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6位患者分別患有不同程度的頸椎疼痛、肩部疼痛,腰背疼痛,他們均接受了針灸專家“一針”的針灸治療,經過專家扎針之后,這六位患者不同部位的疼痛無一例外地立刻得到了緩解。

這位名為“一針”的高手,獨自一人只用一根針、一個病只用一個穴位、從扎下到起針僅用3秒鐘,身體不同部位的疼痛癥狀就能得到緩解,真的如此神奇嗎?更為奇怪的是針灸專家“一針”扎針的部位,對頸椎疼痛的患者所扎針的部位是手,對肩部疼痛的患者所扎針的部位是腿,對腰背疼痛的患者所扎針的部位是腦門兒,這看起來“牛頭不對馬嘴”的扎針部位又有什么玄機呢?
專家“一針”說,前面這6位患者以頸、肩、腰、腿疼為主要表現的病癥其實只是他在臨床治療中非常常見的病癥,對他來說很容易治療,現在在臨床上,更多慕名而來的患者是因為一些疑難雜癥而來。
曾經有一位阿姨因車禍導致腰椎骨折,經治療后留下了下肢截癱、大小便失禁的后遺癥,出院后仍然必須每周去醫院做一次導尿,她不想在輪椅上度過后半生,也為此奔走于各大醫院、咨詢過很多有經驗的醫生,得到的答案卻大同小異,醫生們都認為她需要一輩子與輪椅相伴、靠輪椅度日了。阿姨備受打擊,心思郁結,慢慢地竟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一度出現輕生的念頭。直到有一天,這位下肢截癱的阿姨找到了“一針”專家,“一針”專家跟阿姨保證3年之內讓她扔掉輪椅,重新站起來生活。3年之后,“一針”兌現了承諾,現在的這位阿姨不僅可以站立行走,甚至還可以獨自出門旅游。
但“一針”專家告訴我們,并不是所有的截癱患者都能夠通過針灸被治愈,那為什么阿姨能夠被治愈呢?原來在阿姨第一次就診的時候,“一針”專家先是在她的腿上扎了1針,阿姨的腿部肌肉有非常輕微的抖動,便發現這位阿姨的截癱是不完全性的截癱,一些神經的側支仍具有一定的功能,通過針灸治療有恢復的希望,所以阿姨的下肢功能才有可能在針灸的治療下慢慢恢復。
我們雖然用“一針”來代指能做到神奇療效的針灸專家,但真正的“一針”指的是一種特殊的針灸療法——平衡針灸,平衡針灸療法是建立在傳統針灸基礎上的現代針灸,它最為顯著的特點是針扎進去的所有靶點定位都對應在神經上,針扎下去刺激的都是神經。平衡針灸正是通過對神經的深、淺刺激來達到調控疾病、緩解癥狀的目的。
這些分列在各個神經上的定位點便稱為“靶點”,所以才有了肩痛扎腿、頸痛扎手、腰痛扎頭的情況。不同部位的神經受到針刺后,把針刺的生物信息快速地傳遞到大腦特定的一個區域,引起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的興奮改變,產生大量的神經遞質,如神經肽、內分泌激素等,使失調紊亂的中樞系統瞬間恢復到原來的平衡狀態,通過傳出信息通路完成對靶向病變部位的應急性調整,以達到消除神經根水腫、抗炎、鎮痛的綜合效應,使機體恢復平衡。
● 彈撥肩痛穴——緩解肩痛
【位置】
腓骨小頭到外踝骨連線的上1/3處。

【方法】
用中指或者拇指從外側向內側彈撥,每天早中晚各1次,每次3下,可以治療肩痛。
【功能】
消炎止痛、降壓醒腦,調節胃腸。
【主治】
肩關節軟組織損傷、肩周炎、神經根型頸椎病、頸間肌筋膜炎等頸部疾病。
● 彈撥腰痛穴——緩解腰痛
【位置】
此穴位于肘關節到腕關節連線的上1/3處。

【方法】
先摁住腰痛穴,轉動手腕。再用拇指直接彈撥腰痛穴。
【功能】
活血化瘀,調節神經,止痛消炎。
【主治】
腰部軟組織損傷、椎間盤脫出、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等以腰部疼痛為顯著癥狀的疾病,以腰背部疾病為主。
● 彈撥頸痛穴——緩解頸痛
【位置】
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4掌骨與第5掌骨之間,及指掌關節前凹陷中。

【方法】
用拇指直接彈撥頸痛穴。
【功能】
舒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調節神經。
【主治】
頸部軟組織損傷、落枕、頸肩綜合征、頸肩肌腱炎等以頸部疼痛為顯著癥狀的疾病,以頸部疾病為主。
除了常見的疼痛病以外,還有一些慢病也可以通過“平衡針灸”來干預治療,但是治療時間比疼痛類疾病要稍微長一些,一般以3個月為一療程,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病史經常長達數年、甚至十幾年,所以治療周期較長,加上鞏固調節最長需要3年左右。
曾經有一位患有高血壓數十年的患者找到“一針”專家,他的血壓平時控制得并不好,即使吃了降壓藥有時血壓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一針”專家了解病情后先給患者量了初始血壓,收縮壓180毫米汞柱,舒張壓100毫米汞柱,可見血壓確實控制得不好,便對癥給這位患者實施了平衡針灸的治療,一針約為15分鐘的時間。15分鐘后起針,再量血壓,收縮壓165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療效可見一斑。
但是“一針”專家告訴我們,此次一扎見效是應激性見效而不是應激性治愈,因為高血壓已經構成心臟血液動力學不足,需要修復的時間和過程,這個過程的原則是3年鞏固周期,每周扎1次。

對于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平常在家也可以自己彈撥降壓穴,降壓穴在內踝最高點向下3橫指。在用藥的基礎上,每天3次彈撥降壓穴即可對控制血壓起到一定的效果。
對于有高血糖的患者,可以自己彈撥降糖穴,降糖穴位于前臂掌側,腕關節至肘關節連線的下1/3處,可以益氣提神、健脾和胃、降糖降脂。與降壓穴一樣,也須在規律用藥的基礎上彈撥此穴位,每天3次即可。
(編輯 車 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