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的發展,知識不僅僅被廣泛的理解為通過學習獲得的信息認識、技能,也包括價值觀和態度。學習不僅僅是獲得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更是培養能力,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的過程。是把知識的概念進行了拓展,知識不能只是傳統的信息的認識,也應是把“知識”“品格”和“能力”融合在一起,傳統的卷面考試很難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自2012年開始,北京市崇文小學在低年級階段嘗試推行“樂考”,讓孩子們第一次遇到這么有趣的期末考試,學生眼前一亮,他們開心地拿著“學習成果匯報單”一路“過六關斬六將”,孩子們開心地告訴老師:“考試真的很好玩啊!”樂考真正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快樂的考試平臺,讓他們充滿信心面對今后的學習生活。
“樂考”將知識能力融為一體
“樂考”綜合了全學科知識點,將學生的綜合表現作為評委的考查要點,依據各項考評指標進行評價。“樂考”以開放式、重過程的評價模式,綜合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減輕學生的應考心理壓力。這種新形式得到了學生的喜愛和家長的支持。學生第一次闖關沒成功的,還會有第二次機會,“樂考”評委由老師和家長共同擔任。“樂考”改革不僅突破了傳統的理念、固有的模式和校園的藩籬,在變革策略上,又不單兵突進,而是進行結構性、系統性、整體性變革,讓各個部分互相借力、彼此影響、共同作用、形成合力。看似簡單的“樂考”,實際上是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考查。我們不僅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語言表達、實際操作四個方面對學生學習的成果進行全面驗收,在考核過程中學生主動表達、人際交往、應變能力也得到了鍛煉與提升。
“樂考”變考場再現生活情境
一、二年級的“樂考”改變了單人單桌緊張嚴肅的試卷測試模式,為學生創設在模擬真實的生活場景中檢驗和展現學習的成果的情境。“樂考”評價中將精細的百分制改為粗線條的等級制,基于學生立場改變以往對試卷分數的關注,有利于消除學生因分數帶來的自卑、自棄、厭學等心理障礙,讓學生輕松面對考試,正確對待評價,激發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身心健康地發展。
最初我們把考場設計成“超市購物”的情景,讓孩子通過“逛超市”的形式,選取適合自己的、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鞏固各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與能力。
將考試場景生活化,我們把考查的內容分別設立不同的考查板塊,每個板塊就是一個購物區域,如字詞等基礎知識設在超市的“文體區”,朗讀設在“水果區”,閱讀和查字典設在“海鮮區”,口語表達設在“鮮蔬區”,學生從購物區域選擇內容后,再到各個板塊的實操考查區域進行考查。
第二年我們又進行新的嘗試,以“崇文書吧”為情景,將書吧分為“火車書屋”“森林書屋”“動物書屋”“咖啡書屋”四個區域。把“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進行整合,三個學科分成書寫計算、口語交際、動手實踐、有效閱讀四類考查項目,每類考查項目分別在不同的書屋中進行。
生活情景式的樂考評價模式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體現了教育人應有的大格局、大視野,既是專業自信,也是責任擔當,要求教師深入地思考如何根據知識點來設計考題。多樣化的評價內容改變了傳統的測評方式,要將學習與興趣結合、評價與生活結合,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需要我們積累經驗逐步探索不斷完善。
“樂考”讓合作互助成為習慣
開放式的測試題,實際動手操作,自主選擇試題,測試內容階梯式難度這些都是樂考有別于傳統的書面考試的地方,團隊合作更是傳統的卷面測試無法體現的。在“樂考”現場,開心排排隊、書聲瑯瑯、玩轉圖形、認識時間、我的時間我做主等不同的區域里,孩子們拿著“學習成果匯報單”游走于各個教室和場地,或開動小腦筋、或神情自若、或慷慨激昂、或三兩合作,場面熱鬧而開心。
三三兩兩的小伙伴,手拉著手笑逐顏開地一起逛“崇文超市”。這是我們崇文小學樂考的現場。“合作·互助”是我們“樂考”要體現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考核環節設置中,我們安排了一些小組合作的內容,如“詞語接龍”是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查字典”是兩名同學自愿結伴,共同按要求完成考查內容。
讓孩子們自愿結合,最初我們擔心孩子們會選擇能力強的作為合作伙伴,而那些能力相對弱的孩子會淪為弱勢群體以至于挫傷孩子們的自信心。在分組動員過程中我鼓勵孩子合作進行測試,只有相互幫助,整個班集體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務,不讓一個同學掉隊,影響班集體的整體榮譽。40多個小腦袋左顧右盼,議論紛紛,能力強的孩子與能力弱的孩子一組,他們認為這種組合是最佳方案。問題解決了,孩子們在測試過程中避免了相互埋怨,并以合作的態度相互幫助與鼓勵,共同完成考核任務。
“樂考”新的理念帶給我們新的思考,是一張張試卷無法達到的效果。孩子們在合作、助人的過程中共同完成著一項項的任務,收獲成功的喜悅。我們需要培養學生學會探究、學會思考的能力,主張和踐行“真實的學習”,讓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學習解決現實世界的真實問題,成為受歡迎、有能力、有擔當的人。
(作者單位:北京市崇文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