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農村信用社實施權責發生制的目的進行概述,從權責發生制了解不全面、權責發生制核算方式不合理、監管力度有待提升三個方面入手,對農村信用社實施權責發生制核算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加強農村信用社實施權責發生制核算的優化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可以給相關領域提供些許的參考。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 權責發生制 核算 問題 優化對策
農村信用社作為政府部門和農村居民進行聯系的重要金融樞紐,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關鍵性效果。由于農村信用社業務涉及范疇較為廣泛,其中包含了存貸款、代收代付、資金業務等。現階段,隨著權責發生制在農村信用社中全面落實,這給其會計核算工作開展增添了難度,如果沒有對其加以妥善處理,必將會引發諸多問題出現。因此,為了避免核算問題,農村信用社需要結合不同的問題,提出對應的優化對策,從多個方面入手,實現農村信用核算水平的提升。下面,本文將進一步對農村信用社實施權責發生制核算的問題與優化進行闡述和分析。
一、農村信用社實施權責發生制的目的
從農村信用社的自身角度來說,其就是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標準和會計體系所設定的金融管理部門,農村信用社在實施獨立核算的過程中,一般以自主運營為主,不管是盈利,還是虧損,都由農村信用社自行擔受。而權責發生制也被叫做應計制。主要是結合權責關系存在以及其給會計核算帶來的影響當作主體,對本期效益和成本進行明確。權責發生制通常是結合時間要求來對會計要素進行確定,其核心內容在于結合權責關系真實情況和影響,實現收益和成本的明確[1]。結合當前情況來說,隨著農村信用社業務規模的逐漸擴充,其在快核算中存在的問題逐漸凸顯,給農村信用社的今后發展帶來了影響。因此,這就需要加大核算問題探究力度,結合不同的問題,提出對應的措施,同時把權責發生制融合到其中,讓各個職工均能明確自身職責,在將職責落實到實處的基礎上,提升核算質量,保證信用社運營安全。
二、農村信用社實施權責發生制核算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權責發生制了解不全面
目前,農村信用社對權責發生制已由一定熟悉和了解,并且也全面落實了權責發生機制。但是從基層工作人員自身角度出發,部分職工在應用權責發生制的過程中,缺少對權責發生制核算內容的全面了解,僅僅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來落實工作,導致農村信用社整體核算水平偏低,并且,當由于受到業務經營指標考核體系的影響,使得信用社落實的考核工作已經無法迎合權責發生制核算要求,進而引發核算問題出現。
(二)權責發生制核算方式不合理
農村信用社在執行權責發生制核算工作時,沒有結合相關標準來進行,導致農村信用社盈虧具備較強的彈性。根據當前制定的權責發生制相關標準來執行,應收未收利息核算范疇是:保存在信用社定期的存款,在年沒沒有全部取出與當前沒有獲取的分紅投資款項。結合相關利率和標準進行核算[2]。然而從現實角度來說,部分信用社沒有結合該標準來進行,人為的提升了核算盲目性,進而使得盈虧核算具備較強的彈性。
(三)監管力度有待提升
當前,農村信用社已經明確落實權責發生制核算工作的必要性,并且也給予權責發生制核算充分注重,但是僅僅結合農村信用社運營情況來執行,沒有給予權責發生制核算執行結果監管高度重視,導致權責發生制核算問題頻頻出現。并且,部分農村信用社沒有構建一套完善的監管體系,尤其是在應收未收以及應付未付利息方面,缺少對其全面核查,監管力度不高,進而影響核算效果。
三、加強農村信用社實施權責發生制核算的優化對策
(一)加強對權責發生制核算的認識
由于對權責發生制核算認識存在偏差,導致農村信用社基層職工在落實工作時,頻頻出現問題。對此,為了減少問題的出現,就要加強基礎職工對權責發生制核算的認識。首先,加強農村信用社執行權責發生制的相關作用和內涵,組織機構職工明確權責發生制的必要性和特性,并將其全面落實。其次,定期開展存款分檔管理工作,計提應付未付的相關內容,可以將其當作定期存款,其計提數額將會給農村信用社經濟核算帶來直接的影響,要想保證定期存款應付未付效益核算結果的精確性,給上級部門核查工作的落實提供便利,農村信用社需要以月度為單位,制定定期存款分檔報表,并把其當作實現定期存款應付未付計提的主要憑證,將其上報給相關部門,避免存在弄虛作假情況[3]。最后,結合信用社真實情況以及權責發生制的相關標準,構建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結合考核結果,給予職工適當激勵,以此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
(二)完善權責發生制核算方式
在開展核算工作時,應該把計提應付未付以及應收未收當作一個普遍性的工作來進行。根據“兩則”、“兩制”標準,結合信用社財務管理需求,信用社在對應收利息加以核算時,通常根據年進行核算,也就是把檔期應收利息當作主體,在損益科目融合到利息收入戶中。對于應付未付利息的計提,應該以季度為單位進行計提,以此給信用社核算工作的落實提供條件。
(三)規范貸款執行行為
針對農村信用社來說,應該將貸款合理約期當作權責發生制核算的核心內容。農村信用社在實施應收利息核算時,可以結合當期跨年貸款情況,把逾期貸款納入到表外科目中實現核算。由于信用設整體運營明確改變幅度比較高,將會給信用社帶來一定影響,進而加劇了核算難度。假設執行不到位,將會給信用社效益虛假增添現象出現提供條件。因此,信用社應該把工作重心放置在貸款約期規范方面。假設約期具備規范性,信用社在進行應收未收效益計提時,將具備合理性,信用社運用成果較為真實精準,反之將會使得信用社盈利狀況不具備真實性[4]。
(四)落實全面監管工作
在構建完善的監管機制的同時,要求農村信用社各個部門均要把權責發生制當作會計核算的主要依據,通過優化管理方式,并輔之相關對策,其中包含了行政處理以及經濟方式,對權責發生制相關內容進行核查,如果存在問題,第一時間進行處理,以此保證權責發生制的合理性和嚴謹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和其他金融機構進行比較,農村信用社自身含有一定的特性,在實際運用環節中,權責發生制核算將會面臨諸多問題,如果問題沒有得到充分處理,必將會給農村信用社的今后發展帶來影響,因此,加強農村信用社權責發生制核算對其今后發展起到了促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宋輝艷.農村信用社實施管理會計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7(23):92-93+103.
[2]馬春陽.農村信用社會計核算過程中的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08):183-184.
[3]袁銳.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問題探討[J].企業技術開發,2016,35(05):124-125+127.
[4]郭義.基層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的現狀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5(14):92.
作者簡介:劉晶晶(1973-),女,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