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近些年的食譜發生了很多的變化。這些變有利也有弊,我們欣喜的看到“健康食中來”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控鹽、低糖、多食蔬菜等飲食習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適當的營養補充劑也走進了許多人的食譜中。不利的是,從大樣本角度來說,國人飲食中的蔬菜、豆制品比例增加緩慢,在很多地區出現了負增長,而高熱量的飲食比例總體仍呈上升趨勢。都說健康飲食出健康,那么不健康的飲食也會增大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比如兩種讓大家談之色變的腫瘤——胃癌與腸癌。

進食的食物,首先被人的消化道所受納,而飲食對消化道健康的影響也是最為直接的。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蘇向前教授,針對消化道腫瘤中常見的胃癌與腸癌,為我們帶來了科學的飲食觀念。
胃癌是消化道腫瘤中的“頭號殺手”,胃癌的發生與飲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人進食的時候,胃如同一個袋子一般將食物受納進來,并分泌胃酸等消化液輔助消化,胃本身也會通過機械性的運動來研磨食物。不難看出,胃是一個相對活躍、“充滿對抗”的一個器官,那么胃是如何在這些消化活動中不受損害的呢?這是因為胃本身有很好的自我保護功能。“任何破壞胃自我保護功能的因素,都會導致胃部疾病的發生”,蘇教授說道。所以,最為重要的是在生活中保護我們的胃,避免其受到損傷。有哪些因素會傷害到胃,我們又應該如何避免呢?

很多人都有“胃喜溫暖”的樸素認識,其實這不能說全錯,而應該加上一定的條件。在一定條件內,適度的溫胃可以讓我們感覺舒適,但如果溫暖變為了熱、燙,超出了胃的承受范圍,便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害。亞洲人多飲熱水,溫度過高的熱水可能直接刺激食管、胃黏膜造成損失,增加患癌癥的風險。熱水也更容易影響到胃的黏液屏障,如果胃黏膜失去的黏液屏障的保護而暴露在酸性環境下,在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響,就會使胃黏膜受到損傷。通常來說,人的口腔能耐受最高65℃,建議日常飲用溫水而不是熱水,以水入口不明顯感覺溫熱為宜。

還有很多因素都會損傷我們的胃黏膜,如吸煙、喝酒、部分藥物,以及進食刺激性食物等,其中值得注意的因素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是極少的幾種能在人體胃酸環境中存活的細菌,它會損傷胃黏膜,改變胃黏膜細胞生長的方式造成“不典型增生”或“腸上皮化生”,這些都是一種癌前病變,大大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途徑很多,進食不潔的食物、飲生水,甚至是使用不潔餐具都有可能使我們感染這種細菌,而進行根治后亦可能通過這些途徑再次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所以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進食生食、不飲生水,如有條件應積極對餐具進行消毒。
【小貼士】
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去醫院進行C13呼氣試驗來確診。如果確診,應積極治療,予以根治。
“腸癌它是一種富貴病,往往吃的越 ‘好’越容易得”,蘇教授不無擔憂的說道。據統計,在物資相對匱乏、生活水平不高的時期,腸癌的發病率并不高。而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腸癌的發病率出現了上升的趨勢。“‘三高一低’的食物與腸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所謂“三高一低”,指的是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同時低纖維素,如果統計分析患大腸癌人群的食譜會發現,不同程度上都有著這“三高一低”的特點。這樣的飲食是如何成為大腸癌的隱患呢?這就要從腸道的結構功能說起。
腸道是人體下消化道的主要部分,承擔著極為重要的消化功能,比如絕大多數營養物質在小腸中被吸收,大腸承擔著吸收部分維生素與鹽類、吸收水分、儲存于排泄糞便的重要職能。腸癌大多發作在大腸中,而極少發作于小腸。大腸最重要的職能就是排泄營養吸收后的廢物,這些廢物多含有有毒物質,如果飲食“三高一少”,飲食中過高的蛋白質含量會使膽汁中膽固醇類的物質增多,而高脂物質在氧化分解中會產生更多的自由基,飲食中缺乏纖維素更是會減少對有毒物質中的稀釋并使腸蠕動減慢,延長排出有毒廢物所需的時間,這些因素都會使腸道黏膜受到損傷,增大患腸癌的風險。那么,我們該如何科學飲食呢?
首先我們應當了解如何避免“三高一少”的飲食。肉類是很多人家餐桌的主角,通常將其分為紅肉與白肉。紅肉通常指哺乳動物的肉,很多人認為其中的瘦肉不屬于高脂高熱量的食物,其實這是一種誤區,哪怕是瘦肉仍有較多的脂肪和較高的熱量,應限量食用。沙拉是很多人都會選擇的健康餐、減肥餐,制作沙拉的蔬菜、水果富含纖維素、維生素,是很健康的飲食,但需要警惕沙拉的醬汁是否同樣健康,以沙拉醬為例,每100克沙拉醬中含有近3000千卡的熱量,等同于人體一天所需的熱量,所以建議以酸奶調制沙拉或是適量橄欖油加醋調成油醋汁佐餐食用。全麥的蘇打餅美100克含有熱量500千卡左右,多吃亦會造成熱量超標。被很多人認為是蔬菜的腐竹,也有著出人意料的高熱量,在食用是千萬要注意控制熱量。

現在正規食品上大都標有成分說明表,通常會標出每100 克某食品所含的能量、各種營養素的具體含量。大家日常飲食中可以注意一點,盡量選擇脂肪含量低的白肉與其他食品,減少紅肉與其他高脂食物的食用量。也可以依據食品包裝的成分表大致計算每天攝入的熱量,盡量避免熱量超標,并攝入充足的蔬菜與水果,做到膳食均衡。
(編輯 車 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