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唱是學校活動和群眾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廣為普及,深受大家歡迎。然而在現實情況中,學校教師人員不足,或社會合唱專業指揮少、合唱隊人員組織較難、合唱排練時間無保障,或者合唱排練缺乏延續性等問題,有部分合唱隊伍采用臨時組隊進行突擊賽,在這種“底子薄,時間短”的情況下,組隊的嚴謹性、排練的次數保障及排練的實效性非常重要,巧妙地應用短、頻、快的技術也能達到較好的合唱排練效果。
[關鍵詞]合唱;排練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2-0103-02
一、“短”:短的時間合理籌備
1.挑選隊員時間要短
常見的問題:學校生源不理想,挑選優秀的隊員比較難,挑選隊員太花時間。在解決這個問題上,要做個有心人,在平時有積累,籌備時間長,挑選隊員的時間就縮短。
(1)期末考核有記錄。在每一學期歌曲期末考試時,我對每個學生都有歌曲、旋律、節奏、課堂表現的考核記錄,因此在挑選隊員時有基本的依據,避免了主觀性的誤導。在這個范圍內進行再次選拔,好中挑優,節省了大塊時間。
(2)儲備音樂人才庫。關注學校的活動,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歌手比賽,發現聲樂人才;并在學校演講比賽、校園小舞臺的表演中,發現有潛力和表現力的孩子,關注常參加社會文藝活動的孩子,做好人才儲備并進行合唱梯隊的連接。同時我帶著學習和交流的心態深入到社區群眾合唱團,和文化站聯系,舉辦聲樂及合唱的公益講座,培養發現社會團體的合唱人才,提供交流觀摩的信息的喜歡合唱的朋友,營造合唱的氛圍。
2.學習作品效率高
突擊型隊伍最好的辦法是組成團體做戰。在核心帶頭人或指揮的帶領下,組成合唱班子團體做戰(指揮、聲部老師、鋼琴伴奏在統一思想觀念的前提下,分工合作)。前期進行分聲部練習:準確的音準、節奏排練,同時把預設好的處理的落實在聲部中,做到每一位隊員都能準確熟練地演唱,為后面的合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中期聲部合成時聲部老師能盯緊本聲部的準確演唱,出現問題聲部老師能做示范性的引導,嚴謹抓住聲部進出和聲部的平衡或及時解決,碰到難點再次分聲部練習后,再添加聲部遞進加入排練,這種團體分工合作最大的優勢是能及時解決問題。在參加深圳市福田區第2屆成人合唱節比賽時,我們排練《遙遠的小漁村》分聲部3次練習就把各聲部拿下來了,這個合唱作品比較大,其中幾個轉調、速度變換、復調的難點部分都采用分工合作,逐個突破的方法來排練,取得了很好的排練效率。
3.濃縮排練,化繁為簡
排練前首先做好作品分析。可以把作品分段、分節進行排練,解決難點時可以排練一句、一小節,甚至一拍。我們在小型的作品訓練中,分析作品后用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引導孩子對作品的理解:感知樂曲結構(圖形的形狀、色彩的描繪),來練習片段精確的音準和時值,用形象化的語言引導對音樂的感受和和聲的色彩運用,適當處理營造意境。每次練習一到兩個片段,使音樂形象潛入孩子的心靈,烙印在他們腦海里,孩子們演唱時很自然,音樂也更加流動。
案例1:福華小學校歌《星星之歌》A(a1+a2)B+結束句營造的意境
(1)a1閃爍的小星(輕盈帶跳)
(2)a2劃過夜空的流星(流暢連貫,夢幻的色彩)
(3)B星星表達我們的志向和理想
(4)結束句(漸弱,充滿希望地)
二、“頻”:排練的頻率和時段細化安排
合唱是一個磨合性的項目,最基本要求的是準確、熟練,有表現力地演唱。因此普通的合唱隊伍完成兩首曲目排練最低限次數是20次,每次2.5小時才能做好(10分鐘聲音統一訓練,20分鐘的典型節奏及音程難點練習,前4次80~90分鐘分聲部練習,后面30分鐘進行本次練習的合排。進行聲部合成練習:聲部融合、聲部對抗、聲部的鞏固等);中期4~6次1小時分聲部練習,1小時進行本次練習的合排;后期進行作品的合排、作品處理鞏固、模擬演出及比賽、整體調整訓練等。計劃共20次共需要50個小時才能達到基本的演出效果。
合理有效地安排排練時間。有明確的排練計劃,包括時間、內容、作品、達到的效果等。如果沒有整塊的時間,可以化整為零,根據實際情況在時間和次數上重新調整好。在小學排練開始階段,我常把識譜和熟悉歌詞,及重難點的小部分放在早上早讀的30分鐘上解決,下午的時間先進行分聲部的40分鐘練習、20分鐘的合排,點點積累構成一部作品。在排練時間上采用“化整為零,聲部和合排交替進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可用的課余時間來進行合排和聲部的分排;盡量減少對其他學科的影響,得到班級的支持。在精心安排的排練次數中,合唱團逐步出現階梯形的進步:熟悉作品各聲部—背唱聲部作品—聲部的合成—合排及作品的處理—作品音色調整—形成作品風格。
三、“快”:“快”字體現出排練效率
通過規范管理好合唱團隊,排練效率高:團員識譜快、配合快、合唱習慣好、進入作品快、反應敏捷、團隊行動一致,在指揮的引導下注意力能瞬間集中,會跟指揮并記住作品處理,優秀的團隊能快速調整到排練及演出的狀態。
1.指揮排練重難點,提高整體效率
每次排練時,先把要解決的重難點羅列出來,設想出三種以上的手段和方法來解決,試用其中對合唱隊最有效的方法來排練。
案例2:在《青春舞曲》的B段時,間奏轉調以后中聲部在高聲部和低聲部平行調中難找到音。排練時引導中聲部團員多聽鋼琴的提示,或在聲部進入之前指揮范唱中聲部音高第一個音,指揮手勢明確提示手號或發聲位置或調控音高,這樣多種方式明確和簡潔引導,在重難點中排練既能強化合唱團員的深刻印象,又能達排練的高效率。
案例3:《卡琳卡》A段主題三次出現的速度力度都不同,在練習時就要提前預示、明確夸張地提示,學生才能領會和配合好。
2.作品音樂的要求提前預設好,處理前后保持一致
在小學和業余的合唱團中特別重要,作品要求和處理提前預設好,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不能朝令夕改,需要有整體熟悉、適應、消化的時間。給了合唱團員明確的方向,排練猶如開上高速的列車,暢通無阻,效率見長!
結語
“歌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和權利”,合唱團是培養和孵化音樂能力的沃土,我們要珍惜、培養、引導團員創造合適的環境,提供良好音樂的空間,制訂合理的排練計劃,保證合唱團員在規定時間內參與排練,嚴謹地按計劃執行。最能打動人的審美是有和聲的音樂現場,合唱工作需要熱情和勇氣,更需要大膽嘗試,和嚴謹精心的安排。每3年一屆合唱節正迎面走來,精彩的說教不如生動的排練,巧用“短、頻、快”去享受美妙的合唱和成功的喜悅。
[參 考 文 獻]
[1]馬革順.馬革順合唱學新編[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上海文藝音像電子出版社,2013.
[2]楊鴻年.童聲合唱訓練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