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虹 晏力
摘要:21世紀是信息社會,意味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大數據的發展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發展,為其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一些挑戰。基于此,為了更好的發展商業銀行,做好大數據形勢下銀行個人業務營銷工作,本文主要就大數據背景下的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營銷策略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首先闡述大數據理論內涵,而后闡述了商業銀行個人業務面臨的挑戰,包括網絡客戶群體不穩定、金融產品的開發受阻、營銷模式的渠道過于單一等。最后結合實際發展不足,給予商業銀行個人金融營銷發展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營銷策略
一、大數據理論闡述
“大數據”這一詞語于1980年在美國第三次浪潮產生,在阿爾溫.托夫勒著名作品《第三次浪潮》一書中,把大數據稱作為第三次浪潮偉大篇章。大數據理念不斷深入和發展,于2009年成為互聯網領域的熱點詞匯,并隨著社會進步引起大眾關注。因此我們可以說大數據是社會發展產物,具有時代性、多樣性、價值的密度較低、體量巨大、信息數據處理快速等特點,為信息和數據處理提供更強的決策支持,可以處理多樣化的數據信息,對當下社會不同領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金融領域商業銀行的發展影響較大。
二、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個人業務發展面臨挑戰
(一)網絡客戶群體不穩定
當下,商業銀行的實體網點高速發展,擴張較快,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選擇性增加同時也導致客戶不斷流動,影響商業銀行發展。客戶流動性增加,客戶群體不穩定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個人客戶群體換柜問題突出,對銀行有一點不滿意,就會考慮去和別家銀行合作;客戶群體的離柜化現象明顯,交易結算對柜面依賴性降低,金融脫媒,使得個人業務漸漸和銀行交易系統分離,投資渠道出現多樣化形式以及更多靈活交易方式出現,使得去實體網點開展業務的個人數量降低。
(二)金融產品的開發受阻
新形勢下,個人客戶改變以往業務需求,要求金融產品具有個性化和獨特優勢,這也意味著銀行機構需要對個人客戶細致化分析,開發不同系列產品,對客戶進行針對性服務。但是據調查分析,當下商業銀行開發的產品過于單一化,開發的深度和廣度不夠,產品軀體結構缺失合理性,推出的個人類型產品均是以保值和交易為主,無法滿足個人客戶群體多元化需求。其次,就商業銀行營銷模式來說,其營銷模式的渠道過于單一,在觀念上較為滯后,處于被動狀態,坐等客戶的主動上門,推廣的渠道過于單一,廣告宣傳模式單一,導致客戶群體不斷流失,銀行個人產品的信息和宣傳效果降低。
三、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良好開展建議
(一)創新經營模式,把客戶放在關鍵位置
首先,商業銀行應樹立以客戶為導向的服務理念,發展企業文化,把對客戶的服務理念和企業產品研發、供應鏈和價值鏈和銀行個人業務整個過程連接,切實為客戶服務。其次,增強服務質量,提高服務的層次,建設個人客戶群體,對全部客戶實施管理,倡導生命周期管理策略,發揮大數據優勢,建設客戶流入和流出模型,對容易流失的個人客戶,提供高收益類型金融產品,把客戶的流失率控制在最低。
(二)提高系統建能力,深入挖掘商機
商業銀行具備資源優勢,但是資源的開發和應用能力不足,過于注重營銷的效果,忽略客戶實際體驗與感受。所以,商業銀行要加強系統建設,構建大數據平臺,把數據的應用進行分割,從部門過渡到企業的戰略層面,把信息系統與信息資源整合,構建完整、準確和全面的大數據平臺。其次,建設大數據系統模型。由于商業銀行的個人業務服務內容繁雜,需建立一個數據分析挖掘模型,對不同客戶喜好、職業、市場動態以及交易習慣全面分析,進而對客戶行為判斷,分析客戶金融需求,利于做好風險控制工作,優化客戶的體驗,為商業銀行的發展、經營和決策提供相關依據。
(三)提供個性化服務,增強競爭力
商業銀行在發展期間,個人金融業務單純是銀行自身籌借資源的輔助手段,對客戶的服務眾多,沒有很大差別,較為大眾化。但是在新形勢下,商業銀行要想在激烈競爭中良好生存,必須形成獨具特色競爭優勢,為大眾復雜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為了切實做好商業銀行個人業務服務工作,也要做好理財工作人員培訓工作,提高其進入素養,進行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改變以往簡易介紹金融產品習慣,了解金融產品和深入去講解,讓客戶感受到服務專業性,愿意了解金融產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是社會發展產物,社會各行各業均需發揮該技術優勢發展自身,商業銀行是我國的國民經濟命脈,長期以來均處于新型科學戶數應用的前端,大數據技術發展,定會對商業銀行整體發展以及經營理念等帶來較大影響,尤其是商業銀行的那些基礎個人業務。因此在這一發展背景下,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如何發揮大數據優勢,發展個人業務。挖掘全新市場機遇,是一個具有研究價值和挑戰性極強的課題。
參考文獻:
[1]范春.商業銀行的個人金融產品營銷特征分析及其營銷策略探討[J].經貿實踐,2016(07):124.
[2]馬利群.淺析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6(07):301.
[3]沈召民.大數據視閾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營銷路徑選擇[J].現代金融,2016(03):3-4.
[4]劉迎冬.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研究——基于關系營銷的視角[J].商場現代化,2015(30):127-128.
(作者單位:劉虹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行;晏力 建行武漢光谷自貿區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