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的表現是記憶力障礙,正常人隨著衰老也會出現一定的記憶力下降,如何區分正常的生理性記憶力下降和疾病早期的病理性記憶障礙?延緩大腦的衰老,我們又能做些什么?
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高,65歲以上人群可以達到6%。
該病的早期表現可能和正常衰老區別不大,患者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如說過的話容易忘記,叫不出熟人的名字等。但到了疾病后期,病情往往會迅速惡化,呈現出與正常衰老完全不同的癥狀。
阿爾茨海默病往往會先侵襲大腦中的海馬體,患者會出現記憶力減退、感知力下降,最終發展成各種能力的全面缺失,比如不會買菜,不會花錢,不會自己擺藥,甚至勺子、筷子都不會用,在家里找不到廁所,最后會出現精神癥狀,比如無故打人。

海馬體主要負責我們的近事記憶。我們對當下說的話、做的事等能馬上記住,就是海馬體工作的成果。如果海馬體出現萎縮,就會導致學習記憶的困難。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因攝糖量過高才得糖尿病,而是因代謝異常導致血糖增高。
【專家建議】老年人血糖最好控制在7~9毫摩爾/升的范圍內,過高過低都對健康有害。
2.血壓
(1)高血壓
長期高血壓,血管內皮容易破損,內皮受損會啟動一系列的出凝血機制,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血栓的形成。
(2)低血壓
血壓過低,血流灌注不足,沒有灌注壓,也會導致腦部缺血,出現認知功能的下降。
【專家提示】80歲以上的老年人血壓不要低于80/130毫米汞柱,65歲以上的老年人收縮壓最好在130~140毫米汞柱。

其他危險因素還包括抑郁、缺乏鍛煉、低教育程度、吸煙、中年肥胖等。
1.畫鐘測試
拿出紙筆,憑記憶畫一個帶數字刻度的表盤,指針指向8點20分。然后再和下面的標準圖對比一下,有什么不一樣?如果畫出來的鐘表和標準圖相比較,出現明顯的偏差,那就需要特別警惕疾病來襲了,因為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體現的是一連串的思維和動作操控的能力。

2.“袋中取物”測試
從袋子中取出東西,并在眼睛看不見的情況下說出取出的物品是什么。
“袋中取物”是測試我們感知力的經典測試,自己在家也可以自測。
如果大腦里形成了病理性老年斑(β-淀粉樣蛋白沉積),就容易引起病理性萎縮。
β-淀粉樣蛋白在沉積以前就能夠導致一系列病理性的萎縮,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元兇。

老年斑最容易侵犯的位置在內側顳葉,首發癥狀就是記憶力下降;然后擴大到頂葉,出現勞動技巧、視覺空間能力的下降;額葉是人思考、判斷事物的地方,累及額葉,會出現邏輯思維判斷障礙和其他精神癥狀。

β-淀粉樣蛋白沉積與人類的衰老相關,它是由正常的淀粉樣前體蛋白,在不好的基因或外界環境的干擾下,出現異常導致的。
這種大腦里的老年斑其實和皮膚上的老年斑結構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大腦里的老年斑和皮膚上的老年斑并不一定同時出現,也就是說,并非皮膚上有老年斑,大腦里就一定有。
延緩大腦衰老,可以從鍛煉大腦的不同分區的功能入手,一些經典的腦力測試題既是測試,也是鍛煉,可以經常做一做,讓大腦功能活躍起來。
1.色詞檢測
色詞檢測需要用到轉換思維,在字和顏色之間進行轉換。
看圖念出每個字的顏色,只念顏色不念字。

2.飲食
日常飲食的均衡搭配也可以對大腦起到保護作用。膽固醇含量比較高的食物要少吃。健康的老年人不宜過分減少肉類的攝入,也不宜過分低鹽低脂低糖飲食,過于忌口反而會使蛋白質、脂類等參與腦細胞構成的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對大腦造成損害。

雞蛋里的蛋黃富含卵磷脂,對大腦有好處;堅果含有必需脂肪酸;牛奶和豆制品等可以提供優質蛋白質。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都是人體必需的,各種蛋白質攝入要均衡。
(編輯 宋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