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同于平面靜止的美術圖像,美術作品,動畫和電影是記錄運動的過程。電影行為在一個具有空間,時間的平臺下發生的,畫面具有很強的連貫性,所以產生的學問不能僅僅稱之為構圖,電影所謂構圖的對應指向是視聽語言,既是一種作為電影反映生活藝術的一種思維方式,鏡頭,分鏡頭,場面段落的安排和銜接,以及剪輯的方法和技巧。
關鍵詞:電影;構圖形式
影片的核心在于它的故事,所有的鏡頭語言都是為了故事性而服務的。這種故事性動態是指電影時間處于絕對運動的狀態,不是瞬間的凝固。決定電影構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攝影機動態,景別,視點,透鏡,光色,人物,聲音及上下鏡頭之間的銜接。分割畫框內外的世界是導演對于創作者對故事訊息進行的視覺處理。
下面從宏觀動態和微觀靜態兩個角度分析。
一、宏觀動態角度
大方向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認為畫框內的世界是從現實世界中抽取的某一部分,因而畫框內的世界并不孤立存在,時刻與外界保持著聯系并發生交互影響。所以此時畫面中元素的可以很隨意,將一部分有必要的訊息留在畫面外,然后用各種手段(聲音,動作,鏡頭方向)與畫面內的元素產生關聯。這一種構圖形式幾乎在所有人物對白,或是描述一件連續正在發生的事情中出現。說起風格也應該都是“故事至上”的劇情片。
另外一種是畫框內存在一個獨立于外部并能充分自給自足的世界。導演會像搭建舞臺一樣,利用各種繪畫技巧構建畫面,或者采用大景深進行場面調度。他們精心篩選畫面內各種元素,建立相互之間的各種關系,利用精巧的設計做象征表達風格,造成視覺上的沖擊感。
二、微觀靜態
對于某些作品來說,構圖只是故事敘述的一種技術手段,并無意凸顯其本身的藝術價值,微觀分析的就是這個部分。總結了構圖技巧:橫向和縱向
一:橫向構圖
橫向構圖習慣將畫面視作二維平面,根據畫幅的寬高比例,對各元素進行排布。
1:均衡:
畫面內元素的視覺重量取決于它的屬性,大小,動態,位置,數量,明暗色彩等等。均衡的構圖并非指畫面兩側的元素基本一致而形成的對稱,而是指視覺重量上的均等。雖然元素可以不同,但是人們可以感受到視覺上的均衡。
均衡的作用在于幫助觀眾們理解劇情的發展,在一部追求均衡感的電影中,畫面的不均衡感往往暗示著一種“期待”。
所以均衡構圖通常是在上下鏡頭銜接中出現的,在單個鏡頭中往往會失衡,先將觀眾的視線焦點引向畫面一側主體,等觀眾對主體關注過后,視線焦點會自動移向另二個主體,通過剪輯處理后,第二個鏡頭起到配平作用。這就是構圖營造的一種期待。均衡的極端形式就是對稱,對稱構圖能給畫面形成莊嚴感,超穩定感,用來隱喻或者象征。
2:幾何構圖
利用點/線/面/體進行元素的結構,利用這些結構所形成的視覺習慣,利用黃金分割原理劃定視覺興奮地帶。
《戰艦波將金號》中,把軍人的步列與一排排上了刺刀的槍安排在畫面對角線上,隨著軍人步步緊逼,人群四散逃跑,斜線構圖的傾斜程度越來越大。一種強有力的壓迫感自下而上,象征沙皇的專制機器正順著它的統治慣性碾壓鮮活的生命。
半圓形:在《教父》以單向側光將臉部自鼻尖中線分成一明一暗兩個半圓,隱喻了所謂的雙重性格。《這個殺手不太冷》用半圓的窺視角度來展示里昂的危險境況。
三角形構圖:傳達出一種穩定感。
倒三角形構圖:伴隨著俯拍,表示極不平穩和無根狀態。
圓形構圖:意味著自成體系,滿足,聯系緊密。
S型:代表優美或延伸遠方。這一切都是為了將觀眾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引向畫面的主題,并對主,輔體與環境的關系做出生動而有力的詮釋。
3:多畫面構圖:
利用畫面中心線進行銀幕分割,將兩組畫面同時呈現在銀幕的左右方,表現同一時間發生于不同地點的兩組動作,并暗示觀眾在對比性的觀賞中探索不同動作之間的關系。
嵌入式的多畫面構圖,《天生殺人狂》《羅拉快跑》在主畫面中嵌入
在羅拉快跑中,曼尼思索彷徨的告訴攝影畫面中,突然自右向左劃入羅拉疾跑的高速攝影畫面,突然自右向左劃入羅拉疾跑的高速攝影畫面,兩個畫面各占左右,構成均等的地位,配以羅拉的內心獨白與節奏強烈的音樂,將兩個即將在同一地點匯聚的主人公各自焦灼的心態展現出來。隨后導演又強化了時間的因素,在一個大鐘的局部自下而上劃入,占去了銀幕的五分之一,構成了倒品字形的三分構圖。
二、縱向構圖:
縱向構圖是指將畫面視作一個三維空間,也就是縱深感,是電影創作者建立的一種虛擬幻象。縱向空間有多種形式,依照景深劃分,可粗略的歸位大景深,小景深,無焦點景深。
景深是指位于畫面焦點前后的清晰范圍,它取決于鏡頭焦距的長短、光圈的大小和拍攝距離的遠近。
1.大景深:
大景深創造了畫面的空間深度,一般在制造大景深的時候,攝影師會選用廣角鏡頭,并使用高感光度膠片,以配合小光圈的處理。大景深畫面提供了由前景至中景再到后景的相當深遠的清晰范圍,保持了空間的完整性。在這樣一條由攝影機到無限遠的縱軸上,元素的安排呈現出無比的多樣性,提供深厚的象征、隱喻意味。
大景深時常用來展示環境。
大景深可以更清楚的交代畫面內復雜關系。
大景深還可以用來展示人物豐富的內心。對于心理隱秘、情緒波動、夢境、潛意識活動等主觀色彩強烈的場面是有效手段。
2.小景深:
小景深創造了畫面的有限深度,運用小景深實施的構圖,會在縱向很小的范圍內進行清晰與模糊的變化。如果被攝體處于縱向運動中,攝影機必須不斷變焦點,否則就會不清晰。
小景深構圖具有“凸顯“功效,只能對部分縱向范圍的事物進行清洗呈現,創作者利用大片模糊影像來烘托清晰的影像。人站在車流中,模糊的車流像一塊不斷改變的調色板,使前景中的人物造型得到有力的呈現,可以隱喻人物的孤獨感或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
3.無焦點畫面
被拍攝的畫面完全沒有焦點,一片朦朧模糊,這種畫面適于表達特定的情境,比如恍惚的夢境,視力不佳者的主觀視角,或者導演蓄意對主體遮掩,讓觀眾看不清。
參考文獻
[1]蔣曉涵.電影語言符號特性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
[2]張導曦.電影構圖與繪畫構圖的相異點[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02,01:52-56.
[3]譚悅.淺析電影美術中的畫面構圖[J].電影文學,2013,24:144-145.
[4]葛德.電影畫面構圖(上)[J].電影藝術,1986,04:32-42.
[5]葛德.電影畫面構圖(下)[J].電影藝術,1986,05:55-61+34.
[6]暴學偉.談電影構圖的豐富表現力[J].電影文學,2012,11:42-43.
(作者單位:天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