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躍鵬
摘要:在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過程中,我國的稅收體制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的凸顯了出來,這對于事業單位的持續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而“營改增”稅收政策的實行,無疑可以有效的完善創新我國的稅收機制,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轉型有著積極的作用,也可以有效的推動社會經濟以及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對此文章主要對“營改增”背景之下,事業單位的稅收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探究分析。
關鍵詞:“營改增”;事業單位;涉稅問題
“營改增”就是營業稅收改為增值稅收的一種方式,是我國一項重要的稅務改革,在實踐中獲得了一項的效果。在營業稅管理中一些事業單位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直接降低了事業單位的稅控功能,而在“營改增”背景之下給事業單位的涉稅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提升了稅務單位的稅控功能,對于事業單位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營改增”與事業單位稅務問題
(一)“營改增”概述
“營改增”就是對事業單位原有的營業稅轉換為增值稅。營業稅就是事業單位在生產中應該繳納的營業稅,但是這種模式存在著重復性收稅的問題,而“營改增”政策的實現,完善了各項稅收政策與手段,可以充分緩解現階段事業單位存在的重復征稅的問題,對我國傳統的稅收模式進行了優化,在根本上推動了稅制改革的變革與發展。
“營改增”作為我國稅收體制改革較為重要的方式與手段,對于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經濟在不斷的轉變,而“營改增”稅收政策的實行對于事業單位以及事業單位的發展來說,可以有效的推動市場發展,對于社會分工的合理化發展、事業單位的產業化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可以在根本上推動稅收體制的創新發展、對現有的出口結構以及投資結構進行優化,“營改增”稅收政策也可以有效的減少重復征稅的問題,可以說對于事業單位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營改增”對事業單位的影響
1.“營改增”增強了稅收單位的稅控能力
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增值稅得到了有效的發展,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的稅收稅控能力,提升了稅源的控制以及管理,也有效的控制了偷稅以及漏稅的問題。在傳統的營業稅收中,營業稅收以及增值稅收存在一定的不同,這也就導致了一些事業單位會利用自己的行政地位出現一些稅務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
2.“營改增”可以推動結構性的減稅
在整體上來說,“營改增”踐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實現結構性的減稅目的。隨著“營改增”的踐行,我國現階段的稅收收入問題得到了充分的緩解。雖然國家的稅收收入在實踐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但是因為“營改增”的政策規定與實行,使得其在稅收政策中有著結構性的減稅作用,其對于稅收政策的完善與改善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在實踐中“營改增”作為一項重要的政策手段,在實踐中可以有效的緩解事業單位存在的稅收經濟負擔等問題。
二、“營改增”背景之下事業單位的涉稅問題
(一)事業單位的納稅意識有待增強,監管力度尚未完善
在“營改增”的背景的影響之下,多數的事業單位并沒有完善的納稅意識。事業單位隸屬于國家單位,與其他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區別,并不是以獲得利潤為主要的發展目標,國家的一些財政撥款是這些事業單位的資金主要來源,這種狀況直接使得一些事業單位忽略了納稅工作,在實踐中缺乏對納稅工作以及相關的深入分析,直接導致稅務管理問題的出現。當然,這與事業單位的相關財務工作人員缺乏對國家各項稅收政府的學習以及了解,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等因素有著直接的關系;同時一些稅收部門也沒有對事業單位進行系統的監督管理也是出現此種問題的主要成因。
(二)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內部控制能力較為薄弱
在事業單位的稅務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因為內部管理以及外部管理中存在著一定不足與問題。同時,因為我國并沒有對事業單位經營進行科學管理,并沒有完善的、科學的稅收管理模式與制度,一些事業單位的稅收管理工作與盈利性的事業單位工作模式類似,這對于事業單位自身來說,并沒有完善的稅務管理制度,缺乏稅務內控管理意識,稅務內部控制工作環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完善的稅控風險評估以及信息交流平臺,降低工作質量。
(三)事業單位的稅務風險問題
在事業單位中并沒有科學的納稅意識,在涉稅管理中存在著各種不規范的問題,對于納稅的主次劃分不清、稅務管理風險問題較為顯著。事業單位經常會出現不繳納稅款或者未全部繳納稅款的問題。一些事業單位在納稅過程中,也并沒有對納稅統籌以及政策手段進行系統的控制,導致出現了多納稅的風險問題;沒有完善的稅務登記政策,缺乏完善的納稅申報與交付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身的納稅成本。
三、“營改增”背景之下事業單位解決涉稅問題的方式
(一)加強對納稅工作的重視,明確責權
事業單位必須要提升對稅務管理工作的重視,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樹立正確的納稅管理意識。作為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必須要明確納稅管理的重要性,要加強對事業單位涉稅問題的重視。加強對事業單位稅務管理的監管力度與安排;工作人員要加強對涉稅收入的審核與管理,對其進行統籌安排;同時,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加強對涉稅收入統籌以及審核工作的重視,規范稅收流程;加強對單位資金的系統管理;相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加強學習,對我國稅收政策、制度標準以及要求進行深入的分析,保障稅收納稅行為的規范性,基于國家規定的要求合法納稅。
(二)規范事業單位納稅行為,降低風險
在一些事業單位中,要明確劃分其實際財政收入等相關內容,要基于法律的規定與要求,明確納稅的種類,并且對其進科學、正確的的選擇,加強對稅費核算、納稅申報、稅費繳納等工作的管理;了解國家的各項稅收政策、規定、優惠條例,對稅收進行統籌分析,降低稅收投入成本,這樣才可以保障稅收的經濟效益。
(三)構建完善的內外稅控制方式,營造良好的稅控環境
事業單位必須要加強對日常性的稅務申報工作、涉稅合同審批、稅額統計、分析等領域中加強內部稅控建設,完善各項制度,加強對稅收的控制與管理,要基于國家規定的高要求對納稅申報表、稅務機關批文、發票留底聯以及涉稅檔案保管制度等進行妥善保管。
(四)構建完善的激勵機制、增強稅務管理科學性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必須要設置專業的稅務管理崗位、配置專業的管理人才,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以及激勵機制。對此在實踐中必須要加強對稅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強化經費投入,加大培訓力度,為工作人員提供有效的溝通、交流機會;同時,必須要合法的進行稅金管理,保障稅務工作質量;在條件、資金以及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等條件的允許之下,可以通過稅務外包等方式開展工作,這樣才可以提升單位稅務管理工作的專業性以及可靠性。
四、結束語
事業單位作為我國經濟系統的重要構成內容,在現階段的發展中要想強化事業單位的稅務管理,推動資金的健康管控、效益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基于事業單位的實際狀況以及現有的納稅制度對其進行綜合分析,這樣才可以解決各種問題,規范事業單位的納稅行為,進而有效的降低存在的各種納稅風險,在根本上推動事業單位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于紅.“營改增”背景下科研事業單位涉稅風險研究[J].管理觀察,2017 (26):137-138.
[2]王麗.營改增背景下,事業單位涉稅問題淺析[J].財會學習,2017(15):178.
[3]張丹,王題.基于“營改增”背景下事業單位涉稅問題分析[J].中國商論,2016(22):173-174.
[4]張曉璐.“營改增”背景下事業單位涉稅問題淺析[J].中國鄉鎮事業單位會計,2015(06):50-51.
(作者單位:岳西縣城市建設投資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