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世紀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新的社會形態更需要具有創造性思維的應用型人才。作為國家最重要和最具活力的行為,它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公共音樂教育在活躍學生們的課余生活方面施展著重要功能;在培育學生創造性思維方面,也有著其余課程所無法相比的優勢。由于創造性思維與音樂思維在思維的本質、思維的內在思想和思維的特質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挖掘創造性思維與音樂思維的內在聯系與外在延續,將有利于建設和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音樂教育;音樂思維;創造性思維
前言
中國的教育模式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表明:\"智育工作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1]作為高等公共音樂教育,在完善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展品德方面,有著突出的優勢,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
(一)創造性思維的含義
通常我們所指的創造性思維是用創造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創造性思維能發生新的思維結果具備必然的的獨創性。而與之相對的通例的思維,則是依照常規的舉措來處理問題的思維。兩者相比,創造性思維有著明顯的優勢。
(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
就社會發展而言,創造性是人類勇敢向前的本質。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2]而從教育角度而言,為適應當今激烈的國際競爭,在高等院校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意義。
二、創造性思維與音樂思維的相似性
創造性思維與音樂思維在思維的本質、思維的內在思想和思維的特點上都有著驚人的類似之處。探索創造性思維與音樂思維的潛在聯系和互動關系,將有助于合理的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3]
(一)兩種思維都具有多元內涵
創造性思維和音樂思維都具有多元內涵。[4]
創造性思維的整體特點是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當前心理學界對它的構造大都有著兩個共識:其一,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高級的精神活動,使人與其他動物區別開來;其二,創造性思維具備多元化的內在思想,不一樣的活動內容如科學探究、藝術創造思想也不完全相同。創造性思維所包含的直觀性思維、貼切性思維、條理性思維、散發性思維、聚集性思維、靈性思維等,表現出綜合的有機結合狀況,性質不同的創造性活動有著不一樣的偏重構造。創造性思維在音樂創作、音樂欣賞的不同階段有著重點。
(二)兩種思維具有相似的特征
創造性思維和音樂思維具有相似的特征。[5]
我們先來看創造性思維的特點。首先,思想目標的求異性。即從別人習慣的地方看出問題,在別人認為沒有路的時候走出路來。其次,思維構造的靈活性。這是指思維構造變化多樣且靈活,多維度考慮的品質。第三,思維進程的突發性。即思想在時間上用一種忽然來臨的方式,代表某個突破的到來,我們也叫它靈感思維。它是創造性思維的緊要組成部分,它具備突發、無意、首創和含糊等特征。第四,思維成效的整體性。即思維成果的快速擴展,以及更新的整體價值。第五,思維表述的新穎性。
音樂思維的特征與創造性思維十分相似。首先,思維方向的求異性在音樂作品的創作中隨處可見。其次,思維構造的靈活性在音樂家們創作音樂作品時常用的手法上有所表現。第三,思維過程的突發性在作曲家構思音樂作品時有所表現,它常常會忽然從內心深處迸發出格外有藝術魅力的全新音樂中心或旋律,這便是靈感思維的表現與成果。第四,思維效果的整體性在音樂創作與欣賞中也有體現。第五,思想抒發的新穎性在音樂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是必須的。一首好的音樂作品,它的表達方式一定是新穎獨特的。
三、音樂教育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
(一)音樂欣賞課對學生直覺性思維、形象性思維、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在欣賞樂曲時,我們往往有這樣的體會:放一首《二泉映月》給從來沒有聽過的人聽,不告訴他們樂曲名稱,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首曲子好聽,這是直覺思維在起作用。因為能為多數人接受的好的作品,必定是聽眾的直覺思維與作曲家的直覺思維產生共鳴的結果。如果問聽的人,這首樂曲表達的是什么情緒,則會有不同的答案,這是每個人的形象思維起了不同的作用。如果只告訴他們《二泉映月》的名字,那么大部分人感覺到的仍是月光下靜謐的美景。如果我們再告訴他們,《二泉映月》是瞎子阿炳創作的,樂曲介紹了阿炳一生坎坷的經歷,再告訴他們此曲是阿炳“信手拉來,久而久之,就變成今天這個模樣”,樂曲名字是后來的音樂家為阿炳錄音整理時經他同意才加上的。若給聽者介紹了這些背景后再讓他們聽這首樂曲,這時就會覺得這首《二泉映月》是阿炳對人生體味的自然流露,從中聽出的就是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了。
同樣是欣賞,同一個人不同背景下的體味相差甚遠。欣賞一首音樂作品,一個人要經歷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發散思維的過程。因此,我們認為音樂欣賞課是培養學生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發散思維的很好的課程。
(二)音樂技能型課程對學生直覺性思維、形象性思維、邏輯性思維的培養
在學習器樂演奏時,直覺性思維、形象性思維指揮我們模仿老師的樣子,動用十指去完成規定動作。我們的大腦既要指派十指完成規定琴鍵(弦)上的行動,又要指導眼睛識別樂譜。在識別樂譜時,是用直覺性思維和邏輯性思維在幫忙,看到音符在樂譜里哪個位置,手必然在琴鍵(弦)的相應地方,這種用大腦指導眼睛識別樂譜,同時指揮雙手準確彈奏的訓練,同時鍛煉了人的左右腦。
在學習聲樂時,要發出悅耳的聲音,首先要運用直覺性思維、形象性思維去模仿老師的聲音和狀態;進而要運用邏輯性思維了解聲學原理、人體發聲構造等。在歌唱練習中,三種思維不斷轉換,大腦用發聲方法指揮全身的歌唱器官、呼吸肌肉群,加上情感協調一致地工作。這種身、手、眼、嘴、腦并用的技能練習課程,對學生各種思維的培養大有益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N].中國教育報,1999-06-17.
[2]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2-11-18(1).
[3][5]程建平.論音樂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同一性[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144-147.
[4]廖家驊.音樂欣賞與創造性思維[EB/OL].http://www.hongxiao.com/dy/Article/zhuanjia/liaojiahua/200602/1873.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