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俊哲 高懷遠
摘 要:本文從中醫中藥在國際上的地位及開發中藥的優勢闡述了中醫中藥的發展前景,同時指出了中藥開發存在的問題??傊覈_發中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既要看清我國蘊涵著的強大的優勢,又要看清擺在我們面前的重重困難。
關鍵詞:中醫中藥;發展;問題
藥品是為病人服務的,只有療效好、毒副作用小的藥品才會有發展前途。目前,對治療免疫系統疾病、血液病、神經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的西藥極少,即使有,也伴隨著較明顯的副作用,所以中醫中藥具有很大的發展前途,它不僅跟西藥一樣可以治病救人,而且開發起來相對容易,從經濟學的觀點看,還可為生產商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1、“非典”事件給我們的啟示
“非典型肺炎”從200211開始流行,2003年上半年達到高潮,給中國乃至全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鬧得全國上下人心惶惶,使交通、運輸、航空等行業都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胺堑洹钡耐蝗涣餍袑πl生防疫和臨床醫療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初期,大量的醫務人員被感染,甚至死亡,使人們心理的恐懼達到了極點。
在治療上,開始以西醫治療為主,但西藥有它的臨床特點:1.西藥在抗病毒方面的藥物不多,更沒有特效藥,只有對癥處理;2.西醫在處理高燒病人和危重病人時,常使用大量的激素(激素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①激素抑制了機體的免疫反應,使特異抗體的產生受到抑制,不利于機體以后的康復。②激素干擾了機體整個免疫調節系統,大大降低了機體的自我康復能力,使危重病人易進入衰竭期。③激素容易引起潛在的感染病灶的擴散。④危重病人中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又抑制了激素的應用);3.西藥疫苗研制周期過長,投資又大,加上病毒變異較快,嚴重限制了疫苗的研制,還有西藥提高免疫功能多為單體,作用不強,又有副作用,價格又貴。
中藥治療此類病毒也有它的臨床特點:1.中藥對此病毒有很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能有效控制傳染源;2.中藥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有利于病人的康復;3.中藥方劑沒有毒副作用,不會給病人帶來新的危害;4.中藥方劑配方復雜,病毒不容易產生耐藥性,因此中藥具備了長期有效性;5.中藥價格低,應用方便,病人容易接受。凡能治療的藥都有預防作用,有利于疾病的及早預防和治療。據新華社報道,吳儀副總理在2003 05 08下午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了中醫藥治療SARS的會議,她在會上強調,中醫是抗擊非典型肺炎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充分認識中醫藥的科學價值,積極利用中醫藥資源,發揮廣大中醫藥醫務人員的作用,中西醫結合,共同完成防治非典型肺炎的使命。由此可見,中醫藥在抗SARS中贏得國家高層的肯定。
2、中國中藥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我國是中醫藥的發源地,中藥是我國的傳統醫學和傳統文化的瑰寶,數千年來為中華民族及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超過50%的人治病時服用中藥;患病就醫時,首選中藥治療者占24%;幾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使用過中藥。但是中國中藥在市場上根本就沒有地位。這么大的一個中國,在中藥貿易中所占比例才3%[1],而且大多數是以原料形式進行交易,而日本的貿易額占了市場的80%多,中國成了中藥原料的主要供給地,中國很多中藥知識產權都被外國強占。這是我們國家的恥辱,也是我們國家的損失。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巡視員駱詩文介紹,我國中藥出口最高值曾達到年創匯7億美元,但從1996年開始,總體上逐年下降趨勢相當明顯。2002年,我國6.2億美元中藥出口中,中藥中間體等提取物占1.64億美元,并被境外用作生產洋中藥的原料,銷回我國。日本一家中藥企業以我國中成藥六神丸加工制成的救心丹,年銷售額達1億美元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銷售到我國。川貝枇杷膏、保心安油、驅風油、紅花油等“洋中藥”竟將我國同類產品打得無還手之力。“洋中藥”的長驅直入,在業內引起強烈震動。一時間,中藥現代化、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成了業內最時髦的話題,古老的中藥配方也成了許多商家甚至國際醫藥巨頭競相追逐的目標。所以我們有理由也有責任大力開發中醫中藥,讓其在臨床上更好的發揮作用。按道理,中國中藥在國際市場上至少要占到50%以上,才能對得起我國的中醫藥地位。
3、我國目前中藥開發存在的問題
在臨床醫療中,藥品的質量是最重要的,中藥是復方制劑,成分復雜,無效成分和雜質含量偏多,藥效的物質基礎難以確定,這就給科學、客觀、準確地評價中藥系統的特點和優勢帶來了困難。到目前為止,世界市場上的中藥品種已經超過8 000種,其療效也被世界各國人民所接受。然而,我國的中藥制劑仍然是“黑、大、粗”為主的丸、散、膏、湯為主,與現代醫藥制劑相比,服用十分不便,這對于中藥走向國際市場極為不利。所以進行中藥的現代劑型研發,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使用新型給藥技術,使中藥制成符合現代潮流的制劑形式,無疑是中藥現代化的一條捷徑。它將極大地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消費者的依從性,增強中藥的市場競爭力。因此我們應該借鑒日本在中藥開發上的經驗,利用現代先進的制藥設備,除去中藥的無效成分。只有質量高療效好的藥品才會在國際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我國開發中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既要看清我國蘊涵著的強大的優勢,又要看清擺在我們面前的重重困難。去年年底在津召開的中國天津中藥現代化國際高層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在《中藥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提出,我國中藥產業可持續發展需要有政府支持、金融支持、科技支持、信息支持和人才支持。他強調,實施中藥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除加速人才培養外,還要全方位、多方面吸引人才,形成人才的最佳結構和整體優勢。要打破人才管理的單位所有制,完善人才流動的市場機制,創造吸引人才的良好條件,激勵各類人才積極參與中藥產業發展。
(作者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