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復習是一個梳理、提升的過程。其復習的類型大體分為平時復習、單元復習、學期復習。這三者之間相輔相成,就教學效果而言,前兩者既是語文學習的必要環節,也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而后者則是一個學期以來語文知識學習的獲得和語文能力養成的結果的回顧和總結。期末的復習是以考試要求為依據,以教學單元為基礎,以解決學生問題為目標的復習。期末前的復習不是重新學一遍,而是選擇重點、制訂計劃、解決問題,最終達到教學目標的過程。因此期末復習對教師要求很高。
期末語文復習的準備工作
弄清學生問題 "我們根據平時教學、單元測驗和階段性測驗的情況,找出學生的問題所在,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在進行單元測試和階段性測試的講評過程中,拿出一部分時間,把試卷上的每一道小題分別分配給不同的學生,告訴他們得分率的計算方法。每道題講評結束之后,統計一下,滿分的有幾個,一分的有幾個,沒得分的有幾個。下課前讓學生報一下計算結果,老師記錄一下就行了。這種方法大概十分鐘左右就能完成對試卷每一道小題的得分率。教師通過卷面分析再結合數據分析基本上就可以明確學生的問題出在哪里,從而有針對性地制訂復習解決方案。這樣做,避免了盲目的復習,提高了復習的質量。
把握考試的要求 "每一次考試都有它的階段性目的,在復習過程中,我們應該明確考察的知識能力目標、考察的目的。這樣復習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期末語文復習的策略
制訂復習計劃 "在弄清楚學生基本問題的前提下,教師應制訂一個比較周嚴的復習計劃。這個計劃應該包括兩個維度,橫坐標應該是復習的進度,縱坐標是復習的知識點。
在開始復習之前,教師可以簡單計算一下從第一節復習課開始到最后一節復習課,共有多少課時,有多少個知識點需要復習,需要幾次復習才能把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基本解決。根據這些情況合理地安排一下每一節課的復習內容。在復習過程中,教師還應事先考慮好有哪些復習資料可以使用,哪些資料還需要補充,這些資料應該怎樣使用。這樣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從容不迫。教師制訂復習計劃是為了避免隨意一套練習題就讓學生做的情況。
要注意適當的反饋 "復習期間教師要不斷收集學生對復習內容、方式、方法的意見和建議。教師通過不同的途徑如課下交流、座談等形式收集學生反饋上來的意見,然后再根據學生的意見調整自己的教學,當學生發現自己的意見被采納的時候他會表現出更加積極地復習的狀態。這是比較討巧的一種策略,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師生在思想上相對放松的情況下完成交流。
充分利用學生資源 " 有的學生非常勤奮,做事非常利落,這樣的學生得充分利用起來。比如期末復習,字的音、形、義,詞語的理解與運用、文常、背誦、默寫等基礎知識的題,可以由他們來出。我事先明確出題的范圍、題的類型。每出一張卷子讓他們署上班級、姓名,做好答案。我挑出好的試卷,給學生復印練習,做完之后由出題人來講評。我個人認為,學生能做的事情老師沒必要包辦代替。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參與到復習中來,讓他們認識到復習是自己的事,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選練習 "在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的復習上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可是在現代文的閱讀和寫作的復習上我們教師就要精心準備了。
閱讀是一種心理活動、智力活動,是需要多種能力才能完成的活動,閱讀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對語文知識準確、大量的學習積累,離不開對閱讀方法的從單項掌握到多項綜合以及綜合運用的過程,離不開按照各種文體的閱讀步驟一篇一篇的訓練。
因此,在復習過程中免不了要做一定數量的練習,選擇什么樣的練習?如何安排練習時間?怎樣進行講評?都需要教師有一個部署和安排,切忌隨意。我個人一直堅持認為,教師自己沒有做過的練習不要給學生做。
一般來講,練習可以分為單項練習和綜合練習。單項練習集中訓練一個內容。因此,要注意這一組練習題中的相似點和不同點,使其既可以達到鞏固的目的,又可以達到豐富訓練內容的目的。綜合練習題的選擇要精。所謂精,就是題目既體現考試的要求,又能夠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問題,且沒有科學性的錯誤。
注意練習的講評 "練習的講評對于提高復習質量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講評中要調動學生參與。不但要講解正確的答案和答題思路,還要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
作文的復習 "我采用的復習方法基本上還是在學生一個學期積累的作文中篩出優秀的習作,打印出來和學生共同研習。我整理的素材大體歸納為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剪影三部分,為寫作做好準備。
期末復習是整個學期學生學習的重要環節,通過積極有效的復習不僅可以及時鞏固學生平時所學的知識,為教學評價奠定基礎,還是對教師平日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做好復習工作,就要明確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市通州區玉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