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市場的不斷自由化,中小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在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使中小企業面臨了不小的挑戰。本文就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進行了探討,希望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和云計算等科學技術以強大的動能為中小企業拓展了更廣泛地發展空間,中小企業通過培育創新驅動力,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機遇越大,面臨的挑戰也更大,中小企業在企業管理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尤其是財務管理方面,亟需改革完善,建立更加穩定的企業內部運營環境,以此來面對大型企業和市場變化的沖擊。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預算機制不合理
部分中小企業在財務方面缺乏統一規劃,沒有完備的管理體系,一味追求市場份額,財務管理行為過于盲目。大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有系統化的運營機制,開展經營預測、制定發展目標、調整工作規劃,各個環節有序進行。對于預算工作的重視程度,中小企業遠不如大型企業[1]。大型企業會在上一年結算的基礎上,通過預測,計劃年度預算,決策通過后會按照該預算結果嚴格執行,有效管理財務收支,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而中小企業就是欠缺對財務的預算,出現決算超支等問題。
(2)財管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管理水平低
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經營模式都是以家族形式進行,高層管理人員與頂級決策者之間通常是親屬關系,隨意性較大。這種模式下,當責任和利益發生沖突時,管理人員往往難以實現二者的平衡,從而影響了財務管理效力。財務管理人員通常要具備經濟管理基礎、會計電算化、財經法規、財務數據分析等專業技能,而家族管理者并不具備這些專業素養,導致財務管理水平相對較低,主要表現如下:
①對現金管理不到位。中小企業缺乏對資金的編制計劃,過多的閑置或者將資金分散多個領域,制備不動產,從而導致企業在遭遇困境時無法應對,不利于企業的資本流動和再生產。
②利潤和成本費用的管理能力弱。營業額的增長并不意味著收入一定增加,中小企業在利潤和收入的關系上分析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利潤管理機制[2]。另外,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水平也不高,財務管理者架空成本費用監管,會計工作隨意性較大,會出現核算不實的情況,影響企業收益。
③存貨控制水平低。做好企業庫存的控制,管理好企業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才能延長生命周期,實現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然而部分中小企業在庫存方面的管理缺乏計劃性,沒有將存貨和盤貨等活動的功能落到實處,更沒有在流通環節控制好庫存。
④內部財務控制薄弱。內部財務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為了實現經濟效益,中小企業往往比較重視外部財務控制,內部財務控制在被忽視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形式化。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方法偏向傳統,缺乏專業的管理機構和管理職員,造成職能缺陷,使得內部的財務控制十分薄弱,財務管理水平難以提升。
(3)投資能力不強,融資渠道不暢
中小企業在投資時,容易被眼前利益蒙蔽,看不到企業長遠的發展道路,在沒有深入研相關政策的前提下,就盲目的進行投資。中小企業自身帶有經營規模小、風險應對能力差的特點,在融資時承受的壓力也較大。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比較單一,通常是銀行借貸、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發行債卷的成功率也較小,然而金融機構,如銀行等,在信貸的資格審查上比較嚴格,對中小企業借貸會提出更高的利率,增加了企業的經濟負擔[3]。這樣一來,資產負債表無法準確體現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高效融資渠道的缺乏極大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4)缺乏監督管理機制
監督管理機制關系著中小企業經營的穩定,健全的監管機制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推動企業的生產經營。實現財務的有效監管,主要渠道就是內部審計,其核心是按照制度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控制和監督。目前,很多中小企業的審計工作不到位,徒有其表,相應的崗位設置和人員安排都不合理,也不專業,無法科學化的開展審計工作,達不到監督目的和質量要求。同時,中小企業的領導層對審計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引起重視,監察工作不夠嚴格仔細,員工在松散的檢查下容易積攢工作漏洞,出現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違規違法行為。
(5)缺乏風險意識
中小企業在資金、能力等方面與大型企業的差距都很大,風險來臨時,中企業處理的難度也更大。由于目光短淺,只顧眼前不顧未來,中小企業在制定目標時往往容易忽視對小風險控制的把握,風險控制的成效并不顯著。很多中小型企業沒有認識到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作用,很多時候未能及時發現風險,也未能有效處理,從而引發財務危機。風險意識的淡薄嚴重阻礙了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6)缺乏科學的管理觀念和管理手段
中小企業主要有“個體企業”和“私營企業”兩種類型,企業內部容易出現集權現象,管理者的財務知識和相關的管理理念都比較陳舊,不夠系統也不夠科學。在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職能設置并不規范,企業員工容易越權辦事,工作程序混亂,會計信息不夠真實,無法正常呈現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態[4]。受管理知識的局限,管理者通產不會引進新的管理手段,管理方式沿用傳統,財務管理難以發揮效用。
二、解決中小企業財管管理問題的措施
(1)健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中小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前提是具有完備的管理體制。體制上的缺陷會導致企業財務安全和發展前途出現危機。中小企業經濟增長能力有限,加之受到資金結算制度不夠嚴謹的制約,中小企業經常出現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的情況。由于中小企業只有在年終才進行財務核算,缺乏固定時間和足夠的頻率,工作人員年終結算任務加重,工作量加大,容易引起各種財務問題。這就要求企業制定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及時記錄財務開銷,月度總結,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另外,要做到分模塊管理,設置相應的部門、安排相應的工作人員進行嚴格把控,及時上報資金問題,降低財務安全隱患[5]。
(2)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養,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財務人員需要具備專業的工作技能,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在招聘財務管理人員時,中小企業可以借鑒大型企業的招募方式和注意事項:重點考核工作能力和專業素養,要求應聘者具有足夠的工作經驗,且工作經驗要與財務管理掛鉤;招募對象要具備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持有相關的從業資格證書,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能夠確保財務管理工作依法進行。在招收財務人員時,還要注重加強培訓。無論企業規模是大是小,開展培訓活動都是十分必要的。業務培訓能夠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思想觀念培訓能夠提升從業人員道德素養,使財務管理人員能夠不斷更新財務知識,學習財務處理手段,更好地發揮財務人員的管理職能。
提升財務管理水平,要加強對企業資金的管理。
①特高認知,強化資金管理。企業運轉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資金的流動,經營者和管理者必須對資金有清醒的認識,從思想上認識到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將財務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切實完成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就是使資金運轉達到最大效益,因此中小企業要實現資金收入和運用的有效配合,明確記錄資金的收入和轉出,讓企業明確資金的使用思路,有針對性的設置詳細規劃,合理布置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避免出現收支失衡和資金短缺等問題,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③加強對庫存的管理。企業要從“存貨管理”和“應收賬款”兩方面出發,強化對物資的內部控制,財務管理者可以利用科學的管理模型解決資金短缺、庫存堆積、數量不明等問題,如隨機模型、存貨模型等,在進行有效管理的同時,不斷提升財務管理水平[6]。
(3)理性投資,拓寬融資渠道
中小企業要保持理智的決策,避免盲目投資,要充分了解時代背景,熟悉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要求,分析市場發展規律,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狀況,有計劃的進行投資活動。企業獲取發展資金的根本途徑就是融資,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需要各層面積極配合:
①企業自身要積極提升管理水平,規范企業結構,完善財務管理體制,提升信譽度,維護銀行和企業之間的友好關系。
②政府層面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出臺相應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增加科技、人才方面的扶植,促進中小企業良性發展,推動社會經濟的進步。
③金融機構應對中小企業融資條款進行完善,建立多層次的中小金融機構,壯大投資市場。
(4)加強監督管理力度
為了保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有必要對財務人員和財務工作加強監督,做好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對領導層來說,對審計工作和監督管理的認知不充分甚至是漠視,導致檢查系統難以健全,審查不夠嚴格,從而出現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因而,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審計工作,加大監督力度嚴格篩選財務管理人員,確保財務人員具備專業的工作技能、良好的職業素養。同時要對財務管理工作過程的各個環節做好審查,避免出現工作漏洞。在嚴謹的監察體制下,財務管理人員必定能提高警惕,減少失誤和違規行為,財務管理工作必定能提高效用,促進中小型企業良性發展。
(5)樹立風險意識,建立風險預警系統
市場環境是變化的,競爭是日益激烈的,中小型企業如果想保持經濟持續發展,在市場競爭中更有優勢,就要樹立風險意識,學會規避風險,利用完備的風險預警系統,減低風險發生的幾率[7]。由于市場是不受人為因素干擾的,有些風險可以被避免,有些風險則是無法避免的。企業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和發展水平建立風險預警系統,可以在遇見不可避免的風險時,做好心理準備,盡量減小經濟損失,在遇到可以規避的風險時,及時制定解決預案,采取措施,化險為夷。
(6)學習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和先進的財務管理手段
在市場經濟的競爭環境中,中小企業面臨著更大的資金風險,受到更多不安定因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斷學習財務管理知識,革新管理手段。在中小企業開展財務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多借鑒大型企業的成功經驗,吸取同水平企業失敗的教訓,通過科學而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從而提升企業競爭力。當然,學習先進經驗并不意味著照搬照抄,而是要以企業自身特點和發展水平為出發點,去粗取精,將經驗轉化為適宜自身的財務管理體制,帶動經濟發展。
為了使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為我國市場經濟持續增添活力,就必須深入分析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實施對策,保證這些問題能夠得以解決,讓中小企業的運營機制得到改進和優化。只有在日常管理中防微杜漸,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盡可能的規避問題才能實現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思雨.試論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J].財會學習,2017(6):55-55.
[2]周志敏.試論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7(3):35-35.
[3]古今.關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和解決措施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7(6):233-233.
[4]朱金明.淺談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經貿,2016(3):201-201.
[5]冷雪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職工法律天地:下,2018(1):263-263.
[6]馬媛媛,唐綝,楊景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4):113-114.
[7]楊樂,于婷婷.淺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研究[J].長江叢刊,2018(2):120-120.
作者簡介
于曉(1984-),漢族,山東人,本科,會計,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作者單位:青島儲豐源倉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