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2008年,彼得·布魯克做過一部戲叫《何以如是》(Warum Warum),在這部獨角戲里,他借女演員的口提出了縈繞在心中多年的問題:“我們真正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什么是劇場經驗的核心。為什么要做劇場?為什么要把原屬某人自己的東西,強加給另一個人?為什么人們要花時間去看別人表演?”
這不但是彼得·布魯克的思考,也是許多戲劇人共同的思考——那就是我們為什么要走進劇場?今天,當我們擁有更多樣的大眾文化、更為豐富的藝術形式時,戲劇又以怎樣的面貌吸引著我們走進劇場。此次,借由2018靜安現代戲劇谷的契機,又恰逢3月27日世界戲劇日,我們向一些戲劇人提出了這個問題,又整理了一些戲劇人的觀點,來與大家分享他們對戲劇的思考。
進劇場,遇見自己
焦 晃|中國
表演藝術家
我和我們這一代話劇工作者,是在(20世紀)50年代走進戲劇藝術大門的,戲劇是我們的最高理想,舞臺是我們心中神圣的殿堂。演員一生都需要以高標準的審美尺度來要求自己、難為自己。所以用戲劇藝術感動人、溫暖人,是我們用一生去追求、去實踐的使命。戲劇是人們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令人們更清楚地認識世界,感召人們以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世界;戲劇也是一面鏡子,教人更深入地認識生活和自己,促使人們克服種種盲目性,去更好地建立人生的自覺性。
林奕華|中國香港
戲劇導演/編劇
我們來劇場到底看什么?我以為來劇場看戲是來看哲學、看藝術,但其實我們是來看自己的欲望。可能在一出戲里,你看的并不是主角,而是會挑你想看的人并施以關注,這個人就是你欲望中的自己。由于每個人對自己在社會中角色的建構范圍都很窄,有很多心理束縛,最排斥的往往也是心底最喜歡的,因為人人都是怕冒險,想安全的,所以一般會隱藏自己的欲望,而在劇場,戲就讓人們有了直面自己欲望、禁忌和尷尬的機會。
里瑪斯·圖米納斯|立陶宛
戲劇導演
對我而言,戲劇就是和諧。戲劇的使命就是讓世界和諧。沒有比這更美好、更崇高、更明智的了。戲劇讓人感受歡樂,理解生活和生活的美好。人們需要劇場來凈化靈魂。劇場能讓人體驗宣泄,變得富有創意。此外,劇場也能撫慰人心,它讓我們克服對死亡的恐懼,相信永恒,甚至認為死亡并不存在。它讓我們意識到每一位觀眾都富有創意,不可或缺,都是重要的。劇場是得到和通往和平的所在,它引領人們發現自我,并讓人意識到自己此生是如此重要,都很獨特,都被人需要。
進劇場,感受真實
方 旭|中國
戲劇導演/演員
我認為進劇場看戲的理想效果是,感同身受。戲劇這種藝術形式,有別于其他藝術,它是現場的演出,最核心的是演員和觀眾。人與人之間其實挺渴望交流的,現在我們交流的媒介太多了,比如手機、互聯網,但戲劇的魅力就在于人與人之間直接的交流。如果你不進劇場,你看戲劇影像也可能被打動,但你無法感受現場的呼吸。
馬修·伯恩|英國
編舞家
沒有其他藝術能像劇場藝術一樣,發生各種可能,而且絕不重復?,F在的銀幕似乎能實現任何事情,又每每有超乎想象的實現,而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我們對此是有預見的。但當我們坐在劇場里,那些簡單的戲劇處理依舊能讓我們發出驚嘆,因為這些是確確實實發生在我們眼前的,對我們來說,這才是“實誠”。這就是我深愛劇場藝術的原因。
進劇場,因為存在
薩賓娜·博曼|墨西哥
劇作家
戲劇,不像文學和電影,它要求在場性,避免我們陷于法則和純粹的抽象之中。讓戲劇剝去繁復回歸單純,它越簡單越容易提醒我們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我們的血、肉、心跳,我們存在于此時此刻。
西蒙·麥克博尼|英國
演員/戲劇導演
“當下”是劇場永恒的主題,表演者和公眾之間的群體性動作構建起了“當下”的意義——是此地,也是此時。表演者與觀眾,同歡笑,同感動,同嘆息,同靜默。在那個時刻,通過戲劇,我們便能感悟到這個悠遠的事實:我們以為的那些存在于人與人之間的私人領域、自我意識其實是沒有界限的,是人類所共享的。
進劇場,思考不止
孟 冰|中國
劇作家
戲劇是最古老的藝術,為什么戲劇依舊存在?這么久遠的生命力從何而來?因為劇場有活生生的演員當眾進行表演,有活生生的觀眾現場觀看,形成了真實的交流。在所有藝術門類中,戲劇保留著對社會最深刻的思考,是最直接反映現實、最深刻提出問題的。戲劇可以讓觀眾冷靜、警醒和震撼。
鈴木忠志|日本
戲劇家
當眾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社會時,什么是最重要的?戲劇是探討這樣的問題的。社會發展到現今計算機時代,人們在同一時間和空間使用身體能量直接交流的行為越來越少,而劇場是人與人面對面探討“人究竟是什么”(人性)的地方,在那里我們能體會到做這些事的重要意義。
進劇場,找尋力量
彼得·布魯克|英國
戲劇導演
我們越來越需要去細細品味生命中的任何瞬間,我覺得這是劇場可以做到的。在劇場中我唯一的目標是讓大家在一兩個小時的體驗之后,以某種方式獲得比走進劇場前更多的對于生活的信心。
克里斯多夫·瓦里科夫斯基|波蘭
戲劇導演
我們共同感知到世界將不可避免地滅亡——不是指地球,而是指人類關系的模式,以及社會秩序之巨變……為此我們感到無助、恐懼、被困。我們再也不能建造高樓了,而我們倔強地建造的高墻對我們起不到任何保護——相反,它們自身卻需要保護和關照,并耗費我們大部分的生命能量。我們再也沒有力量去嘗試、去窺探在各種門和墻后面的事物。這正是戲劇需要存在的理由,也是戲劇找尋力量之所在——去深入探尋那些目不可及之處。
進劇場,擁抱生命
伊莎貝拉·于佩爾|法國
演員
戲劇擁有可以超越時空的蓬勃生命力,那些最當代的戲劇往往是被數個世紀的成就所滋養出來的作品,即使是最古典的保留劇目,每次重排都能煥發出勃勃的生機。戲劇是一門總能涅槃重生的藝術,它總是通過打破固有的成規來創造全新的形式,因此戲劇一直保持著活力。
拉姆·高帕·巴賈杰|印度
戲劇導演/演員
媒體和科技的迅猛發展,讓我們像惡魔一樣強大。戲劇的危機并不是其形式,而在于其內涵。我們呼吁地球上的人類拯救我們的星球,拯救我們的戲劇。在這個時代,戲?。═heatre)對生命的存續將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請讓表演者和觀眾不再受到權力的威脅,相反,給予他們以力量。
維爾·維爾·萊金 |科特迪瓦
多門類藝術家
“上帝像一棵大樹”:
人一次只能看向一個地方
于是:
飛到樹上的,觀察的是葉子、果實、鮮花
扎根樹底的,了解的是根
依在樹干的,感知的是背
來自方位基點的,能感受到相反方向所看不到的東西
有些幸運的,能窺探樹皮和枝干間的秘密
還有些,能覺察到樹髓間的神奇
但無論表面的,還是內在的
沒有人能置于一個全能的方位,感知所有的一切
除非你就是那棵神圣的樹
可如果是這樣,我們還是人類嗎?
世界上所有的戲劇人要寬容和接受于彼此的存在
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們共同的目標:
戲劇的力量越強大,世界越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