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素琴
摘 要:閱讀學習是語文學習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學習的難點。首先對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了闡述,進而分析了合作學習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從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營造合作學習氛圍、提高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互動四個方面提出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策略,從而構建合理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學生的閱讀成績。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模式
一、合作學習概述
1.合作學習的定義
合作學習模式始于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對于很多科目的學習缺乏積極性,教師為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將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教學內容,使學生體會到不同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從根本上提升學習的興趣,這就是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始。合作學習模式打破了傳統學習模式的禁錮,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充分培養小學生的團隊精神。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愛好表現自我,很多學生在思考問題方面通常以自我為中心,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以及相應的分工和協作,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教學內容,并且能夠養成以團隊利益為重的習慣。同時,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合作,各個小組之間也就直接形成了競爭,這樣的學習模式能夠培養學生一定的競爭意識,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為小組贏得榮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策略
1.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
小學生受到年齡的限制,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和理解問題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小組中,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念。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模式中,教師占有絕對的主動權,學生學習的節奏完全取決于教師,這種“灌輸”式教學法,使學生失去了一定的自我思考的空間。教師應該時刻留心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為學生進行講解和指導,讓學生的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形成教師與學生學習小組的合作關系,引導學生應用正確的閱讀方法,提升語文閱讀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
小學生思想不夠成熟,在學習上也很難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很多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習沒有興趣。而造成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學生缺少理解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于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法在面對閱讀題目的時候采用合理的方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做題的速度,在沒有掌握文章大意的時候就開始盲目做題,還有一部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無法掌握文章的重點,這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閱讀的效率,影響學生的閱讀成績。
3.營造合作學習氛圍,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起到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小學生的心智發展并不成熟,很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擾,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篩選他們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處于輕松的學習環境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進行分組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生的性格,要盡量使各個小組之間學生的水平、性格與性別達到平衡的狀態。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嘗試加入小組內部的合作或者是小組之間的競爭,小學生通常有著很強的競爭意識,教師要不斷為學生營造學習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從多角度理解文章的內涵。教師也要根據所選文章的大致意思為學生提出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課堂上積極地交流。
4.加強師生互動
針對一部分閱讀的文章,可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教師也要參與其中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可在不同的學習小組中扮演相同的角色,讓學生感受不同小組之間的不同之處。同時教師也可以在不同的小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學生與教師能夠有不同的合作體驗。這樣讓學生在與教師、同學合作的過程中提升學習興趣,從而充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教師要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反饋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進行細致的指導與講解,這也是師生合作學習的一種良好方式。通過與學生近距離的合作學習,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思維方式有一定的了解,能夠更好地從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與學生之間形成良性循環的合作方式。
參考文獻:
[1]施云霞,鐘妍.互幫互助的突出優勢:研究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31):35-36.
[2]王桂霞.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1):197.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