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市場與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國民對于經濟利益的重視程度也不斷增加,市場、單位、團體、個體之中形成了一種較為默契的經濟鏈條。為了保證不同主體間經濟利益關系的和諧穩定發展,在此經濟鏈中加入新的維護方式,以社會整體利益為出發點對經濟利益進行嚴格的把控,這種維護關系產生的根本來源是法律。經濟法是我國法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調節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整體利益的穩定都有重要意義,本文以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內涵與維護方式入手,探討經濟法與社會整體利益間關系。
關鍵詞:經濟法;社會整體利益;經濟市場
目前市場經濟的發展處于快速化,對于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防止由于利益而產生的違法行為而造成的市場經濟秩序紊亂。對于市場經濟的維護與保持而言,整體利益相較于個人利益更需要得到關注,因此,社會整體利益作為重要的維護對象,經濟法對其起到重要作用。經濟法不僅要求國民在市場經濟中履行相關義務與責任,還要求社會整體對于法律法規的維護、監督、貫徹執行。只有做到以經濟法來維護社會整體利益,才能對市場經濟進行規范化,保證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
一、經濟法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內在含義
現如今,我國社會是由許多不同的社會階層組成的,市場經濟理念認為,只有不同程度的市場競爭才會保證市場充滿活力的繼續發展。但不同階層間的發展存在的矛盾與碰撞也是不可忽視的,在市場化的競爭中,較大的矛盾會激起市場經濟的秩序混亂。因此,對于這種不同利益關系間的矛盾進行規范化的處理是社會經濟整體性發展的必要手段,經濟法的產生便是為了用過規范化法律法規的手段,對社會整體利益進行約束與維護。只有保證市場的矛盾激化不導致機場秩序混亂,才能在市場的活力與競爭中保持社會不同階層、不同主體間的利益得到維護,這也是經濟法的實施在維護社會整體利益中的最大作用。合理的運用干預與管理的手段不斷對市場經濟進行調節,同時優化經濟法的制定,從而能夠達到促進我國經濟與社會共同發展。
二、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方式
(1)將經濟法納入立法條款
對于經濟法而言,其本身存在是一種法律法規,通過法律條款的約束對市場經濟進行干預與控制,這對于市場而言,是有效保障市場秩序穩定發展的重要手段。但在經濟法中,雖然沒有出現社會整體利益等字眼,也應該考慮到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穩定。經濟法作為立法條款,以嚴格的規范性限制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這種規范與限制中,無形得保障了社會整體利益的發展。因此,對于經濟法與社會整體利益間的維護關系,在此可以通過其立法目的作為維護方式的體現。
(2)充分貫徹經濟法的權利與義務。對于市場的發展與市場的秩序,要先在市場中進行解決,對于市場秩序的混亂情況出現,根本原因是市場中主體對于經濟法所要求的權利與義務認識不足,對于經濟法的貫徹執行不充分。因此,在市場的發展進程中,想要利用經濟法對市場進行合理干預,保證市場秩序穩定發展,社會整體利益得到維護,就必須重視經濟法的實行目的,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深入貫徹執行經濟法各項法律法規,利用經濟法中約束條件進行規范化發展,對經濟法所帶給市場主體的權利與義務進行合理研究及使用,保證經濟法的實行得到充分實踐,以此滿足經濟法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目的。
(3)順應市場經濟發展,完善經濟法的立法條款。對于原有的經濟法而言,其立法的目的只能滿足但是的市場經濟發展條件,對當時的市場發展提出約束與干預政策。但市場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整體的發展與變化,其結構與目的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發生變化。因此,考慮到市場發現的不確定性,經濟法的立法內容與條款也應該及時的進行更新,只有保證能夠在新的經濟市場中找到新的約束條款,才能持續保證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不會偏移。但應該注意到,法律法規具有其自身的嚴肅性,經濟法的立法在進行更新的同時,不應產生與原有條款沖突較大的內容,這會造成法律條款的不嚴謹,因此,對于進行更新的條款,一方面應保證更新內容順應市場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還應該保證法律的嚴謹性,避免隨意新的更新法律條款。
(4)原則性的內容不偏移。對于市場經濟體制的變化,經濟法的順應過程中必須保證法律原則的不偏移,不應被市場變化被動的帶動發展,應在宏觀層面下統籌經濟法發展變化的力度與方向。對于資源配置、可持續發展、公平性、效益性、社會本位等的基本原則要保證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偏移。明確保證經濟法立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整體利益,且能夠在維護過程中保證立法的原則性內容的正確凸顯。
結語
經濟法對于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方式簡單而言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維護市場秩序,保證社會整體利益。以市場本身為主體對市場進行調節與控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對于市場資源帶來的社會利益進行規范化的分解,以此市場經濟與社會利益的良性發展;二是以國家干預的方式控制市場失靈。當市場本身的機制無法有效調節市場秩序時,經濟法不能再作為單純的規范化內容,而需要發揮更深層次的作用。在市場運行失常時,經濟法以國家法律主動干預市場的形式對市場進行調節,這是解決市場供給與分配不均的主要手段。
參考文獻
[1]朱開磊.論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J].法制與社會,2018(12):149-150.
[3]蔣悟真,李晟.社會整體利益的法律維度——經濟法基石范疇解讀[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01):45-53.
(作者單位:上海新蘭德證券投資咨詢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