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堯


一、什么是福利彩票
彩票又叫博彩,還稱之為彩券,是指印有一些編碼或文字或圖形供大眾購買并按一定的規則獲得中獎權利的證明,對大眾來說,它的機會平等,可以公平競爭。我國主要發行的彩票有兩種,一是中國福利彩票,二是中國體育彩票。福利彩票,既國家發行一些有價票券,目的是為了籌集資金,用于各種福利事業。我國福利彩票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宗旨,從1987年開始由福利彩票發行中心進行發行。
二、我國彩票行業發展概況及福利性效果
在2016年兩種不同彩票銷售額接近4000億元,10年內的復合增速達到18.9%。雖然近期彩票行業受相關政策環境影響而看起來并不是那么堅挺,但由于我國的巨大市場需求,它仍具有很高的行業的期望值。
自中國福利彩票發行以來,始終堅持“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宗旨,人們購買彩票的支出已成為我國社會福利事業的頂梁柱。它“來自社會,服務社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自發行多年來,我國福利彩票事業經歷了一個越做越強,法律管制和公益金管理越來越規范的良好過程。但隨著福利彩票業的不斷前行,也隨之而來一些問題,如公益金分配結構還有其使用效率不能完全貼合于社會需求等等,這些問題使福利彩票的福利效果令人擔憂。
(一)公益金籌集數量
經上級部門規定指示,從彩票銷售金額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作為福利彩票的公益金。所以簡單來說,隨著福利彩票的公益金籌集總量的增加,其產生的福利效果便會增加;反之,福利彩票的公益金籌集的數量越少,只能分配到較少的項目,幫助的人的數量也越小,福利效果便自然減少。另一方面,由于其分配資金的結構三大類,公益金、返獎獎金、發行成本,所以公益金的提取比例也會對其數量產生一定的影響。
雖然我國福利彩票銷售量穩步增長,但是我們的人均銷量相比于其他國家還是較少。福利彩票從發行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銷售總量,公益金都增長了千余倍。20年來,公益金達到千億元級別。但是,人均的彩票銷售量始終落后,一個人一年平均花8.9美元來買彩票,還不到希臘人均銷量(455.2美元)的2%。雖然我國福利彩票人均購買程度低,但這也意味著我國福利彩票市場的潛力巨大。第一,我國人口總量多,潛在彩民就相對多。第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現,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逐年增加,人們購買彩票的機率就會越高。加上新的“中福在線”購買彩票的便利形式的到來,娛樂性和獻愛心的程度都有提高,增加了人們對于彩票的新鮮感和表達愛心的方式。
(二)公益金分配結構
福利彩票公益金分配方式就像分一塊蛋糕給自己的親生下一代們。助殘、扶老、救孤、賑災、濟困、助學、賑災、優撫、賑災、社會保障等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們,但這一塊蛋糕是有限的,怎么樣將其合理的分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我國秉承著促進各項福利事業協調發展的原則,經上級部門規定指示,從2005年起,從“部門分配”政策調整為“中央與地方按5:5比例分配”政策。中央收集的公益金,按18:6:1:1的比例分配給社會保障基金、專項公益金、民政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地方的彩票公益金,由省政府和體育,民政相關部門,協商討論進行分配。
三、數據及實證研究
我們搜集了31個省份2007年到2014年各年的政府福利支出,以及其具體的醫療支出,教育支出,以及以上海為例,各年福利支出逐年增大,其中教育支出的增長最為迅速。然而從各年百分比來看,各年財政支出占比較為穩定。而從公益金來看,各年公益金同樣逐年增加,但是單從數據來看,并不能看出公益金與福利支出之間的具體關系。
彩票因其獨特的特點:可以看作一種期權,他具有很低的執行價。彩民可以用2元錢買一個可能獲得巨額獎金的權利。如果中大獎,只需支付2元及相關稅費,可以獲得這筆巨額獎金。如果沒中,2元的費用,對于個人來說成本可以忽略。因此,社會上購買彩票的民眾比比皆是。08年起8年內銷售額增長了近2.2倍,然而,這么大筆銷售額,中獎的概率極低:“雙色球”一等獎的中獎概率近2千萬分之一,二等獎的中獎概率為百萬分之一。獎池資金剩余及中獎者的稅費收入及彩票公益金等,根據相關規定,作為社會保障金等福利事業的補充,但是否真的如福利彩票的名字那樣,給民眾帶來了“福利”?
本文研究以社會福利性支出作為社會福利變化的代理變量,其中社會福利性財政支出包括為教育支出、醫療支出、社會保障支出i。主要關注變量是彩票公益金,即彩票公益金對于福利的影響到底如何。具體而言,本文選取中國31個省,2007年到2016年的面板數據。控制變量包括各省GDP,人口,死亡率,出生率,小學及中學學校數量,小學及中學教師數量,失業人數,區域。經過Hausman檢驗,我們選擇使用Random Effect模型。
模型建立如下所示:
Lwelfareit=Llotteryit-1+LGDPit-1+populationit-1+ deatehrit-1+birthrit-1+Mschoolit-1+Pschoolit-1+Mteacherit -1+Pteacherit-1+Unemployeeit-1+M-areait-1+E-areait-1+ Llotteryit-1*M-areait-1+Llotteryit-1*E-areait-1+eit
其中Lwelfareit是第i個省份在t年的社會福利支出的對數;Llotteryit是相應的t-1年的彩票公益金對數;LGDP是GDP的對數;populationit-1,deatehrit-1,birthrit-1,Mschoolit-1,Pschoolit-1, Mteacherit-1,Pteacherit-1,Unemployeeit-1則分別表示人口,死亡率,出生率,小學及中學學校數量,小學及中學教師數量,失業人數,M-areait是虛擬變量,M-areait=1表示中部地區,M-areait=0,表示非中部地區。E-areait是虛擬變量,E-areait=1表示東部地區,E-areait=0,表示非東部地區。交叉項用于考慮地區之間的差異。
回歸結果表明,1%的彩票公益金增加能使得下一年社會福利財政支出增加0.032%。這表明,社會福利彩票的公益金,作為政府募集資金用于社會福利支出的手段,某種程度上是使用得當的。福利彩票確實帶來了一定的“福利”。此外,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不一致,彩票公益金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Llottery*M-area與Llottery*E-area的系數顯著為正,表明與西部地區相比,東部與中部地區的彩票公益金對政府福利性支持的影響較大。主要原因是,中部、東部的經濟較為發達,發展較快,一方面人們經濟相對于固定的2元彩票成本來說是充裕的,在彩票公益金貢獻上較大。另一方面,中部、東部社會福利事業、公共事業等方面較西部地區更為發達,在相關政策的實施上更有效果。
四、總結
福利彩票作為一個政府搜集社會福利費用的手段,其具體用途是否在社會福利性支出上,一直是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且中國彩票收入逐年迅速增長。我們的研究表明,1%的彩票公益金增加能使得下一年社會福利財政支出增加0.032%。福利彩票確實帶來了一定的“福利”。福利彩票的支出一定程度上是得當的。
參考文獻
[1]姜華山.《彩票20年:有人癲狂有人癡迷》,《經濟視點報》,2007年12月6日.
[2]金祥榮,朱希偉.《中國彩票業:反思與構想》,《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5期.
[3]李佑靜.《彩票熱的思考》.《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4]劉長江,張玉超.《我國彩票業法制建設回顧與立法思考》,《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5]郭一娟.《中國福利彩票的社會福利效果研究》,《學習與實踐》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