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旭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建立良好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關鍵時期,生活作文作為小學語文課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在培養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方面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正確把握小學語文生活作文的教學有利于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可為其進一步學習語文知識提供進步的階梯。
關鍵詞:小學;生活作文;特點
一、小學語文生活作文的特點
1.親歷性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要求小學生的生活作文應具備親歷性,其具體表現為要求小學生要將自己的感受和觀念帶入所要撰寫的生活作文中,將自己作為生活作文的記敘主角進而記錄下具有親歷性和帶有真情實感的文字。小學語文生活作文的親歷性寫作主要包括兩大方面,其一是學生的直接經驗寫作,其二是學生間接經驗寫作。學生的直接經驗是指學生親身經歷體驗過的事物,其包括學校活動、家庭活動以及社會活動,直接經驗的寫作較為生動真實且可提高學生的表述能力。學生的間接經驗是指學生通過閱讀書籍、觀看視頻、瀏覽資料獲得的感同身受的情感體驗,間接經驗的寫作可極大地擴展學生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學生掌握人物特點。
2.主體性
小學語文生活作文的主體性體現在作文的撰寫應遵循學生的內心情感,其應是學生發自內心敘寫的文字。人教版教材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具備自我意識,擁有自主精神,此外要求學生對自己經歷的事物要具備獨立的思考和獨到的觀點。獨到的觀點和有意識的生活體驗可以避免浮夸和空想文風的形成,有思想的寫作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看到多層次的生活面貌。
3.創新性
小學語文生活作文的創新性是指學生在撰寫文章時應避免平鋪直敘和事無巨細,以不同的觀察角度描述其所經歷的事物,并以獨特的敘述方法進行描述的寫作特質。創新性寫作的培養有利于促進學生獨樹一幟寫作風格的形成,在寫作過程中可減少“流水賬”式的單一描寫,改善學生的表達技巧,為學生語言技能的提升提供寶貴的借鑒土壤。
二、小學語文生活作文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過程理論性過強
傳統小學語文生活作文的構建多基于傳授學生寫作理論基礎,課堂上教師均采用講授和灌輸式輔導的方法改善學生的寫作水平。上述寫作教學手法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弊端有三,其一是理論性過強,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有限,難以將注意力集中于教師的單一授課上。其二是缺乏實際寫作案例的輔助,學生不能從實例中學習寫作技巧,寫作水平易停滯不前。其三是講授內容過于死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空間,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寫作能力。
2.學生主體性難以發揮
現階段小學語文生活作文的教學主體是教師,教師負責生活作文寫作技巧的講授和學生習作的講評,但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忽略以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其與學生之間的寫作互動頻率較小,在課堂上難以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地發表自身的意見或見解,在某些方面壓抑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表達的欲望。長此以往的單方面教學不利于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及鞏固。
3.素材積累過少
當前小學語文生活作文的課堂構建采取封閉式灌輸教學法,學生難以真正接觸大自然及體驗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因此學生在生活作文的撰寫過程中會出現無事可寫或無物可述的情況。此外缺乏觀察力也是素材匱乏的原因之一,小學生的認識及閱歷有限,不能無時無刻經歷新奇的事物,因此怎樣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美,怎樣讓學生從平凡的人生中悟出不平凡的道理是教師在進行生活作文指導中應該注意的。
三、改善小學語文生活作文構建問題的措施
1.增加教學趣味性
解決小學生活作文構建中出現的理論性過強的問題需從三方面入手。首先改變單一的授課方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并存的教學模式。如在進行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旅游單元的寫作教學時,可采用圖片、視頻及講解三位一體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學生的寫作體驗。其次增加輔助案例分析,在進行生活作文寫作教學前提供相關的范文,引導學生指出文中的優缺點并進行系統性的分析學習。最后增加講授內容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以人教版二年級《未來的橋》為例,教師可先采用繪畫的形式引導學生畫出自己心中未來的橋的樣子,進而開展相關的寫作訓練,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2.創建以學生為主的作文教學
教師在構建小學生活作文過程中應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進行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關于情感類的生活作文輔導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激發學生對親人及朋友的情感體驗,采用故事分享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樹立學生的自我意識。此外,教師還應針對學生的發言進行整體性的小結,將口語化的語言轉化成藝術性的表述,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及寫作技巧。
3.提高學生素材積累能力
提高學生素材積累能力可從增加學生生活體驗和改善學生觀察能力兩方面入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二年級秋游部分的寫作教學前可以要求學生同自己的父母進行一次秋游,加深學生對大自然風光的了解,或者在進行狀物寫作指導時攜帶相關的物品供學生現場觀察寫作。另外,教師在培養學生寫作觀察力方面可采用多角度分析同一事物的教學方法,擴展學生的想象空間、豐富學生的認識層面。
生活作文是小學生自身生活經歷的真實寫照,引導學生自由、真實及富有情感地創作文章是進行寫作技能培訓的首要前提。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生活構建的過程中不僅要避免采取假大空的教學模式,還應規范學生寫作的無序性和任意性,在努力培養學生敏銳觀察力的同時也需注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爭取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倪學勤.俯身躬耕:讓作文教學自然“接地氣”:小學生活作文教學例談[J].寫作(上旬刊),2014(12):56-57.
[2]夏燦.小學生活作文教學研究述評[J].現代教育科學,2015(2):135-13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