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莉斯,作為20世紀80年代的歌壇金嗓子和常青樹,代表作有《外婆的澎湖灣》《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等,然而就在她的歌唱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卻不幸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擊。1997年10月,時年50歲的她被診斷為腦功能退化到了80歲,并且隨時有癱瘓的危險。
這是謝莉斯剛剛進入中日友好醫院治療時做的大腦核磁片子,我們看到紅色標志出來的區域,密密麻麻的一片小白點,它們就是導致謝莉斯腦功能退化的元兇。最終的診斷結果為多發性的腔隙性腦梗死。這種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就是大腦深部的眾多細小血管出現了堵塞,看起來很輕,但事實上由于堵塞的面積大,堵塞的血管眾多,而且血管又非常細小,所以很難疏通和恢復。加上謝莉斯長期的高血壓更使得她大腦中很多缺血性壞死不可逆轉,當時她的狀況十分嚴重,面容扭曲、口齒不清,甚至連走路和自由行動也成了問題。

多發腔隙性腦梗死能夠在急性期恢復,但是遠期致死風險和大面積腦梗死風險相同。多發腔隙性腦梗死因病灶面積小,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容易被忽略,長期未進行醫學干預易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嚴重時就會導致(血管性)癡呆。在日常生活中,一過性黑矇、一過性復視、一過性命名障礙、一過性聽力下降、一過性飲水嗆咳、一過性頭暈、一過性手笨拙、一過性肢體麻木,這些都是需要警惕的多發腔隙性腦梗死的早期癥狀。
近幾年我國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45歲以上的人群中,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有這種腔隙性梗死發生,而罪魁禍首就是高血壓。而除此之外,還有無癥狀的多發腔隙性腦梗死,它的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患者,老年人,還有吸煙、酗酒和少動的生活方式的人,這些人最好要去醫院定期篩查。
謝莉斯21年前突發疾病正是由于她長期沒有控制高血壓導致的,病后謝莉斯通過一系列努力恢復了健康,至今被認為是奇跡,她總結恢復健康的奧秘時有三個要素:謹遵醫囑,堅持吃藥;定期檢查;保持心情愉悅。
在實際高血壓用藥過程中,卻常常存在這幾個誤區:一是跟風吃藥。每個人的高血壓升高程度以及合并癥或者并發癥是完全不同的,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治療,對癥服用醫生開的降壓藥。二是以保健品代替藥品。保健品是食品的一種,它的降壓效果沒有得到嚴謹的科學認證,而降壓藥經過嚴謹的科學證實,可以有效地降壓,能改善患者的預后。三是隨意加減藥量。隨意加減藥量往往會造成血壓的波動,血壓波動越大,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概率就越高。當血壓波動較大時,應及時就醫。四是用藥時伴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壓從本質上講是一種生活方式病,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保證血壓的穩定。生活方式的干預是基礎,包括低鹽飲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和保持心理健康。
鄭主任提醒,如果有高血壓或者其他危險因素,或者已經有過無癥狀的腔隙性腦梗就需要做血管評估。較為簡便易行的無創腦血管評估方式是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這項檢查是篩查腦中大血管的狹窄情況,而多發腔隙性腦梗死病變位置在小血管,對于高危人群來說,首先要定期篩查大血管的健康,此外,還應該在醫生的建議下考慮進行大腦核磁共振等進一步檢查。
警惕高血壓對腦血管的危害,讓大腦和生理年齡處于同一戰線,拒絕未老腦部先衰須從點滴做起。
(編輯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