景觀配置而言,顯著的季相變化不僅有助于動態之美的提升,同時在明確不同植物在春、夏、秋、冬不同季節觀賞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組合方式,以達到構建豐富形象效果的目的。
4.功能原則
在進行公園植物配置時,必須對所在地區的質地條件與基本功能予以充分的重視。比如,在進行綜合性公園的植物配置時,由于這一類型的公園其功能相對復雜,因此在植物配置時必須嚴格的按照其功能的要求采取分區配置的方式,才能確保其植物配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另外,在進行游玩區植物配置時,應該盡可能的選擇高挺、筆直且枝葉繁茂的植物,同時在樹下栽種陰生類植物,以確保其滿足公園植物配置的要求。
二、公園植物配置策略
1.合理運用形態特性
植物的外觀形象就是我們所說的植物形態。在進行公園植物配置時,必須以植物的大小尺寸為基礎進行,所有觀賞性較強的植物在配置時都必須根據其尺寸的大小挑選和搭配,才能促進植物配置效果的進一步提升。比如,在進行較大空間的植物配置時,必須根據空間內部實際情況,確定喬木與灌木的具體位置,同時不同植物之間的搭配也必須以人們的審美需求為基礎。此外,在進行公園植物搭配時必須對植物的外部形態特性予以充分的重視。由于人工修剪方式的不同,即便是同一種植物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形狀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進行植物配置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自然條件與人工修剪的特點,才能促進公園植物配置效果的有效提升。
2.明確質感特性
針對綜合性公園的植物配置,必須對所選擇植物的質感予以充分的重視。在進行植物配置時,必須盡可能的使用中間質感的植物作為過渡,才能促進人們與植物之間親近感的進一步提升。此外,在進行綜合性公園植物配置的過程中,還必須對季節的交替、植物的質感變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予以充分的重視,由于季相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在公園景觀設計時,設計人員必須對季相變化推移過程中產生的植物配置效果變化予以充分的關注。
3.充分利用色彩特性
公園植物配置過程中對于植物色彩的利用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充分發揮色彩所產生的冷暖感覺,以達到促進公園植物配置遠近感與冷暖之感有效提升的目的。而在這其中紅、黃、橙等暖色調帶給人們的效果最佳。另外,公園植物色彩的統一,不僅有助于有人心情的愉悅,同時也為其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反之色彩單一、枯燥的植物色彩則會使人們產生一種厭惡感,從而導致其游玩興致的降低。而這些都進一步說明了,必須充分發揮色彩的特性,才能促進公園植物配置效果的有效提升。
4.堅持美學法則
植物要素作為一種藝術創造活動,其在設計環節與建設環節中都必須嚴格的按照美學原則,才能打造出符合人們審美需求的優美景觀。但是,由于總體要素內部之間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充分體現整體共性熱點的基礎上,必須對其個性化特點予以充分的重視。所以,在進行公園植物配置時,必須加強調和、對比等各方面要素運用的力度,才能在確保整體基調符合要求的基礎上,促進整體配置效果的有效提升。另外,在進行開闊地植物配置的過程中,必須對觀賞休息功能等各方面提出的要求予以有效的協調,盡可能的采用大色塊配置的方式,才能將寬廣美展現在人們的面前,為游人提供最佳的休憩場所。
結束語
總之,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公園綠化的建設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城市綠化水平有效提升的同時,改善人們的生活與居住環境。因此,在進行公園植物配置時,必須嚴格的按照生物多樣性的原則,加強鄉土物種種植的力度,才能在確保公園綠化進一步優化的基礎上,促進城市居民生活品質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勇珍.淺析公園綠化的植物配置原則及策略[J].江西建材,2016,No.17522:195+201.
[2]丘娟英.淺談公園綠化的植物配置原則及策略[J].科學之友,2017,No.47210:161-162.
[3]朱玲.城市公園植物景觀季相設計探討[D].西南大學,2017.
(作者身份證號碼:13020219821003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