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完善的風險投資理財環境,必須要獲得四方面的支持體系:資本市場、法律政策環境、創業文化以及中介服務機構。如果這些支持體系不完善,那么風險投資就容易失敗。筆者針對這四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探討,具體如下。
【關鍵詞】風險投資 理財環境 支持體系 環境
一、資本市場
當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形成風險投資。只有借助一系列的制度建設,構建關于收益和風險相等的市場環境,才能促使人才、技術、資金等進行一定的流轉,并且促進交易的進行。風險資本和普通資本之間的區別在于,風險資本注重的是資本收益,而非財務收益。所以,其也為資本構建了獲得資本利益的制度,形成了完整的風險投資體系。
風險資本的特點是無限性。風險資本來源于資本市場,同時資本市場也屬于風險資本退出的主要渠道。不管是借助出售、收購、兼并等模式來退出,還是通過IPO“二板市場”來進行,都無法離開資本市場這個概念。風險投資的目標,并不是對風險進行控制,也不是通過無限量的投入,從而獲得穩定的收益。風險投資的真正目標是促使被資本得到無限擴展,要擴展資本,就需要對股權進行轉讓。第一次公開上市就便屬于其中主要的一種形式。企業經營者通過上市所套到的資金,用于新項目的投入,從而產生循環。
如果企業的資金來自于風險資本,而且一些常規指標(稅前利益、股東數量、有形資產凈值)和一般的證券市場在上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那么,為了促使風險投資得到一定的發展,就必須要降低上市的要求,構建適合企業上市的制度,促使風險資本能隨時退出。這種市場交易模塊,屬于和主板市場相對的“二板市場”。全球其他國家基本都有“二板市場”,常見的有日本的OTC市場,美國的Nasdap市場等等。二板市場的要求如下:第一,投資者的素質必須很高,第二,要建立嚴格的監督制度,第三,對主板市場存在依賴性。不管在哪個地區,二板市場都是在完善的主板市場上建立起來的。從目前來看,我國二板市場的發展受到了這些因素的制約:第一,投資者的制約。我國大概有超過七萬億的存款必須得到消化,然而股票市場則大部分都是散戶。因此機構投資者不夠,無法在二板市場產生強大的投資。第二,我國風險投資事業未得到發展。不但缺少高素質的專業人士,而且政府也過分管束風險投資市場,沒有進行激勵和監督。
目前,為了促進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必須建立比主板市場更規范的創業板,從而扶持資本市場。所以,創業板的產生也非常重要。
二、政策法律環境
(一)法律環境
企業屬于契約集合體,如果契約不合理,那么就會提高成本。為此,必須對契約進行監管。另外,風險投資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政府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風險投資法律保障制度,從而提高契約的法律效應。比如美國早已制定《中小企業法律法》,我國也設立了和風險投資相關的《投資基金法》,并制定了法律保護體系。總體來說,發展風險投資需要這幾個方面的法律保障:第一,維護或者建立信用準則的法規體系,第二,建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規體系,第三,建立風險投資運營制度的法規體系。
(二)稅務環境
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美國便出臺了稅務法律,并且減少了資本所得稅。這對長期股權投資產生了稅務影響,促使風險投資產業得到了發展。美國風險企業的一般組織形式逐漸的被有限合伙制所影響,這是因為在美國稅法中,有限合伙制不屬于法人,無需交稅,稅務僅僅由有限合伙人繳納。此外,有限合伙人借助證券來獲得投資回報時,也不需要繳納稅款,可借助證券變現來完成交稅任務,因此稅負很低。但在我國,合伙制企業必須繳納稅費,這導致我國風險投資企業的合伙制無法和世界接軌。為了促使政府對投資進行正確的引導,我國制定出了關于風險投資產業的稅務政策:第一,給予養老金和保險企業等給予稅務優惠。第二,給予私人投資者一定的稅務優惠。第三,給予股權投資者一定的稅務優惠。目前的稅制允許債務利息在稅前扣掉,這樣一來,債務融資便會降低稅負。
三、創業文化
不管是哪一種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各種生產要素。風險投資產業同樣如此,它的特點是會受到人力資本的影響。但創業文化則需要在風險投資人力資本中產生,它的重點在于鼓勵創新和冒險。所以,創業文化背景也衍生了很多的風險企業。國外對風險投資產業進行研究,認為風險企業發展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力資本的發揮,以及該地區的制度、創業文化。
全球眾多國家中,投資成功的有以色列、英國、美國等。盡管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對美國硅谷的發展模式進行效仿,但幾乎都失敗了。因此,這也說明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對于市場環境、法律制度有著很高的要求,不能一味進行模仿。在我國風險投資產業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因為缺乏風險投資渠道,以及相關的制度,所以一些研究機構對風險資本家進行了分析,在此過程中得到了一些技術支持。很多企業的創業者都來自于科研機構、大學等,和過去的單位有著一定的聯系,能夠從過去的單位獲得一些技術支持、資金支持。不同的高校和科研所都在風險投資發展階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我國也新增了很多的技術開發區。這些技術開發中心都位于技術和人才密集的區域,目的是方便使用區域內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從而形成對風險投資有利的創業文化區。也因此,要保證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就需要建立有利于風險發揮的文化體系。所以,創業文化引導著風險資本的走向。
四、中介服務機構
所謂中介服務機構,指的是為籌資者、投資者提供服務的機構,具體包含了律師機構、會計機構、投資顧問、調查機構等等。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所以不受到限制,一旦投資者和融資者產生矛盾,那么中介服務機構能公平的進行裁決。
風險投資屬于一種特別的經濟行為,其除了要求中介服務機構為其提供服務,更要求一些機構和個人對風險投資行為進行監管,建立一些功能特殊的中介服務機構。比如對創新技術類企業進行技術認證的機構,對企業知識產權、無形資產占股權的比例進行鑒別,或者對企業提供產品評估、策略改進方面的咨詢服務,另外還包括了對申請上市的企業提供咨詢、維護等服務的機構等。
五、總結與體會
在風險投資活動中,雖然資本家和創業者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但仍然離不開資本市場、政策環境、創業文化、中介服務機構這四個支持體系。這些支持體系決定了風險投資活動的成敗,所以必須借鑒歐洲發達國家的成果和經驗,對這些支持體系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王金梁,徐瑤.我國城鎮居民投資理財調查與分析——以蕪湖市為例[J].時代金融,2016(30):53-54.
作者簡介:邵文波(1968-),女,漢族,浙江杭州人,本科,經濟師(財政類),主要研究方向:國有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