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婷婷
摘 要: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各種建設,科技,經濟,農業,醫療等等的發展,離不開大量的人才。而高校作為國家人才的搖籃,在培養大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思想教育以及政治教育同樣不可忽視。當代的大學生在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同時,也要時刻加強自身的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其重要的價值意義體現在于,讓學生們擁有優秀的專業技能的同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良好的個人道德素質修養,成長為一個更優秀的全面性人才,更好的肩負起建設國家的任務。
關鍵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大學生;思想教育;價值意義體現
1前言
近年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個人的素質更是良莠不齊,棄本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于不顧,樂于表現外在的東西,致使思想道德觀念的出現偏差,個人的對于事物的錯誤理解,價值觀念理想信念的缺乏,在這個充滿誘惑而又物欲橫流的社會,很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所以很多大學生走出學校踏入社會,面對形形色色的新鮮事物,不同的人,辨別事物能力的低級,很容易迷茫,不知所措從而迷失于這個紙醉金迷的環境。卻忽略了道德,文化,信仰,信念甚至于法律,忘記了前輩先人為我們留下的那些值得我們去追求的精神。其原因大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不完善,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二者沒有很好的根據實際情況相結合,運用到實際中。近些年各大高校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傳統文化的普及上有明顯的成績。但即便如此,存在于高校大學生的對于傳統文化,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解方面,仍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
本文主要探討研究的是怎樣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使二者相結合,找出符合當前時代發展,符合國情的方式方法,以此為切入點,發現存在于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的本因,找到相應的解決途徑和相應的辦法,從根本上改變其觀念,使其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更好的為建設祖國出一份力。
2分析傳統文化及思想教育不重視甚至缺失的根源
2.1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娛樂至死
現如今的社會,受不同文化的影響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客觀因素加上某些不負責的新聞媒體的渲染,快餐文化的侵蝕更是加劇了大學生個人文化素養的參次不齊,普遍偏向于娛樂性,追求那些虛有其表,一味地追求功利性,凡事只從目的性,功利的角度去想問題?;ヂ摼W的日益盛行帶來便利的同時難免滋生糟粕,娛樂時代的到來更是刷新了人們的觀念,不去重視國之根本發展科技改變民生,而是抱著他日會在鎂光燈下日進斗金,前呼后擁的想法,試問如此的心態怎么能嚴謹的治學。甚至有的劍走偏鋒,所作所為令人唏噓。大學生接觸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但許多人思想不夠成熟,難免會流連于那些靡靡之音,所以在休息陶冶身心時,一定要有選擇性。
2.2民族榮譽感的淡泊愛國情懷的缺失
這里的民族榮譽感愛國情懷,不是抗日神劇的無腦,而是了解本國歷史知道我們的先輩,五千年走來在無數的困難面前奮起反抗,才有了我們今天在黨領導下在世界巨大的影響力。學習那些為國家做過貢獻的人,值得尊敬的人。而不是將軍墓前無人掃,戲子家事天下知。這樣的畸形的關注點。
3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3.1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概念特質
中華文明歷史源遠流長,幾千年來經歷了戰爭和平分裂改革,到西方的堅船利炮,列強的入侵,一度成為東亞病夫的笑談,任人欺凌,到革命先烈揮灑鮮血,建立新中國,靠的是什么,除了學習接受新事物,就是對自己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貞浳抑腥A民族由興盛到積弱到如今日漸強盛,更是很好的證明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那牢記我們心中,深刻于骨血中的那份頑強,也證實了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頑強生命力。
3.2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質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過學習教育這種方式,幫助其樹立正確的道德思想觀念,規范其行為準則,使人們能夠有正確的三觀,讓人們有積極健康的政治思想。
而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及現實的社會結構等實際的國情去考慮。尤其現在部分的大學生盲目自大,憤世嫉俗,同情心缺失,都應該引起重視。
4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
良好的素質教育是應該排在知識技能教育之前。如果一個人其行為不正,思想政治偏差即使再大的才華也不會有多少利于民的貢獻。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靜坐常思己過。都是一種自我反省自我批評的表現方式,為的就是不至于發展過快或自身膨脹迷失自己的本心,也突出了人如果有一定的能力一定要為社會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回饋社會,而不是小有成績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坝癫蛔?,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說明無論什么時候都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叭诵?,必有我師焉”說明不要只滿足于自己應該虛心向他人學習,學習新鮮事物,不斷進步。這些傳統文化的理念,放到如今依然適用,符合國情。是傳統文化與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的最好證明和運用。
5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實施解決方式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對師資力量的投入。而老師就是為學生們答疑解惑,所以也應該提高自身的素質,各高校之間也應該定期交流學習,教授專家多開論壇,文物景點現場講解,不拘泥于形式與學生們交流。多開設國學的課程,為學生們講解傳統文化,讓他們了解。豐富課外文化,學以致用,鼓勵學生們走到社會上做志愿者到敬老院聾啞學校去培養社會責任感,公德心。推薦一些優秀的書籍影片,多做文化宣傳活動。
6結語
大時代的到來,新文化,新思想的不斷涌入,讓人們忽視了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化大國,在興衰更替的歷史長河中先賢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文化,以及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尋找本源讓學生們了解自己的傳統文化,結合當前的形式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自身,做一個全面性人才,做一個對什么有作為有貢獻的人。
參考文獻
[1]王玉德.中國傳.文化新編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
[2]張澍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前沿論略
[3]吳潛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5-48.
(作者單位:濟南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