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莉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沒有興趣,英語不可能學好。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而這些教學方法,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實際出發,這樣也就能真正體會到“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
一、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的不同,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長期采取一種教學方法,就算這種教學方法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長期使用也會讓學生感覺厭煩,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因此,英語教師應當認真研究教材,從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出發,根據教材的要求采取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將不同的教學內容融合到不同的教學方法中,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新課引入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通過設置問題,抓住學生的思維活動來引入新授課的一種形式。內容課前可以通過找一些英語報紙、英語期刊,從中摘要出部分學生所了解的時政新聞或者小故事,通過閱讀或者朗誦或者表演,在特定的英語學習的語境,再加上趣味引入,學生興趣盎然,逐步進入英語學習的狀態,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營造語言環境,鼓勵學生大膽交流
在課堂上,英語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盡量用英語直接對話交流,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講課不應當單純以教師口頭表達為方法,還應當充分利用教具或者多媒體教室,同時應當重視學生的參與,比如進行聽力訓練,通過錄音機或者其他多媒體設備播放英語語句,然后讓學生自己復述或者讓學生進行復寫,這樣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到英語教學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課堂上,還應當針對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競賽,比如開展口語競賽、朗誦比賽、講英語故事比賽之類,活躍課場氣氛,組織形式可以有小組比賽、男女生比賽、自由組合賽、個人挑戰賽。這些都是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學習動機是學生努力學習英語的動力所在,是學生激勵自己達到英語學習目的的內在驅動力。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搞動機者比低動機者傾向于有更好的學業成就。要讓學生學習好英語,就必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動機。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學習英語的大部分都不是自愿的,是沒有選擇的結果,這樣就影響著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應當通過各種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覺得應該要學習英語,是必須要學好英語,并且學好英語對于自己的將來會大有幫助,同時學習英語是快樂的。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態度要予以正確的引導。對于英語成績好的和進步快的學生應當予以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對于學習成績不好的和不喜歡學習英語的學生應當查找原因,幫助其制定學習目標,同時創造大量的機會幫助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重塑他們的英語學習動機,鼓勵其自覺學好英語。善用表揚和鼓勵是當教師的一項基本素質,用得好一定會受到學生愛戴,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情景時,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語言實踐,可將枯燥的內容寓于有趣的情景教學之中,將課堂變成生動活潑的英語交際場所,學生才有成就感。
三、注重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生的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要在課堂內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興趣培養也要延伸到課外活動之中。例如學唱英文歌曲、做英語小游戲、開展各種技能競賽(口語表演、閱讀、寫作、朗讀短小散文或英語詩、講英語故事或英文笑話等)、創立英語角、墻報等,把課外活動也看作是英語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也激發了學英語的興趣,鞏固了課堂內所學的知識,促進了英語教學的發展,為學生快速掌握英語創造了條件。教師應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學生,對這些活動進行一些必要的組織。既可各班進行,也可同年級、全校進行。其目的是活躍學生的課外生活,鞏固課內學的知識,創造學習英語的氣氛,培養學生學英語的長期興趣,使課內課外結合,相得益彰。
英語教學的面向對象應當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學生,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自主地運用英語語言,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創新精神,采用多種教學模式,正確引導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在生動活潑、形式新穎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課外活動的開展,引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并能讓學生經歷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相信一定長此以往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賴新元.教師的課堂管理藝術[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
[2]劉金銀.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方法探究[J].成功(教育),2010(12).
[3]張方.對農村地區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的探討[J].內江科技,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