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跨文化管理真正作為一門科學,是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的美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對許多跨國公司的管理人員來說,跨文化管理已成為他們日常事務的一部分。研究意義重大!不過,其中有些問題需要澄清并需要理論升華,有助跨國公司順利發展,特別是中國式跨文化管理即中國文化軟實力解讀跨文化管理,有助“一帶一路”跨國經營與世界和平!
關鍵詞:跨文化管理;中國文化軟實力;理論升華;“一帶一路”
一、跨文化管理的定義與意義
1、定義
趙曙明、張捷(2005)做了比較權威的定義:跨文化管理(或交叉文化管理)是跨國企業在跨國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是對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事、物的管理,它研究的是在跨文化條件下如何克服異質文化間的沖突,進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態的文化氛圍中,設計出切實可行的組織機構和管理機制,最合理地配置企業資源,特別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業的潛力和價值,從而最大化地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
2、意義
通用電氣公司前CEO杰克·韋爾奇(Jack Welch)曾說:“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現實。衡量企業(業績)成功與否的標準只有一個:國際市場占有率。成功的企業通常依靠在全球各地找到市場而獲勝。”其中,文化環境對于企業的經營來說,其影響是全方位、全系統、全過程的。
二、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問題
1、概念誤區
大部分研究混淆跨文化維度理論與跨文化管理理論跨文化管理理論是在跨文化維度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重在管理而非文化
2、理論繁雜
跨文化管理理論目前有名的就有十多種,但是過于繁瑣,闡述重復,如同西醫分科很多,沒有系統。
3、忽視并購
目前跨國公司經營主要方式為并購,但是大部分研究忽視這點。
4、沒有主線
基本是從某個解讀研究,如同盲人摸象,不見全貌。
5、西方話語
跨文化管理理論起源西方,名詞概念思維模式以西方為主,不具有世界普適性。
三、重構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建議
本人教學與研究跨文化管理10年,有些感觸,特意提出,希望重構跨文化管理。
1、概念澄清
跨文化管理是是指通過克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在此基礎之上重新塑造(企業的)獨特文化,最終打造卓有績效的管理行為。特指在全球化經營中,對子公司所在國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條件下克服任何異質文化的沖突,并據以創造出企業獨特的文化,從而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過程。
2、并購單列
跨文化管理中的并購單列一章。這方面研究大多在論文中,書本中沒有單列研究。但并購是重要甚至主要的跨國經營方式,而且跨文化管理大多源自并購中的文化沖突,所以單列很有必要!
3、明確“中國文化軟實力”定義
“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出了多年,但沒有一個明確定義,為此,筆者定義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世界有獨特影響力的部分。包括十大思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中庸之道”、“以德服人”、“以和為貴”、“以人為本”、“以柔克剛”、“兼容并蓄”、“以心轉境”、“整體觀念”。英文縮寫為CCSP——Chinese culture soft power。
4、中國話語權
首創中國式跨文化管理
即中國文化軟實力解讀跨文化管理,只要10句中國文化特有思想40個字就可以解讀十多個理論上百萬字與模型等才能闡述的問題。
作者簡介
熊偉,Mike,字廣基,號“詩意的牛”。
湖南大學出版社編輯,主編文史經濟管理哲學藝術教育等。
原經貿學院副教授,碩士導師。教書育人研究講座。
主研:人文經濟與管理,特別是國學與經管,跨國公司、跨文化管理,兼任中國文化軟實力中心成員、教育部碩士論文、網上評審專家、湖南省國際貿易、研究基地成員、湖南省人力資院、管理學會會員、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家,農工黨湖南省委參政議政、社情民意與青年工作三個委員。
整合資源:
推薦學院16位國際商務合作導師,包括跨國上市公司三一重工副總、澳優乳業集團監事長兼黨委書記等;幫助建立5個實習基地,包括湖南省重點文化創業基地錦繡瀟湘文化產業園等。
信念
“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立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生活
搖滾與佛法兼容,內心與外形如一。
兼做
職業指導企業融資。
2018年著作面世
《跨文化管理“鏗鏘三人行”——中國軟實力促進跨國經營》全球首度中國文化解決跨國公司文化沖突!
(作者單位:湖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