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雅蘭
摘要:生產企業激烈的競爭致使企業將重點放在成本控制上,本文通過作業成本法對A公司生產成本進行分析,與傳統成本計算方法相比,為企業管理層進行成本控制提供了理論依據,通過減少非增值作業,改進生產方法來降低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成本控制
一、選題背景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現今的企業將重點放在成本控制上。要想對成本信息有高效控制必須建立在適宜的成本方法計算的基礎上,由此可見適宜的成本方法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進步企業為了占領市場,擴大客戶群,依市場為導向就需要維持盡可能低水平的成本,基于此基礎上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說,不僅加大了生產工藝的差異性,更增加了生產的復雜化。在這樣的生產模式下,企業亟需重新選定適宜的成本分配原則與方法,詳實反映企業成本信息,在產品差異化的情況下有效控制和降低成本,為企業決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據。
二、A公司成本核算現狀
公司現行成本核算方法。公司現采用傳統成本法核算,直接材料與直接人工直接追溯到產品成本之中,而間接費用分配則是采取的單一的數量分配標準。而今隨著企業生產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致使生產設計、生產工藝和機器準備活動等的增加,成本結構發生了變化,企業所采取的傳統成本法致使成本核算不準確,從而導致企業決策者誤以為應該多多生產利潤高的低產量的產品。
三、作業成本法在A公司的運用
(一)A公司實行作業成本法的可行性
(1)管理層有積極的成本管理意識。(2)車間生產的產品品種較多,各產品生產時的流程與技術工藝不一。(3)現代化技術水平高,制造費用所占比重日益加大,機械化以及專業化致使企業直接人工成本降低而制造費用卻逐年增加,并占有較大比重。
(二)作業中心的建立
經過合并同質作業后確定的作業中心及成本動因:制造漿料作業成本動因為機器運行時間(小時),放漿作業成本動因為漿液體積(立方米),制板切割作業成本動因為臺時數(小時),污水處理作業成本動因為污水體積(立方米),回料作業重量(公斤)蒸養烘干作業成本動因為時間(小時),打磨作業成本動因為工時(小時),包裝成本動因為作業數量(標張)。
合并同質作業后,劃分出制造漿料作業、放漿作業、制板切割作業、回料作業、污水處理作業、蒸養烘干作業、打磨作業、包裝作業此八個作業中心。
(三)成本庫歸集成本
要歸集各作業中心成本,需要準確劃分每個作業中心做消耗的資源,依據確定好的八個作業中心分別為:制造漿料作業、放漿作業、制板切割作業、回料作業、污水處理作業、蒸養烘干作業、打磨作業、包裝作業,來將制造費用分配到其中。
(四)確定作業中心的成本動因率
依據確定出的成本動因、成本庫成本,在根據核算的成本動因量來進行成本動因率的計算,企業將作業成本庫中成本按照成本動因率來向各個產品中分配,所得到成本在每單位作業中的消耗,成本動因率=作業成本庫的資源費用總額/成本動因總量。
(五)成本庫費用的分配
根據計算出的成本動因率結合企業數據統計出的成本動因量,便可以計算出產品的作業成本。通過以上步驟可將制造費用依據成本動因分配到產品中去,加上直接材料和直接成本就可得出宜春廠產品總成本,即計算公式為:產品完全成本=作業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通過公式,可以核算出作業成本法下宜春廠產品完全成本,與該廠傳統成本法下完全進行比較。
YT作業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16582964,傳統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16438469,差異144495,KT作業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8263607,傳統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8420122,差異-156514,DP作業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11575555,傳統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1122902,差異452652,HK作業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808339,傳統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875482,差異-67142,Haw作業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3600833,傳統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3861204,差異-260371,TL作業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950506,傳統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1144495,差異-193989,吸音板作業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1659543,傳統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2361382,差異-701838,康矽板作業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450199,傳統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492992,差異-42792九波作業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6255363,傳統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5429860,差異825502六波作業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116696,傳統成本法核算下總成本155886,差異-39189。
(六)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的比較
通過作業分析,YT板、DP板、九波板產量較其他產品高,因而在傳統成本核算方法下,它們的成本也相對較高,但是之所以出現傳統成本法比作業成本法在這幾種產品之間核算更低的原因在于,YT板、DP板、九波板的生產工藝更加復雜,從攪拌、兌漿、到控制斷面水紋等都需要更多人工、質檢,機物料消耗,所以通過作業成本法,將資源歸集到作業當中核算出的成本反而更低,解決了傳統成本法單一原則分配間接費用,不切合企業生產實際這一問題。
四、作業管理分析
在作業成本法下產品成本與在傳統成本法下核算的成本相比,作業成本法通過作業動因將成本分配到作業當中,使得更加貼合企業生產,得出的結果經過進一步分析作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來改進作業:
(一)消除不增值作業。經過分析可知,企業在進行生產過程中金原材料從集中保管的倉庫搬運到生產部門就是不增值作業,若將原材料從供應商處直接送到原材料使用部門,則可以減少甚至消除不增值作業。
(二)改善必要作業的效率。企業可以通過提升員工操作技能,降低不必要的機物料消耗來降低成本庫成本,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五、A公司實施作業成本法的主要難點
作業成本法自引入我國以來,雖然在一部分企業中有應用,但是總的來說在推廣過程中有眾多阻礙。而對于A公司來說主要有以下兩個難點:
(一)企業員工對作業成本法的支持欠缺。實施作業成本法過程中需要車間員工的積極配合,準確的統計作業成本量,才能夠使得核算的結果更貼近企業實際,但是要想準確統計作業成本量,增加了工人工作量的同時還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對工人進行作業成本法普及與培訓。
(二)作業成本法投入的成本較高,結果會有略微誤差,分配作業動因量過程中分配會有略微誤差,并不能十分準確的核算出污水體積,存在略微誤差。
參考文獻:
[1]R.W.Hilton.Managerial Accounting:creating value in a dynamic business environment[J].NY:Mvgraw-Hill/Irwin,2005.
[2]尤滌.作業成本法在服務行業中的應用[J].中國外資,2014(12):80-81.
(作者單位:貴州財經大學 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