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山
摘 要:建筑工程材料的檢測嚴重影響著建筑工程的質量,在這個檢測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有著客觀因素。我們在處理這些因素時應該放下其主觀的限制思維,為建筑工程質量的提高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常見問題
在檢測建筑材料過程中,相關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應該提供齊全的、準確的、公正的、科學的檢測報告,以此確保建筑材料檢測質量。建筑施工材料檢測屬于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即標準更新周期快、計算過程復雜、設計項目不單一,則相關檢測機構檢測能力必須保持在一定的高度。
一、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
(一)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項目
針對我國建筑施工所用建材試驗材料項目、進場檢測及選材等,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大量強制性的規范標準。如:配置混合料所用水泥的細度、凝結時間、強度及安定性均應嚴格分批次檢驗;砼所用骨料檢驗項目應該涵蓋針片狀顆粒含量、含泥量、密度及顆粒級配等,若選用砼型號≥C35,則有必要進行壓碎指標。針對新選取的質地疏松的骨料,筆者認為有必要進行堅固性試驗等。
針對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應嚴格參考《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GB18173.1-2006)并分批次對其檢驗,其檢驗的項目應涵蓋低溫彎折、不透水性、扯斷伸長率、斷裂拉伸強度等物理性能。
(二)建筑材料取樣
在建筑材料取樣過程中,取樣樣品應該具備一定的代表性,通常情況下,各批次材料各部位應該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樣品,即取樣數量精確度要高,取樣方法、取樣部位均應該參考按照相關規范。如:針對袋裝水泥,從每批次內隨機抽取≧20袋水泥樣品,且其總量≧12kg。
二、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常見問題
(一)試驗機加荷速度控制
常溫試驗環境下,若材料力學性能測試時的加荷速度快時,各試件變形荷載將低于附加于其上的荷載,且試件強度值應比材料自身強度值更大。在鋼筋拉伸試驗中,若將鋼筋拉伸至頸縮現象出現時,筆者建議逐漸降低油門,以此確保頸縮現象轉化至試件斷裂,以此降低試驗機響聲及振動。
通常情況下,加荷速度標準狀態應以應力(kN/㎜2、N/㎜2)為單位,此外,若將加荷速度標準狀態折算為試驗機度盤上格數,其直觀性及便捷度將大大增加。若在砼試件抗壓試驗過程中選取2000kN壓力機,該試驗機涵蓋的量程共3個:鉈A+B+C量程——0-2000kN, 4kN/格;鉈A+B量程——0-1000kN, 2kN/格;鉈A量程——0-500kN, 1kN/格。下表為將加荷速度折算后的具體情況:
(二)環境溫度及濕度控制
某些建材性能受到所處環境溫度及濕度的影響度相當大,則關于建材測試及養護環境,相關規范標準有明確的規定。例如:在《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GB/T 17671—1999)內規定:待各試體成型階段,其周圍環境溫度應維持在(20±2)℃,相對濕度應維持在大于50%;各試體拆模之前,其養護溫度應該維持在(20±1)℃,相對濕度應維持在大于90%;各試體水中養護溫度應維持在(20±1)℃。此外,各防水材料(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BS]等)性能受到其所處環境溫度的影響度較大,且在對防水材料開展拉伸試驗時,試驗室溫應該維持在(23±2)℃。
(三)試驗誤差控制
在建材檢測試驗中,盡管各環節均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開展,但不可避免地受到環境條件、設備儀器、材料均勻性、試驗工作人員綜合素養等的影響,以至于實驗結果誤差失去控制。建材試驗誤差主要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針對材料相同、樣品相同、實驗設備各異條件下所得試驗結果誤差,其亦為對比實驗誤差或再現性誤差;
2.將同一樣品劃分為2-3個試樣,選取相同儀器、相同方法對各試樣進行試驗,試驗所得結果間誤差即為平行試驗誤差。如:砂篩分析,兩次試驗所得細度模數差值應≤0.20,兩次表現密度試驗差值應≤20㎏/m3;
3.同一組試件間誤差:若同一組試件間誤差超出允許范圍內,該試驗必須被要求重做。如:砼試件抗折強度值、抗壓強度值內,若存在兩個測定值與中間值間差值均>15%中間值,那么,本次試驗無效。
通常情況下,有必要將鋼材、水泥、砂等勻質度較高的材料樣品等量劃分為2份,1份儲存于單位;1份遞交相關權威測試中心部門。通過比較分析2測試單位試驗結果,若兩單位實驗結果相對誤差超出了既定范圍,筆者認為有必要及時查找結果出現的原因,并及時采取相關改進措施。依據相關實際情況,上述試驗周期應為1-2次/年,以此實現試驗結果精確度的提高。
(四)實驗數據取舍
實踐證明,同組試件試驗結果因各方面原因而出現離散性較大的情況,則相關規范標準通過取舍某些建材試驗結果實現試驗結果精確度的提高。如:在水泥膠砂強度抗折試驗過程中,若3個強度值內出現≥平均值±10%的強度值,應該將該值排除之后再進行平均值計算;砂漿及砼抗壓試件強度平均值計算等均應實行數據取舍方法。
關于建材試驗數據修約方法的確定應該嚴格參照GB/T8l70—2008《數據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且應嚴格按照規范標準對相應位數進行取舍,數據位數處理辦法應為“四舍五入單雙法”。如:在《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 228-2002)內規定:鋼筋等鋼材性能試驗結果修約應該嚴格參考產品標準規范。
若不存在任何具體規范要求:當強度值大于1000N/mm2時,修約間隔周期應為10N/mm2;;當強度值維持在200-1000N/mm2范圍內時,修約間隔周期應為5N/mm2;當強度值不大于200N/㎜2時,修約間隔周期應為1N/mm2。
修約間隔周期為5N/mm2時,最簡單的辦法為:若被修約尾數不小于7.5,修約—10;若被修約尾數值處于2.5-7.5范圍內,修約—5;若被修約尾數值不大于2.5,修約—0。
三、總結
建筑材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加強對進場材料檢測意義至關重要,即建筑材料檢測為材料質量得以保障的關鍵步驟之一。此外,實踐證明,建材檢測試驗專業技術人員綜合素養直接決定著建筑工程建材質量的控制力度,而建材質量監管力度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高低,強化建材檢測試驗專業技術人員綜合素養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谷君英.建筑施工材料檢測常見問題探討[J].科技傳播,2012,(6):21.
[2] 林燕,何容姣.施工材料檢測常見問題分析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0,29(9):33-33.
[3] 魯德意,王巖.芻議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及常見問題[J].中華民居,2011,(11):499.
(作者單位:阿克蘇地區產品質量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