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摘 要:工業動火是指在油氣、易燃易爆危險區域內和油氣容器、管線、設備或盛裝過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上,使用焊、割等工具,能直接和間接產生明火的施工作業。在油氣分離,原油處理、外輸過程中,工業用火作業越來越頻繁,而工業動火作業內容復雜、工作環境多變,參與人員多、事故誘發因素多、風險控制難度大,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加之2017年 “罐區隱患治理”、“碧水藍天”等項目的開展,對集輸泵站工業用火現場進行分析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用火作業;安全隱患;整改
勝利采油廠集輸大隊現有職工 610 人,機關按照“三室一中心”標準,設立綜合管理室、技術管理室、經營管理室和生產指揮中心,下設基層隊10個,其中聯合站7個,天然氣管理隊1個,原油交接室1個。現擔負著勝利采油廠產出液(氣)的接收、計量、處理及油氣水外輸任務,負責各管理區原油計量交接,天然氣計量交接,污水的水質處理等工作。大隊共管理41座原油儲罐,56座污水儲罐,原油外輸管線53KM,污水外輸管線47KM,天然氣外輸管線18.6KM。日處理液量14.73×104m3/d,日處理水量 15.45×104m3/d。
經統計,集輸大隊2016年共治理安全生產隱患125項,涉及特級用火(原一級用火)56項,占總用火作業的45%。一級用火(原二級用火)42項,占總用火作業的34%。2017年,集輸大隊隱患治理及施工項目涉及的特級用火多,現場用火作業安全管理面臨巨大壓力。
一、目前存在主要問題
集輸泵站在用火作業,尤其是特級用火作業前的安全準備措施中,存在工藝流程無法切斷、法蘭閘門無法進行盲板隔離、流程切斷后難恢復、管線吹掃置換安全措施費用高等問題。隨著2017年各項工程的施工開展,目前存在三個主要問題:
(1)隱患治理涉及特級用火多。原油儲罐罐體穿孔的有14座,罐壁腐蝕、保溫層腐蝕嚴重的有12座,與罐體本體相連配套管線腐蝕穿孔的有3座。(2)聯合站涉及特級用火作業多?!肮迏^隱患治理”項目開始施工,涉及了集輸大隊各個聯合站。(3)新改建工程 特級用火作業多。“碧水藍天”項目接近尾聲,開始工藝流程連接,這些項目都涉及到特級用火作業。
二、目前用火面臨的矛盾
1、安全隱患整改與生產及安全用火之間矛盾突出。
現有工藝流程設計不合理,用火作業實施困難。例如:坨一站1#分離器出口旁通閥門更換用火,聯合站、管理區必須同時停產。需關閉管區來液管線閥組閥門(共8個);2、3、4三相分離器出氣閥門(共6個);三相分離器進液閥門(共4個);停運污水藥劑泵和3#污水外輸泵;關閉緩沖罐(4#5#)出口閥門;關閉污水過濾罐進口管線閥門。
2、隱患整改難度大,安全技術措施費用高。
聯合站內類似隱患的整改都是特級用火作業,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和其它安全措施難以實施的情況,隱患整改難度大。用火措施成本遠遠高于施工成本,實施難度大。隱患治理用火作業過程簡單,落實安全措施時間長,安全技術措施費用高。具體如下:
(1)機械車輛進、出入罐區需要破壞消防堤,修復消防堤及搭建臨時防護堤費用需增加1萬元。(新設計的消防堤無消防堤過橋)。(2)儲罐防雷接地隱患,治理用時15分鐘,費用不超過1千元。按照用火規定要求,必須清罐,從準備到完成需要15天,增加淸罐費用10萬元。(3)儲罐內管線經徹底吹掃、清洗、置換,需增加費用20萬元。(4)對用火設備、容器、管線的壁厚進行檢測,需要專業機構使用專業的測量設備進行。(5)儲罐內高處管線清掃、置換需要搭設符合安全標準要求的腳手架,每次需增加費用3萬元。
3、因地域因素承包商管理混亂用火作業安全風險大,主要原因為:
(1)當地承包商與總承包商之間安全管理混亂。(2)施工人員組成復雜,流動性大。(3)用火作業施工技術落后,施工設備設施落后。(4)承包商現場防爆工具、檢測、監控設備配備不足。(5)現場管理人員安全管理能力不足。(6)直接作業環節監護人員培訓不足。
4、特級用火組織難、問題多、基層安全壓力大。主要問題有以下三點:
(1)現場無法滿足特級用火《管理規定》條件,安全措施是否有效,現場誰來判定?(2)承包商安全技術能力不足,設備設施達不到要求,承包商誰來管控?(3)安全技術措施費用高,誰來裁定安全費用支出的合理性?
三、下步措施及建議
1、優化泵站設計標準減少用火難度和頻次。
(1)新建管網增加軟連接,舊管網改造增加法蘭短節。建議設計部門在實施新建、維修等項目時,在設計中增加軟連接等工藝,比如安裝便于拆卸的膨脹節等,逐步減少、消除危險區域用火作業。(2)站內管線設計以地上為主,減少埋地管線腐蝕,降低用火頻次。(3)優選工藝材質,減少因材質不過關形成的用火作業。
2、加大安全技術資金投入,采用用火作業新技術。
(1)配備、使用新切割設備和技術。儲罐區、分離器區等危險系數較高場所使用冷切割設備,減少明火作業,降低用火風險。(2)優選用火作業置換、監測、監控設備。建議根據施工需要配齊配全如氮氣置換設施、便攜式氣體檢測設備、監控設備,確保達到《用火規定》中安全技術措施規范要求。(3)配備高強度、高韌性防爆工具。根據生產、施工需要配置符合現場使用強度要求的防爆工具、用具。(4)增加用火作業前期安全相關費用,為下步用火作業提供安全條件。如清罐時對罐壁、罐內管線進行清洗、吹掃、置換,確保儲罐及管線達到用火條件。
3、泵站用火承包商隊伍專業化。
加強入站承包商審核,提升入站施工承包商整體素質。泵站用火作業由正規專業的承包商實施,如長期合作的油建工程司、勝采工程公司等專業化隊伍,杜絕出現分包外包現象。
4、成立廠級高風險用火作業專業化評估小組。
鑒于聯合特級用火項目較多,安全風險較高的情況。建議由采油廠安全、技術、基建、監理等專業科(室)組成專業特級用火管理隊伍,專門負責特級用火安全管理,確保高風險用火作業安全、高效。
總之,在現場工業用火組織過程中,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貫徹執行相關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本文結合目前集輸大隊現場用火存在的問題及矛盾,提出了四方面措施及建議,期待能夠提供一些幫助,減少由于現場工業用火不當給油田生產以及員工生命安全帶來的影響,盡可能減少工業用火,避免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作者單位:勝利油田石油開發中心有限公司勝安采油管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