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基本功,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可見,持之以恒地抓好學生的寫字姿勢和習慣,教給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和執筆姿勢,不僅能讓學生把字寫漂亮,而且會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終生受益。所以,在寫字教學中,培養低年級的寫字姿勢和書寫習慣,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注意形成良好的寫字姿勢
良好的寫字姿勢是寫好字的基礎。正確的書寫姿勢基本要領是:頭正、身直、臂開、足安。一年級的學生,剛開始練習書寫,姿勢尤其重要。書寫時要按照“三個一”的距離標準,即眼睛距紙面一尺,胸距桌面一拳,手握筆距紙面一寸。
教學時,將正確的書寫姿勢、執筆姿勢圖示張貼在教室顯眼的位置,將圖示和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圖文并茂,使之變得既生動又形象。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正確的書寫姿勢、執筆姿勢制成動畫投影在大屏幕上,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模仿,鼓勵學生相互監督,相互評價,比比誰的書寫姿勢正確,誰的執筆姿勢正確,看到書寫姿勢、執筆姿勢正確的,及時給予表揚,讓其起榜樣示范的作用,鼓勵學生向他學習。同時,教師在指導書寫過程中,發現書寫姿勢和執筆姿勢不正確的同學,隨時給予提醒:注意頭正、身直、臂開、足安,注意執筆的姿勢和執筆方法。
在寫字之前,一定要講清要求。每次寫字之前,筆者都要說一遍寫字要求,頭正身直,眼睛和桌面保持一尺的距離,身體和桌面之間保持一個拳頭的間隔,握筆時手和筆尖要保持一寸的距離。筆者覺得節節課上提醒,也是有必要的。時間一長,你不說時,學生們已經按要求去做了。
教給學生書寫技巧
新課標指出:“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不論是硬筆還是軟筆,掌握其間架結構,感受其形體美,最基本的途徑就是描紅。在教學中,要以筆畫為起點,由獨體字到合體字進行系統訓練。漢字都是由一筆一劃組成,所以寫好基本筆畫是基礎,在點、橫、豎、撇、捺等筆畫的教學中,教師示范書寫,一邊書寫,一邊講清運筆方法,行筆路線,注意用力的輕重和行筆的速度,讓學生認真觀察,心領神會。在描紅書寫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的習字與范字比較,將自己的字與往日的字比較,將自己的字與其他同學的字作比較。經過橫向與縱向的比較,才能找準差距,才會有進步。
創設良好的書寫環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是一件很枯燥的事,這需要我們老師采取多種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理論性的寫字方法會讓他們覺得枯燥又乏味,并且不容易記憶,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唱兒歌的形式來講識記的要領,如握筆歌:大指二指對齊捏,三指在下面,四指五紙指往里卷,筆桿離開虎口處,拳心要空腕用力。寫字歌:頭正身直腳放平,眼離書本一尺,胸離課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遠,看誰姿勢最端正。通過唱這些朗朗上口的寫字兒歌,孩子們不知不覺地糾正了錯誤的執筆姿勢。在寫字過程中,及時表揚姿勢正確的同學,并在寫字本上貼上小紅花及時給予獎勵。給坐姿和握筆姿勢正確的同學拍照,讓大家向他學習。在班級內開展“比比誰的字最漂亮”的活動,評出每周的寫字小明星,頒發獎品。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鍛煉、提高。
家校聯系,齊抓共管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發展,就是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
不少人認為,寫字是教師的事,與家長沒有關系。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寫字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它關系到人的終身發展,與家長也是息息相關的。況且,矯正不良的書寫習慣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單憑教師是很難完成的,需要全體家長的合作和參與。教師要通過家長會明確寫字姿勢的重要性,全體家長都應認識到不良的書寫習慣的危害性,迅速行動起來,共同做好學生的不良習慣的矯治工作。在孩子寫字時,陪在孩子的身邊,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握筆方法,父母在指導孩子的時候需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隨便訓斥孩子,以免孩子產生一握筆就恐懼的心理。只有人人重視,互相配合,齊抓共管,做到人人抓、天天抓、一抓到底,才能全面徹底地矯正學生的不良書寫習慣,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培養低年級的寫字姿勢和習慣,首先要讓學生在思想上重視起來,讓他們明確要求,在實踐中不斷加以強化。同時,要激發學生不斷書寫的興趣,講求教學實效,關注細節,對學生的一言一行嚴格要求,并持之以恒,在訓練的手段和方法上不斷創新,從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作者單位:北京市房山區長陽鎮長陽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