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要: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新型金融產品和融資渠道,促進了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得到了廣泛關注。供應鏈金融借助產業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將供應鏈上下游各節點企業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形成一個整體,實現商業資本與實體經濟的有效結合。本文對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一定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措施。
關鍵詞: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
供應鏈金融通過與現代化的供應鏈生產方式進行緊密的結合,為處于供應鏈中的企業提供各種類型的金融服務,從而確保“產-供-銷”鏈條的穩固和順利流轉,構筑了銀行、企業和商品供應鏈互利共存、持續發展、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商業銀行在供應鏈管理的背景下,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予以有效控制風險,確保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的平穩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的識別
(一)市場風險識別
供應鏈金融的市場風險主要是由市場的不確定性以及商品價格的波動而造成的,市場風險根據其類型的不同又可以細分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以及價格風險三種不同的類型。其中,利率風險是指由市場利率的變動而可能造成的損失;匯率風險是指由于匯率的變化,進而引起商業銀行的凈收益和長期市值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價格風險是指由于市場上商品價格的變化而給商業銀行帶來的風險。
(二)法律風險識別
法律和法規對于規范商業銀行的各種經營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適應市場要求的法律法規能夠為信貸人的合法權益提供可靠的保障,進而確保金融市場的良性發展。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法律風險屬于操作風險,這主要是由于商業銀行的供應鏈金融與傳統的銀行信貸所采用的模式不盡相同,這就造成法律風險的存在,其中供應鏈金融中的法律風險主要涉及到動產擔保物權相關的法律問題。因此,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要對動產擔保物權進行充分的關注,進而及時的對其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
(三)信用風險識別
信用風險是指由于交易對方沒有按照合同有關規定履行其相應的義務而可能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它是供應鏈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瓶頸之一。由于供應鏈金融中涉及到的主體數量較多,因而其風險來源呈現出多元化和復雜化,進而大大提高了風險控制難度。處于供應鏈金融中的中小企業,在信息透明度、財務管理以及資信評級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進而大大提高了其信用風險。為了提高對信用風險識別程度,銀行要盡可能收集相關企業資料,為進行全面信用風險識別提供資料支持。
(四)操作風險識別
操作風險主要是由于供應鏈金融的內部流程設計不完善、工作人員的疏忽以及系統漏洞所造成的。操作風險具有一定的多樣性,一般來說這主要是供應鏈中的企業內部管理不善引起的,屬于典型的內生風險因素。在商業銀行實際工作過程中,操作風險的發生概率往往較低,但是一旦發生就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要對操作風險進行充分的重視,盡可能避免各種操作失誤的發生。
二、商業銀行供應鏈風險控制措施
(一)市場風險與法律風險的控制措施
市場風險控制主要是對其三種類型風險。對于利率風險,可以采取利率市場化的有效措施,通過市場對利率進行有效的調節;對于匯率風險,可以通過采取匯率風險敞口管理、外匯持有期限管理以及匯率波動限制管理等三種方式進行有效的控制;對于價格風險,可以采取提升商品價值的評估水平以及設置合理的價格風險警戒線。為了對供應鏈中的法律風險進行系統全面的控制,就要對相關的法律規定進行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其中規定責任和義務的條款,進而為協議與合同的正確簽訂提供有效的指導。在簽訂過程中,需要通過制定嚴謹、全面的協議和合同條款,明確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盡可能的做到全面詳細,進而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
(二)信用風險的控制措施
由于當前商業銀行的供應鏈金融發展并不完善,流通中的信息繁雜且其透明度相對較低,通過市場難以獲得充足的信用評價信息。通過使用Logisitic非線性概率模型,對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中信用風險進行系統全面評估,能夠同時處理多個影響因素,通過采用主體評級與債項評級相結合的方法優選出其中的關鍵性指標,再根據評估結果采取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進而對信用風險進行有效控制。
(三)操作風險的控制措施
由于操作風險絕大部分都是由銀行工作人員疏忽所引起,為了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可以從兩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對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全面的操作培訓,并通過有效的考核機制,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進而有效降低疏忽出現的概率;其次,結合銀行供應鏈工作實際要求,建立有針對性的監督機制,對工作人員的工作失誤進行實時監督管理,一旦出現問題立即指出,并督促其改正,同時還要對責任人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避免以后出現類似錯誤,進而對操作風險進行有效控制。
三、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確保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能夠得以順利的開展,就要對當前供應鏈中存在的風險,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根據其中存在的不同風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風險控制工作水平,將各種風險控制在能夠接受的范圍內,進而將風險所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從而促進供應鏈金融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雷雅涵.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探討[J].時代金融,2017(14):94-95.
[2]李曉滿.商業銀行電子供應鏈金融與風險控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7.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武昌小企業經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