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瑤
摘要:我國歷來重視教育,提倡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小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將來才能成為有用人才。幼兒園的孩子基本上處于4~7歲之間,正是處于對外界充滿好奇心的年齡。幼兒教育尤為重要,根據幼兒發展特點,采取適當的措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從幼兒發展特點出發,詳細分析幼教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注重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教師要努力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根據幼兒園現狀分析,制定一系列的措施與方法,以提高幼兒教學質量。
關鍵詞:幼兒園;自我管理能力;現狀分析
一、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經常聽有的家長抱怨,你看人家的孩子多懂事,自己的東西擺放得整齊有序,從不亂丟東西。我家的孩子,玩具丟的那都是,書本那都放,上學前都得替他找好放書包里。
現如今的社會,每個家庭幾乎就一個孩子。這就造就了孩子生活散漫,做事依賴性很強,不會管理自己的隨身物品。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要逐漸的引導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否則,順其自然,情況會越還越糟。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教導,由被動管制逐漸的自己主動的去完成。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與勇氣。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和家長及教師的無私付出是分不開的。
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滯留時間最長的場所,幼師要與家長密切合作。在家時,家長要擔負起孩子教育問題,如督促孩子完成幼兒園的小任務,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整理自己的衣物等。在幼兒園時,教師指導幼兒學會整理自己的衣物,歸納自己的學習用品。教師應同家長互相溝通,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其實是幼兒不僅能做,而且能做好,可是家長不放心,老師也是小心翼翼,唯恐好孩子在做的過程中受到傷害等等。這就照成了孩子在前面玩,家長或老師在后面緊著收拾。
幼兒的學習模仿能力很強,有時候做出的事情會出乎你的意料。在觀察多個幼兒行為活動中,不難發現,有的孩子完成特別好。如:在集體活動中,老師帶幼兒玩游戲,跳繩,拍皮球等,活動結束之后,有的孩子不用老師提醒,就幫助老師將用過的玩具放到放到指定的地點,他還會和別的小朋友說,我們幫老師把我們用的玩具放回去吧。因為他看見老師去放的地方,自己就學會了。
幼師要與家長攜手,放手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不是完全不管,要在一邊監督指導,糾正偏差,鼓勵并調動他們的積極參與性,逐漸的引導他們有被動轉為主動的去做。
二、注重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面對每一個幼兒,我們不能夠采取一樣的標準去要求他們。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人的教育觀念略有不同。加上孩子自身發展特點也存在著差異。幼師要了解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措施。
如:有的孩子喜歡唱歌跳舞,多鼓勵其唱跳的同時,也要激勵他多學習一下其它的。鼓勵他說,你看你唱歌跳舞都做的很好,相信你數學游戲能學到更好。
有的孩子活動中很認真,就是不愛說話。要鼓勵他,你看別的小朋友沒你學的好,但他們能見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對錯沒關系的,錯了我們分析一下錯在哪里了,可以改正過來的。要學會能說出自己的想法,鼓勵其融入到同伴們中去。
詳細分析每一名幼兒的情況,加以區別對待,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成長。
三、努力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隨著課程實施改革以來,教育備受關注,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教學質量。隨著知識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不斷改進,教師也要不斷的學習,以適應知識更新,跟上教改的步伐。
1、思想方面,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改革的理念方面的內容,堅決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學習井岡山精神,發揚紅色傳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樂于助人,不怕吃苦,不怕挫折與失敗。
2、工作方面,教師要言行一致。幼兒真是處于模仿能力強的階段,教師要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不要因教師的一時失誤,給孩子帶來誤解,影響幼兒正常發展
幼師面對的是幼兒,說的話不要朝令夕改。說的話要算數。如:在課外活動時,教師讓小朋友做游戲,對做的好的要給以鼓勵,做的不好的要給予勉勵。不要游戲結束幾不了了之,時間一久,孩子有怨言,有點還以為這樣做是對的,影響了幼兒對事物的判斷力。
堅決不能因心情不好而拿孩子當你的出氣筒,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教師,堅決不能丟了為人師表的尊嚴。
3、最后,身為教師,必須為人師表,嚴謹治學。對待幼兒應像春天般溫暖,而不應動不動就體罰,要有一顆善良的心,以看自己孩子的心態去對待每一個孩子。
四、改善教師待遇,擴大幼師隊伍
目前,還有家長已經意識到幼教的重要性,學校也加大力度改善幼兒園的教學環境,應該招聘更多更為專業的學前教育的老師來為孩子們教學。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非師范專業的大學生在考教師資格證,無非是想在就業的時候多一條路走。教師這一職業有著令人羨慕的寒暑假,社會地位也不錯。但是唯有當了老師之后,才會體驗到教師這一職業背后的心酸。
我們稱教師為園丁,因為他們擔任著培養教育國家棟梁的重任。
五、創造溫馨和諧的教學環境
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深刻地體會到,孩子在溫馨的環境下,能夠更好更快的適應校園生活,很快擺脫離開父母親人來到陌生環境的膽怯心情。
舒心的教學環境,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引起他們的好奇心,他想知道這所幼兒園里都有什么有趣的事物呢?這種情況一下就忘記了離開家人的不安,加上教師的鼓勵目光,小朋友們的歡聲笑語,很快就會適應校園生活。
總之,在幼兒園教學的歷程中,需要我們做的還有很多。面對每一張天真的笑臉,教師會想讓他們無憂無慮的成長。關心每一位幼兒的思想,努力構建優質的幼兒環境,讓所有教師,所有幼兒都能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快樂工作,快樂成長。希望每一位教職員工,每一位幼兒都能開開心心地走進幼兒園,收獲滿滿地走出幼兒園。
參考文獻
[1]袁飛飛.王蕊·從幼兒園教師虐童事件看家長的應對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5.112-115.
[2]朱書慧.汪基德.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及其模型構建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9-06.121-128.
[3]王永紅.盧菲.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對師德建設的建議研究--基于北京市408名教師的師德建議文本分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9-3-02.8-13.
[4]何艷娜.民營教育集團幼兒園教師人力資源開發策略.[J].現代企業.2019-0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