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地域特色文化研究大部分只局限于文字上的研究報告,發散思維相對不夠。在這種情況下,突破文字研究的界限,利用特色產品設計是很具有時代性的,本課題研究形式新穎,具有相當的時代性及可行性。通過地域特色文化研究與手語視覺形象語言結合運用,形成新型的產品設計,旨在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讓更多人們開始關注聾啞人群。充分利用中國的傳統文化背景以及區域文化特色設計進行開發研究,是非常有市場研究價值的。
關鍵詞:地域特色;文化;聾啞人群;價值
(一)項目研究現狀述評及選題的意義
現狀:根據調查,目前地域特色文化研究大部分只局限于文字上的研究報告,發散思維相對不夠。在這種情況下,突破文字研究的界限,利用特色產品設計是很具有時代性的,本課題研究形式新穎,具有相當的時代性及可行性。
隨著現代科技進步和快速發展的信息產業、地區差異越來越小,東西方文化日益頻繁的交流和融合,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對中國產品設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如今人們更是生活在網絡信息的時代,針對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大多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使得區域文化逐步在消失,文化位置感和歸屬感下降和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我們將通過研究區域文化特色,來進行產品設計,希望通過發散思維設計,充分利用中國的傳統文化背景以及區域文化特色設計進行開發研究,是非常有市場研究價值的。
意義:
1.通過區域文化特色和差異,深入了解手語知識,并設計其形象載體、動圖等列產品,形成視覺沖擊。通過與手語進行結合,增加其趣味性,同時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手語,更有助于手語視覺語言的傳播。也吸引更多人來關注手語,有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
2.同時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特色,增加文化傳承價值。加之現在是網絡時代,與現代網絡時代結合,既保護了傳統文化,又注入了現今時代的元素,增加了樂趣。通過手語的形式,增加了人們的接受與傳播度,形成獨特的手語表情包。
3.深入研究,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文字與產品相結合,保護特色文化價值。讓更多的人了解手語,進而有意識的去了解使用手語的群體,讓區域特色文化手語研究更具有特色。
4.深入探討,地域特色文化與手語知識結合,通過手語表情包的運用和傳遞使得手語知識被更多人熟知,在生活中傳遞正能量,傳遞中國手語文化知識,搭建正常人與聾啞人溝通的橋梁。
(二)項目研究的思路方法基本路線進度難點
思路:劃區域進行實地考察,對不同的區域實行不同的考察方式,抓住各區域的特點,研究各區域特有的文化產物,對其進行整合、分析、思考,進行創作。針對調查結果,確立幾個調查創作方面:
1.設計原型制定:把區域元素加進創作之中,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手語文化相結合,設定卡通形象原型。
2.調查研究方面:一方面調查區域傳統手工藝,民俗風情院,特色美食等民俗民風,提煉出特色元素。另一方面研究手語文化知識,結合中國特有文化,代表顏色進行研究。
3.設計創作方面:通過中國傳統特色與手語結合進行研究,進行不同方面的設計制作。圍繞地域特色進行提煉,針對性設計出系列卡通形象以及一系列文化創新型設計。
研究方法:
有目的、有計劃地搜集手語相關的資料,更好的和區域性緊密聯合在一起。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實地調查、歷史研究、市場調研、等科學方式對各個特色區域有計劃地、周密的、系統的了解,更好的與手語聯合在一起。
基本線路:
針對地域特色進行探索,研究調查每一文化的歷史發展,針對過去的文化對比現今的文化,從中分析出適合現今文化的特色,在研究設計中將其延用。做發展預期,分析其未來的市場,做屬于中國的傳統,做特色的文化,做有溫度的傳播文化。
進度難點:
1.網絡傳播的進展與局限性。
2.如何將中國文化、地域特色、手語結合做出美觀、創新、有文化、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設計,以及制作傳播正能量的手語表情包。
3.發散思維的創作:APP的制作與研究。
(三)項目研究創新觀點、方法、實際應用價值
創新觀點:將地域特色文化研究轉換思維進行文字與設計結合,古傳統與現今時代結合,手語與地域特色,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調查。將研究項目文字表現轉換成更有沖擊力更讓人記住的視覺設計,尋找各個區域更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制作多元化的卡通形象設計、卡通動圖,讓區域文化特色更具宣傳性、繼承性、商業性,更加有現實意義。讓人們在玩樂開心中繼承文化,傳播文化,又傳播了正能量。
方法:運用傳統文化以及中國古文化,注入當今社會的文化元素,使其更加新意,促進文化繼承,促進手語的發展,有助于文化的繼承。
實際應用價值:
1.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在物質選擇極大豐富的今天,如何才能使傳統文化融入到當今社會,讓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在滿足視覺享受的同時,我們也要滿足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傳播,讓人們帶走的不只是視覺的享受,更多的是文化的繼承,把歡樂帶回家是滿足,把傳統文化繼承是首要。
2.文化創意的價值:設計的手語文化吉祥物、手語動態吉祥物都能更好地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而在我們的設計中添加的文化產品的附加值并不需要很大成本,這樣的投入是一次性投入永久回報,不僅傳播了文化還宣揚了手語知識。
所以我堅信這項研究將會有非常廣闊的市場,不僅繼承了傳統,傳播了文化,還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動性,同時又注入了冷門的手語知識,進而宣傳和傳遞了正能量,推動了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瑩、李振興.“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旅游古鎮的保護與復興[J].技術與市場,2012.10
[2]田薪煬.古鎮旅游開發與發展對策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10
[3]匡斌權.淺析旅游開發對古鎮原生形態的沖擊[J].大眾文藝,2014.4
[4]王學基、孫九霞.民族旅游地的文化展示與“旅游域”建構[J].旅游論壇,2015.2
[5]中國聾人協會.中國手語上冊[Z].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4
[6]中國聾人協會.中國手語下冊[Z].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4
作者簡介
陳娜(1995-)性別:女,籍貫:山東省濟寧市人,民 族:漢 職稱:學生,學歷: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作者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視覺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