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莉
新課標提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可見習作在語文學習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其中記敘文是小學高段作文訓練重點,敘事能力又是重點中的重點。因此,了解小學高年級學生敘事作文的狀況,可以幫助教師找出學生敘事難的癥結所在,加強學生敘事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整體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那么,如何提高學生質樸敘事寫作能力呢?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寫作興趣
葉圣陶先生說得好:“生活充實,才會表白出、抒發(fā)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來。”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應充分走進學生的心靈,涌向學生的筆端。為此,在指導敘事作文前,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條件,組織一些具有游戲色彩、讓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讓他們樂于參與其中,激發(fā)出學生的熱情與靈感,為習作訓練做好鋪墊。如在寫“記一次××”時,教師根據(jù)條件利用課內、課外時間進行一次拔河比賽或辯論賽,完成活動后,教師就讓學生靜下來回味,像放電影似的在頭腦中慢慢回放,既理清事情的經(jīng)過,又讓學生注意活動中不同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表情,自己的心理活動及現(xiàn)場氣氛,并進行具體的表述。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興致盎然地寫下了一組組生動的畫面,如《激烈的辯論賽》中:“李晨瑞啞口無言,臉通紅,手直撓頭,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的話剛講完,有的同學滿臉疑惑,有的同學不以為然,有的同學恍然大悟,有的同學陷入了沉思……”
二、指導學生觀察,積累習作素材
創(chuàng)設情境是一方面,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積累更是寫好作文的重要前提條件。受年齡、生活圈、認知水平等限制,學生不可能時時留意觀察并思考身邊發(fā)生的事,臨到寫敘事作文時就會出現(xiàn)假人假事經(jīng)歷的“胡編式”作文,東摘西抄的“拼湊式”作文,其實,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許多事情只要注意觀察,并加以雕琢就是一篇好作文。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呢?首先,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在實踐中有目的、有重點、有條理地觀察,從而提高觀察效率和洞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習作的條理性。其次,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教學生認真觀察、仔細琢磨、充分討論,然后再做有序記錄。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重點之處加深印象,更有利于學生寫得具體,寫得翔實。最后,教師要教學生做有心人,留心生活小事對心靈的觸動,留意周圍人們的言談舉止,并把這些看到的、聽到的、自己感興趣的事或簡單、或詳細地記錄下來。時間久了,就會積累出很多的寫作素材,就不會再愁沒東西可寫了。
三、挖掘文本資源,學習敘事方法
閱讀敘事性作品可以提高學生感受形象、體驗情感、品味語言的水平。在現(xiàn)行課標小學語文教材中,敘事類課文占有相當多的篇目,而且每篇課文在它所在的年級和單元都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如《竊讀記》《草船借箭》《少年閏土》《跨越百年的美麗》等,可以說敘事能力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教學:
1.感悟教材,滲透敘事寫法
惠列賽耶夫說過:“作文應怎么寫,必須從大作家們完成了的作品中去領會。”葉老也曾說:“課文無非是例子?!闭Z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發(fā)揮教材的示范引領作用,在引導學生梳理課文思路、感知文本環(huán)節(jié)過程中,順水推舟地滲透作家構思謀篇的技巧,讓學生感受到構思的巧妙,積累寫作知識。如《釣魚的啟示》一文,敘事中插入細節(jié)描寫、心理活動描寫,以事明理;《別餓壞了那匹馬》語言簡樸,通過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和心理描寫在敘事中表現(xiàn)人物的品德的寫法;《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童話敘事“現(xiàn)實—幻想—現(xiàn)實”構段式;《少年閏土》連續(xù)敘事,勾連銜接的敘事特點……教師還應在教學中將敘事閱讀和敘事作文有機結合起來,時時提醒學生要大膽借鑒作家敘事寫法,靈活運用,化為己有。
2.利用教材,尋找讀寫結合點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表達,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開發(fā)、尋找閱讀教材的讀寫結合點。如學生學過《竊讀記》就仿寫《我和書的故事》《讀書記》,學過《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就仿寫《我的××》或《那個他》。這樣,學生既有文可仿,又有話可說。以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為例,讓學生在閱讀中初識魯迅,整體感知課文后提出的問題:課文寫了“我”和閏土的哪幾件事?你聽說過這些事嗎?經(jīng)歷過這些事嗎?這樣聽也沒聽過,經(jīng)歷也沒經(jīng)歷過的事就是稀奇事了。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哪件事?請選擇你喜歡的一件事進行描寫。
四、加強課外閱讀,提高表達欲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在閱讀與習作方面提出明確要求:“背誦優(yōu)秀詩文6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闭Z文課堂上的教材閱讀固然重要,但語文課本畢竟有限,因此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采用課內學習帶動課外閱讀的方法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讀物,讓學生多讀經(jīng)典的書,學習作家的語言表述方式和寫作思路,如學習了《冬陽 童年 駱駝隊》,讓學生課外閱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只有豐富的閱讀和積累才能做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
總之,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敘事習作能力是一個長期研究過程,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都要在今后的語文與作文教學實踐中繼續(xù)探索有效的敘事方法,促進學生敘事、描寫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