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家教學改革推動下,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也進行豐富性拓展,體育課程內容也逐漸豐富,游泳課程受到高校學生極大喜愛,游泳課程所面臨安全隱患應當被高度重視。本文針對高校游泳課程教學中存在安全隱患進行分析,試圖為高校完善游泳課程教學環境、提升游泳課程教學質量,提出淺顯建議,期望為高校開展游泳課程提供一定參考建議。
關鍵詞:游泳課程;安全;因素;策略
我們在新聞中偶爾聽聞有人落水的消息,這表明游泳是一種使用性生存技能,游泳運動可以為很多人帶來優美身材,達到強身健體目的。隨著國家經濟實力提高,高校教學水平也逐漸豐富化、多樣化,體育教學也納入游泳課程,學生對游泳課程熱情很高,高校學生選修游泳課程人數逐漸增加,為游泳教學帶來極大壓力,安全隱患防范力度急需加大,避免事故發生。高校游泳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游泳技能,但在開展游泳課程時保障學生人身安全非常重要。高校游泳廣館資源有限,如何在有限時間、有限場所空間培養學生掌握游泳技能,這是目前應思考的問題[1]。
一、影響高校游泳教學安全的因素
(1)游泳課教師因素
游泳課直接輔導人員就是體育教師,通常教師人數有限,但學生人數較多,進行游泳課教學對教師責任心、工作態度、安全保障工作是極大考驗。某些高校體育教師對學生人身安全重視程度不足,自身安全責任淡薄,學生游泳事故發生通常是缺乏安全意識教育,教師進行游泳課程安排時應依據科學方法進行,考慮到學生當前身體承受能力,把握好游泳強度,避免因疲勞而產生安全事故。
(2)學生因素
學生處在身體逐漸成熟階段,個人身體素質或某些身體缺陷,體育教師應當提前了解,合理控制學生游泳課強度,學生個人差異可酌情考慮,游泳課程安排要選擇在合適時間段,避免學生飽腹或饑餓情況開展體育課,避免溺水現象出現,體育教師應在開展游泳課程前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詳細記錄學生是否有先天疾病影響不適宜下水[2]。
(3)其它影響因素
教師在開展游泳課程時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監管,學生剛掌握游泳技能,還無法做到熟練游泳,避免學生盲目自信而忽略水深度及自身疲勞度從而導致溺水情況發生。學校開展游泳課程時,必要安全措施和器材一定要準備完善,這是保證游泳課順利進行必要基礎。學生初次接觸游泳課程心理會產生緊張,心理狀態不穩定,容易有懼怕感以及驚慌,身體失去支配能力甚至溺水。開展游泳課程時教師要掌控好秩序,了解學生動向,以免學生擅自妄為。學校對救援器材配備重視度不足,一旦有溺水事故發生,無法第一時間進行緊急搶救。
二、預防高校游泳課程安全隱患措施
(1)強化游泳硬件設施科學管理維護
學校要加強游泳館科學標準化建設,完善游泳館硬件設施,這項工作應嚴肅對待。采購足夠救生浮板、救生衣、救生圈,建設救生臺等基礎救生設施,組建流動救生小組對游泳館進行不定期巡邏,及時制止不正確游泳行為,深水區設置警示牌。救生小組對游泳館加強巡視管理力度,對游泳館硬件設施以及救生設備定期檢查避免損壞,巡邏責任要劃分到個人,全力阻止溺水事故發生。游泳館人流大,對水質要求相對較高,做好水域衛生防疫工作,定期對游泳池進行清潔消毒,積極做好各種游泳池傳染病預防工作[3]。
(2)提升學生游泳安全意識
學生游泳安全意識培訓教師一定要時常進行宣傳教育,實際游泳課前要專項開展游泳安全意識培訓,每次游泳課前教師要用一定時間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可以例舉具體錯誤示范進行教育,培養學生應急處突能力。游泳館內部設置大屏幕與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連接,全天不間斷播放預防自救措施教育影片,促進學生重視游泳安全。學校可以開展針對游泳課程相關理論課程,重點強調游泳安全注意事項教育,為學生建設安全游泳氛圍。
(3)強化游泳教學組織與管理
體育教師要對游泳課開展有絕對指導以及管理權力,把控好學生游泳課所有動態。游泳課前要做充足身體準備活動及安全救援設施準備,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各項游泳活動開展順序,對水溫適應方法重點強調,并強調因水溫低而產生抽筋該如何處理。每次游泳課開始前都要宣讀游泳安全注意事項。教師要組織學生統一行動,杜絕擅自行動情況發生。不同游泳學習進度下,設置不同游泳運動量,避免運動量過大、體力不支而產生溺水。
三、游泳課程安排實施策略
(1)課前安排
每次游泳課程開展前,體育教師要強調游泳安全以及游泳常識。教師要加強課堂紀律性,學生入水練習要經過教師批準才可以,嚴格禁止跳水以及水中打鬧,入水學生教師要嚴格監管,教師對不同批次入水學生控制管理,以免出現混亂現象。游泳課開始前對所有學生進行體檢,存在隱患疾病學生不予安排下水練習,但游泳知識學習不受影響,教師要通過體檢明確每個學生身體狀況,適當安排游泳強度。
(2)加強課堂組織紀律、做好準備活動
體育教師在開展游泳課時要嚴密組織教學。課前執行點名制度,教師觀察學生身體狀況并詢問是否有身體不適,學生如有不適合下水可在泳池附近見習,學生應當依照教師安排進行身體舒展活動,提升身體器官系統功能,先陸地練習鞏固游泳基本動作。課前更換游泳衣,每人隨身配帶口哨,嚴格要求學生遵守各項規定。下水安排要嚴格按照老師要求進行,學生不得隨意更換游泳區域,嚴格執行教師口令,禁止學生水中嬉鬧,突發狀況及時處理[4]。
(3)救生器材合理利用
泳池旁邊標注明顯字眼提示水深,張貼醒目安全標語,體育教師應強調課堂紀律,阻止跳水潛水避免危險發生。游泳教學必須配備專業救生安全器材,救生用品必須放置明顯易拿取位置,張貼救生器材使用說明、放置在游泳圈、救生浮板等旁邊,救生物品定期進行維護,確保使用效果。
游泳項目具有一定程度危險性,一定不可忽略安全問題重要性。體育教師在開展游泳課程時要時常對學生強調安全至上原則,將學生游泳安全放在工作首要位置,避免學生游泳安全隱患的發生。教師要強化自身業務水平及責任感,豐富自身教學方法,在確保學生游泳安全前提下培養學生掌握游泳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玉軍.淺析影響小學游泳教學安全的因素分析和策略[J].科技資訊,2017,15(03):152-153.
[2]張新.北京市大眾游泳培訓班教學安全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3]魯茜,董煜,袁銳,劉正.關于高校游泳課安全問題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7):117+119.
[4]李志超.對游泳教學安全問題的幾點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2):141-142.
(作者單位:海軍勤務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