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運動既能夠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又可以在體育運動中通過體育文化培養學生的競技精神,促進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養成。目前在高校的教學工作中,體育教育工作日漸受到重視,并成為備受學生喜愛的一門科目。在此形勢之下,如何提高高校體育教育質量,成為高校體育教師所必須鉆研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體育教育;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創新措施
引言
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以來,黨和政府提出了要建設體育強國的偉大夢想,明確要求我國要由體育大國轉變為體育強國。作為祖國未來建設生力軍的大學生,他們的身體素質及體育精神,影響著我國體育強國偉大夢想的實現。為此在新時期的高校體育教育活動中,體育教師要僅僅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潮流,轉變教學思路,采取新穎的、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吸引更多的高校學生參與到體育項目中來,為提高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精神、強國精神而奮斗。
1 當前高校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身體素質不高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高校學生的生活也開始豐富起來。但從當前各大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說,大部分高校學生在學習之外,普遍選擇使用手機、電腦上網追劇或玩游戲,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會選擇體育運動項目,或是自發的參與到體育運動項目中去。這就導致了高校學生因缺乏體育鍛煉,其身體素質自然不高現象的出現。不過近年來各大高校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采取措施鼓勵大學生積極運動,如推出1元早飯,或是規定學生必須晨跑等。加之現代健康生活理念日漸深入人心,高校學生越來越在乎自己的身材,在此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之中。在學校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要看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仍然不夠高。在查閱了相關資料,以及結合本人的體育教學經驗分析來看,高校學生的運動效率較低成為影響其身體素質提高的主要原因。大學生雖然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項目中來,但是因為缺乏專業的指導,科學的鍛煉計劃,導致其鍛煉效果較差,并最終影響其身體素質。
1.2 體育考評機制不合理
目前高校在體育考評機制上,存在著考評機制不合理的情況。體育作為大學生必選的科目,在每個學期末都需要進行測評,其測評的標準是按照《國家體育鍛煉標準》來制定的,在測評標準中有一個及格線,只要達到了及格線都可以合格。這就導致了部分學生不追求高分數,只追究及格分現象的出現,從而影響到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考評機制的不合理對大學生的影響較為深遠,其考核方式過于簡單,不能夠有效區分學生的身體素質,并反映出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所付出的努力,因而對于積極鍛煉的學生來說并不能起到應有的鼓勵作用,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也不能夠起到應有的督促作用,因此應對現階段的考評機制進行改革。
2 提升高校體育教育質量的創新措施
2.1 改革體育考評機制
針對現階段考評機制不完善的情況,為有效調動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積極性,并改變學生體育不重要的認知,應從改革體育考評機制開始。首先改變以及格標準評價學生體育課堂表現的考核方式,應當將大學生的體育成績分為三個部分:1.課堂表現。體育教師要紀律每一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如該生是否積極參與體育課程,是否能夠自我鍛煉,是否能夠有所創新之舉等,針對這些行為進行評分。該部分分值可占到60%,即平時表現決定著一名大學生能否在體育課程中取得合格。2.考試成績??墒浅煽儜嫉?0%的分數,考試成績不再局限于及格標準上,而是鼓勵學生爭取更好的成績,對于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要加分,以鼓勵其上進行為。3.學生評價。將學生評價納入到考評機制中,是為了使大學生的體育成績更加真實,能夠反映出一名大學生的真實身體素質,該部分分值可占到10%左右。通過上述3部分結合,使學生的分數層次分明,能夠真實的反映出一名學生在體育課程上的表現,也便于體育教師及時跟進,并幫助大學生改進其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
2.2 開展趣味體育運動
學生對體育課程缺乏興趣的主要原因在于體育課程枯燥無味且累,因此體育教師應改變教學方式,在體育課程中可以適當的開展一些趣味體育運動,以改變大學生體育課程枯燥的認知,并調動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程的積極性。體育教師可根據體育課程,制定出適當的教學計劃,然后根據教學計劃開展趣味體育運動。如在教授籃球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將男女學生混編成若干個小組,先從簡單的運球開始,讓男女同學自由練習。然后體育教師組織小組之間的運球比賽,對于取得優勝的小組要加分,對于積極參與的小組要適當加分。通過運球比賽,學生的控球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在開展趣味體育運動過程中,教師要走進大學生,去了解大學生的真實想法,對于那些不積極參與的同學,要鼓勵和引導他們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逐漸消除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抵觸心理。
2.3 利用好現代化設備
大學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機和電腦上網瀏覽信息,體育教師要利用好現代化的設備,為體育教學服務。教師可將一些體育課程制作成視頻,配上講解,然后通過QQ群或微信群組發送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預習和練習,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線與教師溝通,便于教師的直接指導。此外體育教師可將學生課堂活動的場景錄制下來,然后發送給學生,讓學生觀看自己的動作,并告知學生的不足及改進措施,以便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鍛煉。這種方式非常適合用于一些難度較大的體育項目,如太極、籃球等。
結語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體育教師要積極順應改革的潮流,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教學中采取新的教學方式,以調動大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積極性,從而使大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由此逐漸提高體育課堂的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楊論.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質量提升路徑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8):386-387
[2]云鑫.高校體育有效性教學策略研究[J].參花.2013(20):120-121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區甘肅衛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