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覺悟的提高,志愿者事業日益茁壯。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文化志愿者的參與。公共圖書館只有做好對文化志愿者的管理與服務工作,才能實現公共圖書館與文化志愿者合作的雙贏。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文化志愿者;管理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覺悟的提高,志愿者事業日益茁壯。隨著志愿者人數的不斷增長以及志愿服務對象、服務需求的多元化,志愿服務的內容也日益精細化。其中,公共文化服務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志愿者的參與。隨著,積極、熱情投身公共文化服務的志愿者的日益增多,他們有了統一的稱號:文化志愿者。
1 文化志愿者的定義
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利用自己的時間、文藝技能等自愿為社會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藝術服務和幫助的人。文化志愿者是志愿者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普通志愿者不同之處在于,文化志愿者的專業性更強,強調公益文化藝術服務。
2 公共圖書館服務引入文化志愿者服務的意義
在圖書館引入文化志愿者服務方面,一方面可以有效彌補公共圖書館有限的人力資源。今后的圖書館不可能再按照老模式運作,滿足于每日借借還還,看攤守點,必須全方位、多方面的開展工作,必須要做那些不是傳統圖書館工作的事情,做那些似乎是其他部門做的事情。我們既是圖書館,又是信息資源集散地(ICP),還是學校、展覽館、博物館、音樂廳、文化講壇、影視觀摩廳、新書推介中心、學術交流場所、新技術體驗中心,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反復和拓展圖書館的服務內容,提升和強化圖書館的服務品質,增強和擴大圖書館的服務影響。由此可見,社會大眾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需求將越來越多元及復雜,文化志愿者的參與無疑可為公共圖書館帶來豐富的人力資源,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各項服務活動的公益性、文教性、豐富性,為熱心公共文化事業的文化志愿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參與平臺,雙方的合作可以實現共贏。
3 東莞圖書館做法
東莞圖書館,一直以來在切實履行其公共圖書館基本職能的同時,不斷地擴展服務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公共文化活動以滿足東莞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由于服務人口基數大(東莞常駐人口800多萬)、服務對象多元(東莞人口倒掛嚴重),東莞圖書館早在10多年前就開始探索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隨著全市對志愿者管理的逐步規范,以及圖書館文化志愿者人數的不斷增加,針對文化志愿者的管理與服務,東莞圖書館進行了嘗試與探索。
3.1 加強管理
3.1.1建立組織。成立了東莞圖書館文化志愿者服務隊,安排專人負責相關工作。
3.1.2規范程序。志愿者招募、檔案管理、激勵表彰等系列程序與東莞市志愿者協會建立的管理機制接軌,使圖書館文化志愿者的管理逐步規范化,有序化。
3.1.3加強培訓。加強志愿者日常培訓及有針對性的崗前培訓,提高志愿者的專業性。
3.2 創新服務
3.2.1有針對性地設置志愿服務崗位,有效調動志愿者積極性。
志愿服務流于形式、志愿者局限在搬凳子搬臺子工作等情況是志愿服務發展早期的常見現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圖書館針對志愿者的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等提供服務崗位,不僅有效調動了志愿者的積極性,也為志愿者提供了成長的平臺。例如東莞圖書館的“市民空間”講堂、24小時“公益課堂”這兩個常態化的文化志愿服務品牌項目,便提供平臺讓有專業特長的文化志愿者參與其中,成為志愿講師。
3.2.2創建文化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實現志愿者與圖書館同成長。
針對群眾需求最大的活動,常態化開展,形成了受大眾喜愛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如東莞圖書館的參考部的“市民空間”講堂、學習中心的24小時“公益課堂”以及少兒部的系列兒童服務活動。長期參與這些項目的志愿者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東莞圖書館第一個固定的給讀者講故事的志愿者張德中,隨著東莞圖書館少兒部講故事活動的品牌化、“莞芽故事會”的成立和發展,2013年3月至今,張德中組織了多場莞芽故事會,在少兒部的讀者群上開展多場莞芽網絡座談會,如“經典繪本分享”、“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等,不僅在2013、2014年、2015年,連續獲得東莞圖書館優秀志愿者稱號,還在長期的東莞圖書館的志愿講故事生涯中,通過與眾多少兒家長共同探討、互相交流,漸漸發現自己的真正的興趣在于閱讀推廣。2014年下半年,他毅然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創辦了一家以繪本閱讀為主要特色的培訓機構。
3.2.3豐富培訓內容,滿足文化志愿者的多元需求。
除了日常培訓以及崗前培訓外,東莞圖書館還積極組織志愿者參與內容多樣的文化培訓,例如組織參與“鋼琴彈唱”賞析會、主持人培訓、戲劇欣賞等,以滿足文化志愿者學習、提升自我的需求。
4 下一步工作建議
4.1 加強公共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宣傳普及
社會大眾對公共圖書館提供的服務或許十分了解,但是并不一定了解圖書館員為更好地提供這些服務的背后所須進行的大量準備工作。因此加強公共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宣傳普及,才能讓社會大眾真正走進圖書館工作,從中發現能激發群眾參與興趣的服務,幫助群眾從而進一步了解通過參與公共圖書館多元化的公益服務可以形成怎樣的社會影響、可以實現什么樣的自我提升,方能有效鼓勵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公共圖書館文化志愿者的隊伍中來。
4.2 公共圖書館轉變自身理念及思路
我國圖書館志愿者工作開展相對較晚,大部分圖書館還沒有形成這種觀念,如何使圖書館志愿服務有效持續地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圖書館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員工人力資源模式向以員工為主、志愿者為輔的人力資源模式轉變,充分挖掘員工人力資源潛力,善于利用社會潛在的人力資源,我們要理解和尊重志愿者,并且信任志愿者,為志愿者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4.3 結合服務需求分類開展專業培訓
公共圖書館在為文化志愿者提供從事服務必要的條件和保障外,應該結合圖書館的工作需求,有計劃地針對文化志愿者舉辦形式多樣的學習班、培訓班,并為他們參加活動或服務項目觀摩、外出學習考察提供方便,幫助其學習和了解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知識,熟悉和了解當地公共圖書館的情況,掌握更多的服務技能和技巧,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圖書館為什么要進行閱讀推廣。
[2]淺析文化志愿者助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3]公共圖書館與“志愿者組織”合作模式的實踐與思考——以珠海市圖書館為例
[4]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工作探析——以上海圖書館為例
(作者單位:東莞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