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華
摘要:在我國經濟提高的同時,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醫療服務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公共醫院是一種具有公益性的醫療服務組織,可以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低價格的醫療服務。因此需要增強公共公立醫院的治療水平以及服務效果。需要對我公立醫院融資途徑進行深入分析,控制風險。達到提高經營水平的目的,因此本文便以公共公立醫院融資作為主要的敘述內容,對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淺薄分析。
關鍵詞:公立醫院;融資途徑;融資風險;控制;相關思考
目前政府的醫療資金傾向的重點在公共衛生、農村衛生以及基本醫療保障中,因此,公立醫院需要在此狀況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途徑,并在融資過程中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程度中實現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在公立醫院中推行融資經營理念,已經在上個世紀末被衛生部提出,在相關的法規中,規定醫院可以在自身所承受范圍內以勞務或者資產的形式償還債務。在二十一世紀初期,在我國頒布新的法規中,將公立醫院的經營理念進一步的確立,醫療機構可以通過貸款或者自籌等形式,籌集資金并用于醫院建設當中,為公立醫院在經營過程中,提供合法地位。目前,由于政府對公立醫院投入資金不足,使醫院的醫療服務被限制,醫院只有采用,提高藥品價格的方式,平衡內部資金流動,但是此種方式與公共需求相違背,在近年來,由于政府對藥品的集中管理,使醫院的收入大幅度縮小,醫療設備無法更新,因此,公立醫院只能尋找新的籌資方式應對面前的危機,根據數據統計,在我國醫院中,政府投入資金僅占五分之一,其余的資金都是通過醫院貸款或者自籌得到的,醫院需要通過融資的方式,減輕自身財政負擔。因此,在這種形勢下醫院需要提高對市場融資的認識,盡可能減少自身需要承擔的風險,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融資方式[1]。
(一)信貸
信貸主要分為三種形式
1.銀行貸款,醫院為減輕由于自身發展過程資金不足產生的影響,需要通過向金融機構貸款,并將款項用于購買先進的醫療設備,在銀行貸款中,主要分短期貸款以及長期貸款,醫院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貸款方式進行選擇
2.外國政府貸款,在目前,一些外國政府貸款也具有一定公益性的特點,具有貸款利率較低,可貸額度較大,并且還款期限較長的特點,因此,公立醫院在設備更新以及建設,缺少資金的情況下,可以向外國政府借貸的方式,解決自身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
3.政府貼息貸款,這種貸款方式有雙重屬性,首先,政府融資以及補貼可以結合在一起,本金需要由醫院承擔,利息可以由政府進行補助,但是此種方式具有很多限制,首先需要確定投資重點[2]。
(二)融資租評
融資租平分為三種:
1.直接融資租憑,這種方式是較為傳統的籌資方式,適用于大型醫療設備,設備生產企業,可以將設備租給醫院使用,醫院在租憑期間內,擁有設備的使用權,但是在租憑期到期后,需要將費用支付后,才可以繼續使用,醫療設備的所有權才會為醫院所有。
2.融資租憑,融資租憑包括回租租憑和租金租憑,回租租憑主要由租賃公司使用,租憑公司會將相關設備租給醫院,這種方式較為靈活,并且主要的風險是由租憑公司承擔的,對于醫院來說不存在債務風險。
3.經營性租憑,經營性租憑主要適用于季節性或者突發性疾病所需要的醫療設備,醫院如果對此類設備進行購買,則會閑置很長時間,因此可以選擇短期租賃的方式,滿足治療需要,也可以有效地節約資金[3]。
(三)社會資本直接投資
1.通過醫院管理公司,經營公立醫院,此種方式最為常見的一種形式。具體內容為通過管理公司與公立醫院簽訂協議,醫院管理公司會承擔托管經營的工作,承擔醫院日常的運營并且為其籌集建設資金。
2.融資機構,公立醫院也可以通過投資的方式建立新的醫院,新醫院主要以利益經營為主,達到融資的目的,通過此方式建a立的各種機構,可以為公共醫院本身發展籌集到更多的資金支持,可以公眾提供優質的治療服務以及科學的治療方案。
(一)檢測融資項目是否具有合理性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公共醫院采取融資等方式,并不會對其本身公益性的特點進行改變,但是需要對公立醫院工資項目進行檢測,加強融資管理,減少醫院自身所要承擔的風險,醫院融資項目對于一些需要重大投資的項目時,需要對目前項目進行科學性的分析,醫院不能盲目的開展項目,增加自身債務金額,與公益性的社會需求發生偏差,在政府的指導下,將融資項目把關,減少由于不正當市場融資行為對公共醫院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4]。
(二)完善風險評估工作
公立醫院在通過市場融資的方式,加快自身建設的同時,也會加大公立醫院所需要承擔的財務風險,一旦在此過程中出現異常狀況,會對公立醫院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開展市場融資行為時,需要做好風險評估工作,并對產生的后果進行分析,減少醫院本身在負債經營過程中所要承擔的風險,為達到此目的,公立醫院需要進一步完善風險指標體系,針對醫院實際特點以及所需要融資規模,對未來所需要承擔的風險進行分析,通過收集醫院財務報表以及各項數據確定承擔風險的標準。實現風險的整體評級以及計算,可以細致地把握醫院所需要承擔的財務風險。通過計算機技術,計算公立醫院的安全數值,減少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公立醫院在經營過程中,監控工作可以對融資中的財務風險以及所要面臨危機及時的發現,采取有效的預案達到對融資風險規避的目的。
(三)加強內部監管制度
為有效加強對融資風險的控制,公立醫院也需要對自身內部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并逐步加強內部監管制度在醫院融資過程中的全方位的監控,在醫院進行市場融資時,首先需要加強內部法律程序及手續的監管,避免由于合同上的失誤,造成法律糾紛,然后在公司過程中,需要對資金籌集方式以及金額大小進行全面考慮。選擇最恰當的方式進行融資,保證醫院所承擔的財務風險被控制在最低范圍內,可以通過設置財務管理機構的方式進行加強內部財政管理,對預算的審計結果進一步的強化,保障資金可以合理運用在每一個地方,資金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5]。
(四)銀行信貸以及商業信用的運用
為規避財務風險,公立醫院最常使用的融資方式便是銀行貸款,在貸款期間內醫院需要對自身負債率以及流動率進行控制,將負債影響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因此公立醫院需要在負債過程中保證自身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可以為醫院建設帶來更多的信貸資金,在此期間也需要對投資后所能得到的收益進行預估,對以后所產生的風險及時規避,提高醫院再次融資的能力,對藥品以及醫療器械購買的過程中,由于醫院本身的信譽以及收益,而得到更大的商業信用,延長付款期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醫院資金帶來的壓力為醫院資金周轉帶來更大的空間,減少財務風險[6]。
在我國公立醫院中,非常嚴重的問題,便是財政狀況不良,醫院所提供的醫療服務價格,被經濟所限制,藥品的價格不斷的下調,減少公立醫院的收益,無法滿足公眾的需求,在這種趨勢下,公立醫院需要尋找到新的途徑應對目前財政收支不足的狀況。
參考文獻:
[1]聶露,錢矛銳.公立醫院融資途徑及其風險控制的研究[J].重慶醫學,2013,42(6):705-706.
[2]郭躍偉.新醫改背景下縣級公立醫院的融資途徑[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2,29(2):101-104.
[3]張洪梅.關于公立醫院融資途徑及融資風險控制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17):35-36.
[4]徐勇.公立醫院醫療設備融資租賃中的問題與對策[J].醫療衛生裝備,2013,34(12):110-111.
[5]張軍.區縣級公立醫院融資租賃醫療設備淺議[J].財會學習,2016(1):243.[6]杜穎,陳秀毅.公立醫院大型設備采購融資租賃決策分析[J].新財經(理論版),2013(3):379-380.
(作者單位:吉林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