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區農村小學分布面廣,各方面條件相對落后。學校發展較緩慢,學校的管理工作也自然而然落后于城鎮,要較快的促進農村小學的發展,校長管理學校的方法與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每位校長都要不斷的研究和探討管理學校的方法。下面就工作中的點滴體會談一談,與同行共同斟酌,以期斧正。
關鍵詞:學校;管理;教育;教師;制度
先進的辦學思想是治校之本。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也就是說一所學校的掘起,首先得益于先進的辦學思想和教學理念。辦學思想和理念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因此,應確立科學的學校教育觀、管理觀、教師觀、學生觀和質量觀。學校管理是學校管理者通過一定的制度和措施,帶領和引導師生,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資源和條件,整體優化學校教育工作,有效實現學校工作目標的組織活動。學校的管理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深入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抓好基礎教育,創建學校特色。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
好的制度,它是一種強身劑,也是一種催化劑。學校管理工作應該堅持“以人為本”,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一是建立完善業績考核辦法,使工作量化、細化、目標化;二是將考核內容全面化、辦法科學化、過程公開化,把考核結果作為評優樹模的主要依據;三是建立合理的績效分配辦法,真正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激勵有效勞動。這種用制度管理人、約束人、教育人的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識和情感為基礎的,能極大調動教師們的主觀意識,發揮、調動起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小學校長既是教育制度的執行者,也是學校各項管理的總負責人。為此,小學校長必須依據教學改革對課程目標的新要求重新建立正確的辦學理念,徹底改變傳統應試教育的學校管理理念,同時向著現代教育發展的方向發展,在管理理念上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堅持正確的學校管理理念并切實推進教學改革,另外,作為小學校長,要不斷學習先進的學校管理理念,并通過教師最終轉化為教學管理實踐。建立適合本校具體情況的管理制度,做到規范辦學,保證學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沿著科學、合法、有序的方向進行。對于小學的管理者來說,要管理民主作風,創造和諧、民主、輕松的校園環境,使得教師和學生處于和睦共處的氛圍當中,并且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在工作和學習的時候心情愉悅。
2、用情感作有效呼喚
現在我們國家把思想道德建設提升到治國方略的高度。這就要求在學校管理中,實施依法治校的同時,實施以德治校。大家知道:感人心者,莫過于情。因此,實施以德立校的核心是用情感治校,這就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創設和諧”。做到“心中有標,目中有人”,具有“從大局出發、以事業為重,對未來負責、為師生著想”的思想境界。盡力為教師做一些特別的事情,讓教師有一種光榮感和幸福感。同時對下屬要時刻充滿著愛,充滿著情。為此,管理者應有愛師之心、用師之道、薦師之德。一方面,要給予教師政治上的關心、思想上的促進、學習上的幫助、工作上的支持,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搭建平臺,做到多服務、少得到、無親疏。時時事事注意發現一線教師和領導班子成員的閃光點,把閃光的鏡頭留給下屬。管理者管理學校不同于醫生看病,醫生治病首先尋找的是病人身上的毛病,管理者管理教師首先尋找的是教師身上的長處。
3、學校的管理恪守“以人為本”的理念
人本管理認為人具有廣泛的創造性與自主性,是推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角,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信任的基礎之上。人本管理與傳統的以技術為本,以資本為本的管理模式的最大區別在于強調以人的個性為中心的管理,而不是簡單地以人為中心。這是一種敬畏生命,發展個性,重視人的價值的管理思想。人本管理尊重員工的行為主體性,認為員工只有做他們自己愿意做的事、感興趣的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強調個體行為主體權、強調人格獨立、為組織的每一個成員創造個人發展空間,促使員工在充分認識自我,努力完善自我的過程得到發展。
管理的對象是人,應該由人出發,以人為本。作為現代管理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人本管理的核心是“給組織中的每一位成員提供充分的空間,使得個體充分施展才能,通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配合,將組織中的成員培養成技術加管理型人才”。中小學作為以培養人為目的的特殊社會組織,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更是學校管理中的“題中應有之意”。按照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先“理”后“管”,關注師生需要,把師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極大地激發全校師生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除加強對師生日常行為的規范,還要加強對教學環境的改善。學校管理要在細節上下功夫,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管理策略的選擇和運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4.1建立健全教育引導機制,強化教師主人翁意識。以思想教育為切入點,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使廣大教師認識到當前家長、學生對優質教育的高需求,樹立憂患意識,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同時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學生觀,強化“教育就是服務”的意識,努力爭當愛崗敬業、愛生勤業、愛教精業的模范。
4.2營造學習氛圍,倡導終身學習理念。現代教育呼喚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的教師,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建學習型團隊成為學校的重要研究課題。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開展“校本培訓”,創設“促學”氛圍。第二,鼓勵“自學”,號召教師全程學習,做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第三,積極搭臺子、鋪路子,盡可能多提供走出去開闊眼界、學習提高的機會。
4.3開展崗位練兵,提高教師的實踐創新能力。有效的活動能凝聚人、激勵人、鼓舞人。學校要廣泛開展以“爭當名師”、“爭做創新能手”為主題內容的競賽活動。舉辦優秀教案、優質課、優秀論文評比活動,在廣大教師中掀起比、學、趕、幫、超的工作熱潮。深入開展骨干教師“帶徒傳藝”活動。對青年教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理論、教學技能、教學研究的“傳、幫、帶、導”,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提高業務水平,早日走向“成熟”。
(作者單位: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曲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