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惠
摘要:全球信息日益趨近一個整體,會計電算化的全面普及已然成為必趨之勢。會計電算化也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企業會計核算許多便利的同時也讓會計工作和審計工作產生了新的問題。電算化環境中,審計風險問題日益嚴重,隨著電算化的普及,審計風險問題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并及時得到解決。本文從這一現實情況出發,以理論分析方法為主,闡述的審計風險的現狀,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具體對策。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審計風險;對策
全球會計電算化的全面普及已然成為必趨之勢。會計電算化也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企業會計核算許多便利的同時也讓會計工作和審計工作產生了新的問題。因此,要根據審計風險的現狀以及其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多方并舉進行改進!
一、電算化環境中的審計風險現狀
(一)繞過計算機本身進行審計,審計結果可靠性低
在我國,會計電算化和審計都不夠成熟,國內多數審計人員因為在新環境下短時間內還不能熟悉電算化環境下的工作新流程,對于賬務處理的認識還停留在手工模式下,沒有完全掌握會計軟件的操作方法。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審計人員容易忽視電算化系統本身的處理和控制,而只審查被審計單位計算機中的原始數據和打印輸出的相關資料,使各類舞弊行為和具有隱蔽性的錯誤不容易被發現,這就使得審計結果可靠性降低。
(二)沒有一種通用的審計軟件
我國現行的財務軟件有幾十種之多,但是卻沒有任何一種審計軟件能適用于各式各樣的會計軟件。較為成熟的審計軟件不能適用于新出現的財務軟件,并且現在市場上運行的絕大多數審計軟件自身存在缺陷,使用不同的審計軟件可能出現不同的審計結果,而且不完善的審計軟件會成為數據存儲的障礙,產生異常審計數據,增加審計風險。
(三)計算機舞弊現象嚴重
隨著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的普及,會計記賬方式從手工記賬轉變成計算機記賬,存儲介質由紙質介質轉變為磁性介質,這一系列轉變為計算機舞弊提供了養分,近年來計算機舞弊行為日益猖獗,犯罪率攀升,隨意對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篡改,刪除,盜取或破壞企業財務信息等一系列做法已給諸多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利用計算機舞弊進行逃稅、漏稅等行為也已經危害到國家和地區的財產安全。
二、電算化下的審計風險問題的對策
(一)制定和完善審計標準與準則
結合當下的審計工作現狀,將原來的審計標準和準則中已不適用的準則剔除,制定與當下審計現狀相符合的新準則,使得審計人員能規范統一的進行審計工作,從而保證審計結果的真實可靠。具體的內容應包括:更新審計證書的審批標準;細化計算機系統內部控制的評價機制與監管機制;規范審計發展的方向;規范會計軟件的評審條件并指定與會計軟件相適應的審計軟件;對會計電算化系統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
(二)提高電算化和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審計機關應多管齊下對現有的審計人員展開培訓,具體培訓內容如下:一方面,應該深入各大高校和會計師事務所,加強對審計人員的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在更新其財務知識與審計知識的同時增加上機操作培訓,讓審計人員能對財務軟件了如指掌并且靈活使用各類審計軟件。另一方面,應根據我國現在的審計工作的實際要求,建立與之相對應的審計人員綜合技能考核體系,且在被審單位電算化系統中形成審計人員素質的內部標準。
(三)加強系統維護與專業測評工作
當前市場上運行的財務軟件以及審計軟件的品種數量眾多,其中有一部分是通過有關部門認證并且在市場上廣泛流通的,例如博科、金蝶、SAP、用友、甲骨文等,另外還有些軟件的質量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另外會計電算化系統以及審計軟件的脆弱性及自身的缺陷增大了審計風險,為了盡可能地降低由此帶來的風險,應加強系統維護與專業測評工作。所以應做好計算機病毒的防御工作以及提高財務人員對會計電算化下的軟、硬件的保護意識,做好日常的系統維護工作。
(四)調動企業配合的積極性
會計電算化使得財務數據的篡改和刪除更加容易和隱蔽,如果企業不配合,會大大提高審計風險。為了審計工作順利開展,調動企業配合度,這便需要借助網絡審計,在審計實操過程中,審計專家遠程協作進行計算機審計,這樣不僅數據收集速度快,不會占用對方的電腦,而且進行計算機輔助審計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在對方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進行審計,大大提高了審計效率,為被審單位節約了人力物力,能提高其配合的積極性。
(五)加強對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制度的審計
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審計:一是,系統安全控制檢查。查看被審單位的上機操作手冊、軟件操作流程、軟硬件使用記錄制度、系統日志等有關文件,以此來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可靠性。二是,組織控制檢查。通過深入企業觀察以及向被審單位有關人員調查還有查看被審單位的員工管理制度手冊,檢查企業的職權分離情況和人員牽制情況。三是,應用環節運行情況。通過檢查被審計單位會計數據的勾稽關系、數據合理性、權限控制、數據資源的備份等,對會計數據在輸入、處理、輸出三個環節運行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確保會計數據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1]王會金.基于動態模糊評價的審計風險綜合評價模型及其應用[J].會計研究,2011(9).
[2]何婷婷.淺談會計電算化下的審計風險及其對策[J].山西農經,2015(4).
(作者單位:貴州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