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鴻
【摘要】對于企業來說,資本結構與融資工具是密切相關的。融資渠道單一、資金成本普遍較高、融資方案缺乏多樣化,已造成我國企業資本結構失衡,嚴重制約了我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國家政策支持和經濟良好發展的背景下,我國企業應抓住機遇,采取多樣化的融資手段,優化資本結構。
【關鍵詞】優化資本結構 企業融資多樣化 對策探討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資本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動力。而在資本市場發達的今天,籌集什么樣的資本,如何利用好企業資本,都是擺在企業所有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議題。企業的融資結構與資本結構是緊密相關的,企業在開展融資活動時,應統籌考慮企業目前的資本結構狀況、資金成本、財務風險、股權比例等因素,選擇最優的融資方案,實現企業融資多樣化。
一、企業融資多樣化與資本結構概述
(一)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是指構成企業總資本的各項資本之間的比例關系。從長期來看,企業的資本分為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如果通過更深層次剖析,企業的債務資本結構是由流動負債結構和長期負債結構構成,股權資本結構由投入資本結構和積累資本結構構成。在現代資本結構理論中,最佳資本結構可以使股東財富最大化,使企業資金成本最小化。基于此,企業應以最佳資本結構為導向,合理規劃企業的融資活動、投資活動與經營活動。而在吸引企業外部投資者時,資本結構是外部投資者重點關注的信息,它向外部投資者傳遞了有關企業的經營狀況、償債能力、財務狀況等企業價值信息,從而影響到企業外部資本市場對企業的興趣,并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此外,在我國,國有企業是我國企業的重要組織形式,在國有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是否合理,將影響到企業資本控制的完善,決定著國有企業的前途,連接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敗。
(二)企業融資多樣化在優化資本結構中的作用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的融資結構與資本機構是緊密聯系的,企業所運用的融資工具,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資本結構,對企業的經營管理也是至關重要的。例如,在一定階段,企業的融資工具多是銀行貸款、發行債券,企業在此階段的資本機構中,債務資本占據的比例就越大,債務風險也就越大。合理的融資結構,可以降低融資成本,發揮財務杠桿的調節作用,使企業獲得更大的自有資金收益率。我國企業應創造多元化的融資結構,企業融資多樣化有兩層含義,一是融資工具多元化,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成熟與開放,我國資本市場越來越活躍,企業外部資本范圍廣泛,不僅包括傳統的銀行貸款、信托市場、保險市場等間接融資手段,還包括商業票據、直接借貸憑證、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手段,另外,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業隨之興起,在我國目前也已發展到一定規模。我國企業應避免比較單一的融資渠道,如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融資渠道仍然以銀行貸款為主,銀行貸款是以銀行為貸款主體,放貸條件多,審批程序繁雜,融資資本大都期限較短,不僅不能滿足企業的長期資金需求,而且造成企業資金成本大。我國企業應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發展規模,選擇適合各階段的融資工具,企業融資工具多元化。二是融資層次多元化,既企業融資方案的多元化,應根據企業的不同階段、不同項目特點制定相應的、多元化的融資方案。針對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資金壓力大、資本結構不合理的情況分析,除了融資手段缺乏多元化外,在企業各發展階段、各項目融資方案選擇的不合理,也是造成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例如,在購置一些企業重要的、價值較高的資產時,一味的使用銀行貸款資金,放棄了采用融資租賃的方式,不僅占有了企業大量資金流,還增加了企業資金成本。
二、基于優化資本結構,推進企業融資多元化的對策
(一)拓寬融資渠道,資本結構合理化
對于我國企業來說,幫助企業發展的資本來源有外部資本和自有資本,拓寬融資渠道,就是要在資本結構合理化的基礎上,最大發掘企業自有資金和外部市場資金支持企業發展的潛力。我國企業應在傳統銀行等金融機構資本間接融資手段的基礎上,積極尋求發掘資本市場資金,采用發行企業債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資手段,吸引資本市場閑置資金。而對于我國企業來說,應根據企業自身規模和特性,制定適合自身的融資手段。首先,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它不像國有企業受到的限制多,只要在國家法律法規的允許內,可以采用銀行貸款、商業匯票、發行債券、融資租賃、資金拆借、典當公司資金、信托資金等融資手段,并將企業的資金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其次,對于國有企業來說,由于國有企業與國內各大銀行穩定緊密的聯系,我國國有企業應尋求銀行優惠的貸款政策,最大化的發揮銀行資本,在傳統的銀行貸款形式基礎上,探索與銀行資本的新模式;同時引入社會資本。例如最近幾年,PPP模式在我國已有了比較成熟的運作模式。PPP模式,即在政府所投資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中引入私人資本,該模式可以吸引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即緩解了政府的資金壓力和舉債壓力,更是激活了社會中的各項非公資源和資本。再如,國有企業也可以積極探索BOT模式,即建設-經營-轉讓。也是國家鼓勵私有資本參與到國家的公共基礎設施中,激活社會資本,降低國有企業債務壓力的一種模式。基于此,我國國有企業應結合要投資建設的項目,積極探索最適合的融資模式。
(二)制定多元化的融資方案,支持企業
總的來說,企業的資本是由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而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各階段的發展模式不盡相同,企業所采用的融資方案也要適應企業各階段的發展需求,以最優的資本結構支持企業發展。根據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企業發展的各階段分為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在企業萌芽期,在企業剛成立時,企業可選擇的融資渠道較少,外部資本市場對于現階段的企業的狀況無法預測,企業就應放棄債務融資,籌集股權資本;而在企業的成長期,企業在該階段的主要目標通過有效地市場銷售和產品競爭,占有市場份額,獲取利潤。雖然企業在此階段能夠獲取一定的債務資本,但是企業仍然應該以自有資本為主,在企業的資本結構中,股權資本還是要大于債務資本的構成;而當企業發展進入成熟期后,應采取多樣化的融資方案。在這一時期,企業已占領相當部分的份額,相對于競爭對手,企業有著更大的競爭優勢,豐厚的利潤空間,這個階段,企業要注重資本結構的合理化,注重融資方案的多樣化,降低財務風險;而當企業正式進入衰退期,應選擇以債務融資為新增資本的多樣化資本結構。企業進入衰退期后,行業競爭兩級分化明顯,各企業間的產品差異較小,企業的發展前景不被看好,在部分股東提前退場的可能前提下,企業應注重債務資本作為企業新資本的引入,但同時要注意財務風險的不斷增加。此外,企業應優化融資方式,在企業業務布局下,拓展項目融資方式多樣化,結合項目本身屬性和發展前景,制定不同的融資方案。如以項目本身作為抵押籌集金融機構資本,利用諸如TOT模式(移交-經營-移交)開發經營企業項目,將企業資本利用率和報酬率最大化。
三、結論
我國經濟發展經歷了快速發展后,近年來,進入了新的時期,而對于我國企業來說,無論是從企業的債務壓力與風險不斷增大,還是資本機構失衡,都制約了我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這也倒逼著我國企業急需探索企業的融資新機制。基于此,我國企業應以資本結構合理化為引導,結合企業成長周期和業務布局,積極拓展融資渠道,融資方案多樣化,提升企業資本效率,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將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提升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唐逸馨.優化資本結構提高企業價值[J].現代商業.2017(5).
[2]夏曉燕.企業資本結構優化問題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3).
[3]徐麗軍,桑娟,羅坤.我國中小企業多樣化融資渠道探析[J].商業會計.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