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瑞麗
摘 要:在品牌經濟時代,品牌就是傳播力、生產力、競爭力和發展力。文化品牌是一個城市、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提升力、吸引力和輻射力,建設文化品牌是提升城市文化、國家影響力的關鍵所在,是提升城市形象、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戰略舉措。本文結合我國的實際,淺析文化品牌的建設,以期對我國城市的文化品牌建設方面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文化品牌;城市;建設
一、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重要性
文化品牌是城市內涵和形象的綜合體。它既包括城市建筑、環境等物質文化,又包括城市管理、制度服務、公共文化、歷史特色、道德法制等精神文化以及藝術修養、精神風貌等人文文化,貫穿于文化活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的全過程,是文化強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打造文化品牌就是對城市歷史文化、文化產品、精神風貌,市民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取向、消費心理、飲食習慣等優化整合的過程。文化品牌建設是文化強市建設的有效抓手,代表了城市的品質和形象,體現了城市文化的核心競爭力,對文化產業有著巨大的提升和帶動作用,是城市發展建設中具有廣泛影響的力量。建設文化強市,以建設文化品牌為突破,著力打造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地域特色鮮明的文化品牌,成功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提高城市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的重要手段。
二、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對策
(1)準確定位
城市本身是一個由不同社會組織構成的復雜系統,規模越大、歷史越長,其文化資源就越豐富。城市文化品牌也是一個由不同層次、主體、載體和資源構成的體系。文化品牌的打造是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本、形象、競爭力的過程。因此,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就需要從不同角度認識文化品牌的構成,然后進行資源分析,結合自身優勢,確定城市整體層面的文化品牌。
(2)強化意識
如果一個城市的領導者沒有強烈的文化自覺意識,文化品牌建設就無從談起。一個城市要打造文化品牌,就要進行學習宣傳、教育培訓,提高政府、企業的文化意識和文化自覺,高度重視文化因素在機關建設、企業經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適應文化時代即將到來的要求,促使整個城市實現由重型經濟形態向輕型文化形態的轉型,以文化力提高城市經濟的競爭力。
(3)創新發展
創新是品牌的精髓,可以保證品牌的獨特性,它不僅能不斷創造出新的品牌,還能推陳出新,使原有的品牌永葆活力。文化品牌建設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在現有基礎上逐步形成品牌。要整合各方資源,全面提升文化品牌的含金量和附加值,避免同質化、低水平和無序性競爭。各地也要根據自身特色,明確自己的文化品牌建設重點、活動內容及實施方案等,發展更多的體現城市特色、文化積淀的品牌。
(4)政府扶持是關鍵
在文化品牌建設初期,純粹的市場機制并不能保證其健康發展,需要政府加強宏觀調控和規劃。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規,對文化品牌給予政策扶持。真正做到領導重視、規劃引領、協調有力、宣傳到位。文化品牌需要扶持是由文化的特點決定的。就社會而言,營造一個適合文化品牌生存的環境十分重要,其中輿論支持更為迫切。城市宣傳和文化部門應當研究和關注文化品牌的宣傳策略,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進行多渠道、立體式宣傳,強化城市文化的視覺符號,擴大城市文化品牌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要把文化品牌的評選納入城市整個品牌創建體系之中。在省市名牌、國家名牌評選活動中,重點培育和激勵、表彰文化品牌。
(5)法律完善是保障
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 為品牌的培育和維護保駕護航。品牌法律維護是品牌培育戰略的一個主要手段。文化品牌的培育和打造是建立在知識產權基礎上的,如果沒有現代知識產權制度的建設, 文化產品與品牌的開發和保護就沒有制度基礎。
總之文化品牌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立足于城市的歷史積淀和從實際出發。通過在思想意識方面重視文化自覺意識、重視文化品牌的建立,加之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法律制度的保護,在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設方面會建立一個完善的體系,讓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設持續發展,提升城市吸引力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黎明.關于文化品牌建設的幾點思考[J].神州民俗(學術版),2011(06).
[2]劉文儉.城市文化品牌建設對策研究[J].城市,2009(01).
[3]廖智華.打造文化品牌 提升城市形象[J].福建理論學習,2016(03).
[4]趙永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推動文化名省建設[J].青海社會科學,2012(01).
(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文化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