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本身是一門具有很強思想性的學科,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到許多語文知識,還能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語文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課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融入情感教育理念。本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踐現狀進行分析,并就其實踐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理念;實踐
小學語文課文中包含著豐富的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去體驗這些情感,才能使學生有所收獲。并且,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有相應的情感教學目標。通過語文課程教學,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踐現狀
(一)情感教育理念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最關鍵的是“情感”,通過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使學生具備感知社會情感的能力,并能夠對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做出正確的處理,從而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小學語文新課改中,要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理念,明確情感教育目標,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語文學科中充滿著人文素養,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滲透情感教育,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情感觀。
(二)實踐現狀
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通過情感教育等不同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自己的角色,通過參與課堂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學生的成長。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許多教師在課堂上最關注的是語文知識的傳授,不太重視情感教育,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對小學生未來的發展十分有益。所以,教師應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理念,在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同時,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理念的實踐策略
(一)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在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學生的興趣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語文充滿興趣時,才會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才能更好的去體會閱讀材料中的思想情感,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觀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關于八月十八觀潮盛況的新聞,讓學生去通過屏幕去感受觀潮時的熱鬧場面,以及錢塘漲潮時的壯觀景象,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錢塘江的好奇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然后,教師再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尤其是在講解到漲潮部分的內容時,可以動態、連續的畫面展示錢塘江從風平浪靜到一條白線出現,再到橫貫江面,形成一道白色的城墻,最后似白色戰馬齊頭并進的景象,使學生被這種氣勢所震撼。在展示這些畫面的同時,搭配相應的聲音,最先出現悶雷滾動的聲音,這種聲音越來越大,在潮水漲勢最大的時候如山崩地裂般。在聲音的烘托下,更能讓學生感受到身臨其境,似乎親眼看到錢塘漲潮一般。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又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情感教育目標。
(二)通過合理的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促使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這樣能夠縮小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感,將學生的情感激發出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比如,在《爬山虎的腳》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個關于爬山虎的故事引出課文:在山腳下,有兩棵爬山虎,大的是哥哥,較大虎;小的是弟弟,叫小虎。哥哥大虎是個急性子,一心想爬得快,而弟弟小虎卻人小志大,總想爬得更高,看到更遠的美景。開始時,兄弟倆一起沿著巖壁往上爬,可巖壁很滑,沒爬幾步就會摔下來。于是,大虎借著旁邊的楊樹往上爬,沒過幾天就爬出一米多高,小虎還是采用原來的方式,只爬了不到半米...最后,大虎雖然很早就爬到樹的頂端,但只能看到一些草房和矮樹。而小虎爬的高度遠遠超過大虎,它看到了遠處的青山、碧綠的湖水、藍藍的天空...這個故事不僅告訴學生做人要腳踏實地,還不能輕視他人。故事講完以后,教師說:“爬山虎其實有很多品質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看看《爬山虎的腳》就知道了。”通過對課文的分析,學生會體會到爬山虎那堅韌不拔的毅力,在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也要有這種精神。
(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十分明顯,許多教師都給學生以嚴肅的形象,導致學生不愿意主動靠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比如,在《巨人的花園》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為了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可以在上課前先講講自己家的花園是怎么樣的,自己理想中的花園又是怎么樣的。然后,讓學生講述自己想要的花園是什么樣,對教師的花園進行評價,說說怎樣才能把花園打造得更加美麗,并讓學生說說自己為了喜歡的花園可以做些什么,自己是否也和父母一起打理過花園。這樣就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愿意主動在教師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敢于對教師進行評價,從而構建出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然后,教師一句“讓我們來看看《巨人的花園》又是什么樣的呢...”,則能將學生帶入到課文中,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并與學生一起去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過程中,合理的融入情感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通過合理的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并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洪智.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7):75.
[2]郭廣樓.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析[J].讀與寫,2018,(19):56.
[3]楊珠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8,(64):58.
[4]劉霞.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3):44.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上林縣木山鄉木山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