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的提出
小學階段是學生各種語文能力形成并提升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著其他學科的學習,同時也會對學生以后的終身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但是我們發現,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比較嚴重的應試趨向,過于強調語文知識體系,使得“知識傳授”成為語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且形成以知識為中心的固定授課模式。這樣的現狀使學生很少有機會通過自己的語言實踐活動來學習語文,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特別是表達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分析能力的同時,也承載著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任務。因此,多年來,筆者一直把培養學生的語言自主表達能力作為自己課堂教學的重點來落實。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主表達能力呢?反思自己的課堂,筆者認為憑借語文教材,用好語文教材,加強語言表達實踐的訓練最重要。綜上所述,利用文本來開展學生的語文課堂實踐活動是很有效的辦法。我們的語文教材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提供了較廣泛的內容和多種形式,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多去搭建語言訓練的平臺,課堂上多創造語言表達的機會,盡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言表達實踐,對學生的語言發展很有幫助。兩年的時間,轉瞬而逝,但進行過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在培養小學生自主表達方面還是收獲頗多。
采用的措施
深挖文本資源,仿說仿寫促表達 "語文教材的課文具有多元的文本資源,其中在很多例文中作者的描寫精妙、恰當,富有指導意義。抓住教材中作者在描寫上的閃光點,因勢利導設計實踐活動促學生體悟,感受作家在語言表達上的巧妙及精煉。這對學生學會表達,發展語言有非常好的引領作用。
《花鐘》是一篇有趣的科普類課文。作者在描述各種花的開放時,用詞準確,而且形象生動。教學中,筆者指導學生畫出作者對花開的各種描寫,逐一比較這樣的描寫好在哪兒。學生在品位和體會中感受到,自己平日里說什么花開了,就直白地說它開了,而作者卻用更為生動、恰當的方式表現出花開的狀態。牽牛花的開放把它說成是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薔薇的開放說成是綻開了笑臉,萬壽菊說成是欣然怒放,曇花的開放被作者說成是含笑一現。這樣的表達和描寫,值得學習。在進一步的品析中,孩子們領會到對于單葉筒狀的花朵可以說它是吹喇叭,對于成朵的完全打開花瓣的可以說它綻開了笑臉,那些晚上開放的花可以說成是從暮色中醒來,開得繁盛的可以說成是欣然怒放。至此我又乘勝追擊:還有哪些語言可以表現花的開放及其美麗的姿態?有的學生道出翩翩起舞,有的學生說是徐徐打開,還有的學生寫道閃亮登場……孩子們對各種花的開放有了一定的認知,在這樣的挖掘中,學生大有不吐不快的感覺。課后,我布置了一個練筆,就用作者的表現方式或自己有創造性的描寫嘗試用一段話寫出不同花朵的開放。孩子們的作品精彩紛呈,不乏經典之作。
這樣的語文課堂實踐很有實效地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鍛煉描寫,同時其語言表達能力也在積累和練筆中得以提高。
因“材”施教展活動,思維能力得提升 "語文課程的實施就是要把握語文教育的“實踐性”特點,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實踐,在語文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每一課的教材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有的課文中含著豐富的詞匯,是積累語言的好范例;有的課文蘊藏著典型的句式資源,用好它就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的課文中包含著段式及篇章結構的呈現方式,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巧妙地將語言實踐揉入其中,促學生形成思維能力。
通過實踐活動,孩子們在課堂上變得有話可說,有內容可講,他們心里無比喜悅,躍躍欲試的小手透著孩子們的自信,筆者也在課堂的生成中體味到了平日精心研究教材,扎實地開展實踐活動收獲到的成果。
層層深入推活動,注重表達促提升 "語言的表達是在對課文的理解之上的,教學過程中,針對教材中的重點詞、句、段,精心設計一些有梯度的實踐活動進行語言表達訓練,既能幫助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內蘊,體會文章遣詞造句的精妙,又能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以提升。
總之,在課堂上,抓住語言訓練點,層層深入地設計實踐活動,在每一個環節中學生的表達能力得以提升,這樣的勞動和思考是有價值的。
成績及問題
研究成果 "一是通過巧用文本設計語文課堂實踐活動,激發了學生自主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探索的學習精神,學生由過去的“要我學”自覺轉化為“我要學”,他們也享受在自己的表達成果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相應的提高,語文思維能力得到很大的發展,在五年級全區語文抽測中,本班的語文成績高于區平均分近兩分。
二是實踐證明,通過長時期的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訓練,教師在課堂上明顯感覺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有提升。在開展實踐的過程中,本人的語文相關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多次做市級研究課、校區觀摩課。
存在的問題 "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舉一反三地把課文中的詞、句、段加以運用。如何挖掘文本,吃透文本,用好文本這不僅止于提供給我們能力訓練的媒介,更給了孩子們一片語言發展的天空,一個無盡的廣袤世界。
(作者單位:中國音樂學院附屬北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