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永春
【摘要】作為我國地方政府重要的經濟活動,招商引資有力的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并對地方經濟活動產生了深刻影響。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工作也暴露了一些問題,部分相關政策混亂,企業不公平競爭,盲目征用土地等。應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宏觀調控作用,優化投資環境,合理制定優惠政策,采取措施集約用地,不斷促進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地方政府 招商引資 存在問題 對策
一、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參與過多
經濟發展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招商引資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被地方政府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對待。由于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等由政府研究制定,政府在整個招商引資過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主導和控制著具體的招商工作。如政府負責策劃、組織和參與各種大型的招商引資活動,付出極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達到預期簽約效果,政府會介入到項目的洽談、實施等工作中去,實際扮演一個操盤手的角色;將招商引資納入各級政府的崗位責任制考核體系,使各級政府忙于此項工作而疲于應付甚至不擇手段。政府在招商引資活動中的宏觀調控作用不可否認,忽視市場經濟規律的過度參與,極易造成濫用職權,增加行政成本等不良社會效應。
(二)部分相關政策混亂
地方政府制定的各種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是吸引外地企業前來投資經商的主要條件,如提高行政辦事效率、減免行政性和事業性收費、優惠土地出讓和稅收等。優惠政策積極的促進了招商引資,但是同時也出現了各類政策過多導致的混亂問題。如部分投資商有短期投資行為和投機心理,利用優惠政策牟利,使國家的土地和資金造成損失;
(三)招商引資過程中存在盲目性
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忽視了地方產業發展特點和前景規劃,主要依靠提供稅收、信貸、土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吸引外地企業資金和技術,對投資項目的產品性質、結構、技術和規模等考慮較少,因此造成盲目性招商的現象。因此,僅僅依靠優惠政策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無法依據地方產業特點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鏈,對于當地經濟持續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和阻礙。
(四)土地流失問題頻發
用地優惠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如很多地區建設大規模的工業區或開發區,以吸引外地客商投資,但是外地投資并不能完全利用起這些園區,導致園區出現空置等現象,致使土地浪費。甚至有些地方無視國家對于土地的法律法規,亂占亂圈土地,土地使用費用、出讓費用等由于經濟利益問題無法按照國家規定給付,損害了原使用經營者的權益,造成耕地減少、土地結構失調等問題。
二、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對策建議
(一)規范政策制度體系
科學規范的招商引資政策,對地方的招商引資工作起到引導、規范、約束和促進的作用,成立由地方政府牽頭的投資促進機構,負責統籌規劃招商過程中的相關事宜,做好當地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在進行科學的分析整理的基礎上進行論證。首先應符合國家相關政策制度要求,在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制定,使招商引資有規可循,有據可依,合理合法進行;第二,應遵守國家相關規定,在制定政策時考慮到政策執行實施的長期性和連貫性,避免出現朝令夕改、新官不理舊賬、違規操作等現象發生;第三,加強調查研究,爭取在降低企業稅費、運輸成本、用地成本、用能成本、融資成本和制度性成本以及市場準入等方面,推出更加有含金量的優惠措施,尤其要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從全局考慮,保持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生態環境等的平衡;第四,在制定優惠政策時,注意與地方經濟發展情況和產業結構相聯系,通過優惠政策吸引產業結構鏈上的相關企業投資,形成本地產業經濟鏈條,實現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項目審核力度
建立投資項目的審核機制,對擬引進的項目進行全方位評審,包括項目總體規劃、實施計劃、預期效益、環保安全防范機制等方面的評審,淘汰具有安全隱患、破壞生態環境、條件不成熟的項目,規范審核流程,能夠不斷提高項目質量,切實起到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首先,項目應符合國家相關規章制度,嚴禁出現違規招商的情況出現;第二,理順招商引資流程,嚴格審核每個流程;第三,項目審核內容包括項目是否符合地方產業發展規劃,是否符合城市發展規劃,是否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等等。第四,尤其應注重項目是否就有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在環境保護和生態發展方面務必嚴格審核,堅決杜絕出現為了經濟利益侵占和浪費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上馬。
(三)優化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包括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其中,硬件環境是指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等方面物質條件;軟件環境是指地方政府能夠為外地客商提供的政策制度、市場秩序、文化氛圍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在優化硬件環境方面,地方政府首先應該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先搞好征地動遷、基礎設施開發,實現“七通一平”,開發商投資到位后,就可以迅速開工、竣工投產,形成產能。在生態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下,科學規劃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布局和功能,尤其應注意生態化建設,通過藍天白云綠地青山為外地客商創建良好的投資環境,同時為投資客商提供完善的包括醫療、教育、生活方面的硬件設施服務。在軟件環境方面,由于單純依靠優惠政策招商引資的空間日益縮減,因此,應注重創造出良好的外部環境,著力抓誠信與法治,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強化誠信、契約精神,大力推進合約履行,注重保護企業主體的合法權益,構建公開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穩定的發展環境,通過誠信有序的營商環境吸引投資。
(四)提高招商實效性
第一,要充分了解開發商的心理。對各種各樣的開發商,不能只抽象地談自己的投資環境,最重要的是要了解開發商最關心的、最需要的是什么,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第二,要學會用產業鏈、產業集群招商。用產業鏈的延伸集聚相關項目,形成上中下游由點到線再到面的滾動效應和集群效應。第三,用龍頭企業招商。針對龍頭企業制訂點對點的優惠政策,等龍頭企業到位后,帶動配套項目群一起進入,形成投資集聚。第四,要收購、兼并盤活存量,實現招商引資。利用現有的國有、民營企業資產,轉讓部分或全部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是國內外流行的發展方式。第五,要激勵中間人或中介機構招商。只有給中間人或中間商相應的報酬,才能激勵更多的人幫助我們拉資金、拉訂單或者包裝上市。第六,學會“二地主”招商。利用國內外投資商抱團抱群的心理,依靠他們的特定關系網開展招商。第七,激勵入駐企業再投資。對已經引入的企業,要加強服務,增強他們投資擴張的信心,使其再增資擴產。第八,幫助本地開發商到海外投資收購,再把海外的資產、基地轉移到內地來,這也是招商引資的一種策略。
參考文獻
[1]黃慧雅.地方政府招商引資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