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近幾年教育體制的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被社會以及教學界給淘汰了。小學數學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同時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更是該教學內容的重中之重。對于小學生而言大部分小學生都會依賴于老師的講解,做完題后出現錯誤坐在那里等待老師進行講解,卻不進行自我思考對老師產生過分依賴,這就導致小學生在進行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無法提高自身的學習素質,不進行自我思考就無法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本文重點研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我思考能力的意義,分析影響學生自我思考的因素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只有學生學會如何動腦思考,才能夠真正將知識掌握到自己的手中。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影響因素;解決方法
我國的傳統教學模式一般指的就是言傳身教。教師在進行知傳授過程中,學生不需要通過獨立思考就能獲得到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希望能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提高綜合素質。真正的學以致用,將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學生只有通過真正的掌握知識才能夠使自身的生產力達到一個標準,而教育機構同時才能夠為國家輸送相應的人才。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門學科,教師可以通過教學使同學們提高自我動手能力自我思考能力思維轉換能力等。教師只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才可以真正的讓同學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打開自我思維,提高自我思考能力。
一、培養學生自我思考的意義
相比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教育機制以及教育體系十分落后。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的落后,我國一直秉持著應試教學的教學理念而這種理念在我國同樣也是根深蒂固。就算在快速發展的今天。也無法改變一張試卷就能改變命運的這一說法。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我國的教育產生了一種滯后現象。雖然有很多學生通過試卷能得到很高分,但是其自身的綜合能力以及自身的思考能力并沒有達到相應標準,與外國學生在進行真正對比的過程中不能看出應試教育所帶來的陋習。
加強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不僅僅能提高小學生們在學習數學時的積極性,同時小學生也能夠真正掌握到屬于自己的學習知識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們通過獨立思考而獲得問題答案,能夠使同學們加深對學習知識的印象。
二、影響學生進行自我思考的原因
1、教學方法
在我國如今的應試教育體系上,教師判斷一個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憑借的就是一張試卷,顯而易見這樣對判斷學生素質而言缺乏科學性。任何情況下,課堂上的事主體都是學生,老師在進行問題引導以及情景引導時,一定要適量而為。在進行該方法數學的過程中,若無法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也只會浪費大家的時間。對現在很多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學的主導者是老師而不是學生,這樣也就間接性的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同時采用不正確的方法也會導致學生們缺少進行獨立思考的機會。
2、教育體制
雖然在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已經得到了成績,但應試教育模式依然還在應用著。作為家長,他關注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否取得好成績,而作為老師,他關注的是學生成績能否為學校帶來良好的升學率。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應試教育已根深蒂固,在任何一個家庭中。也就無法保證教育體制改革取得更加突破性的進展。根據相關機構調查現在的小學生平均每天有十幾個小時是在進行學習而這種學習除了在課上還有六到七個小時是在補課班中度過的。有的甚至在小學學習階段就已將初中學習知識學完了。小學生所處的這個年齡階段是一個非常天真浪漫的年齡階段本身精力有限,他們的智力還有待開發。如果只是一味地將知識強行灌輸給他們,就會導致小學生產生思維定式,限制了小學生今后的發展。
3、學生參與感
獨立思考能力要求學生具備自我思考意識以及自主學習意識,只有真正的去主動學習,將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才能夠進行獨立思考。現在的小學生一般家庭條件都挺好而父母也十分的慣著自己的孩子很多小學生過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生活。這也就導致他們在進行思考過程中過多的依賴于外界,使自己無法主動的去進行思考。而在教學課堂上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不能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性也就導致他們不能夠真正的去進行自我思考。如果強制性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只會與最初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無法達到教師想要的效果,使學生的發展道路變得更加狹窄。
三、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
1、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提高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小學生能夠主動自我思考的能力,采用民主教學模式可以提高教學氛圍保證同學們在進行數學學習過程中擁有更加良好的積極性。比如在課堂上進行提問過程中老師可以間接性給出引導意見讓同學們進行自主思考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才能夠真正落實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教學目標。
2、開展課堂活動
小學生還處在一個特別喜歡玩耍的年齡段,所以小學生對于課堂活動是十分感興趣的,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開展相應的數學課堂活動。小學生通過在活動中進行主動分析,主動思考,以此來提高學生自我獨立思考能力。在達到教學目標的同時,也保證了學生個人素質提升。
總結
小學學習階段作為一個學生學習生涯的最初階段,小學的學習相當于啟蒙學習。所以在進行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運用活動教學法和民主教學法是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擁有更加良好的學習積極性給同學提供一個非常良好的學習空間,是同學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小清.試析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5(09):26.
[2]宋開紅.關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5):20.
(作者單位:河源市紫金縣黃塘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