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教育生態中青年教師的育人功能發揮不盡如人意的現狀,提出高校必須秉承人文關懷理念,堅持以德為先,加強青年教師思想引領,注重綜合施治,消解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頑疾,打造青年教師思政工作新生態。
關鍵詞: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高等院校
1 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協同育人模式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創造性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我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發展行穩致遠提供了基本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卓有成效,需要聚焦短板發力,開展薄弱環節補強,即提升青年教師群體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建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只有實現青年教師協同育人模式在高校的落地生根,才能培育主流意識形態宣傳主心骨,才能弘揚凝心聚力的核心價值觀,才能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1]。
意識形態體現了不同國家的內在本質屬性,是國家安全的靈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意識形態領域暗潮涌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外在環境復雜、任務緊迫。然而,當下負重前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著無序和“兩張皮”的現象。一些青年教師存在著對育人職責認識不清,或者主觀認識到位但知行脫節的現象。對教師的問卷調查顯示,就“高校中哪些人員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問題,選擇將專業教學老師排除在外的占75.3%[2]。本應統一于人才培養這一目標下的德育和智育隊伍,存在著各自為政的問題,如果無法形成穩健、協調、有效運行的系統,無疑將掣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高校專業教師在某個學科領域具備淵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學術造詣,其理想信念、價值觀念、言行舉止能夠潛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學生。高校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工作主體隊伍有效協同,能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能量,有利于改變德育和智育“兩張皮”及專業課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缺位的局面,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優化升級[3]。
2 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校青年教師肩負著高校人才培養的重任,在大學生意識形態塑造中扮演重要角色。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如何,就如源頭活水一樣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思想道德境界和政治信仰抉擇。當前,青年教師群體思想總體是積極向上的,但是,在多元多樣多變的社會大背景下,一些青年教師在價值取向、職業理想、師德師風、教書育人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沖擊[4]。
青年教師主體積極健康向上,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自覺擁護黨的領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信心,熱愛教書育人事業。同時也應該看到,個別教師言行失范、價值取向失真、不能為人師表;少數青年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不足、理想信念模糊、服務意識不強。調查發現,11.9%的青年教師認為,個人政治理論水平與教書育人之間沒有太大關系;有4.6%的青年教師表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較為模糊[5];僅有73.6%的大學生表示,青年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了時事政治和主流意識理論。當下,種種物欲橫流、金錢至上觀念和享樂主義人生態度不斷影響和侵蝕高校青年教師群體,少數高校青年教師中出現教風浮躁、學術不端、生活奢靡等現象,進而擴張到意識形態領域?!哆|寧日報》刊文“大學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指出,哲學老師在大學課堂上談論中國時存在“缺乏理論認同、缺乏政治認同、缺乏情感認同”問題。青年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認識不足,極易受到錯誤思潮的片面影響,加之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的矛盾和沖突,導致青年教師意識形態困惑和理想信念失落的危機。
3 提升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有效路徑
高校青年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中央相關文件規定的本意。能否充分發揮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能量,關乎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關乎紅色傳人培育。高校應高度重視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立足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加強領導,有效引導,塑造一支政治素質高、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和引領“四個自信”的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科學的理論是凝聚高校青年教師磅礴力量,確保高等教育事業同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同向同行的“金鑰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宣傳思想工作要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高等教育要破解青年教師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弱化難題,還須推動青年教師政治理論素質的與時俱進、不斷發展,還須喚醒青年教師的政治責任意識。
3.1 完善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機制
形成學校黨委宣傳部牽頭,人事處、教務處、科研處、校團委、工會等職能部門參與,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部)具體實施的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機制,明確各單位的職責,提高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性。
3.2 完善政治理論培養體系
高校應當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不能抱以一勞永逸的姿態將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停留于崗前培訓階段,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探索通過培育“青馬工程”“青藍工程”“思想理論引領工程”等項目,組織定期培訓,引導青年教師學習理解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黨的基本理論,領會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堅定青年教師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和樹立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此外,高??梢栽O立基金課題,鼓勵青年教師圍繞專業知識與黨的先進理論相結合開展科研,孕育黨的理論進課堂的新成果。
4 結語
加強和改進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重要任務,又是一項龐大且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關系著高校發展的未來,而且關系著教育事業和人才培養的未來。因此,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掉以輕心。新形勢下,各高校必須充分認識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把其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形成齊抓共管工作合力,真正將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從而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其自由全面發展,引導其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霞.高校青年教師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
[2]李貴海.高校黨的建設科學化的目標選擇及其路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3]鄧斌.南疆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及對策研究[D].喀什大學,2017.
[4]何祥林,吳長錦.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現狀與對策思考——基于6所高校的實證調研[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116-119.
[5]孫楊.新形勢下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6.
第一作者:暢宏達
通信作者:趙培舉。
(作者單位: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