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藍染傳統紋樣和日式家具加以創新,打造符合現代生活,使人們能在快節奏中心靈得到凈化。藍染質感和陳設設計品的結合拓展了陳設品的更多的可能性,對于藍染在陳設品上的設計有一定的探索實踐的意義。
關鍵詞:和式茶室;藍染元素;陳設設計
一 目的和意義
在室內裝飾中,藍染被廣泛應用于抱枕、壁掛、桌旗、地毯、窗簾、軟雕塑中。而日本的藍染布的運用也十分廣泛,但都多用于日本時裝品牌上,在茶室家具及陳設設計上屬于創新嘗試。
將藍染傳統紋樣和日式家具加以創新,打造符合現代生活,使人們能在快節奏中心靈得到凈化,有種“隱逸”的意境。對茶室陳設設計方面,能創造一些新的東西也具有指導意義。在實踐上,日式風格的茶室適用于現代風格的空間,能使人回歸質樸,又能從細節中感受高品質生活。藍染質感和陳設設計品的結合拓展了陳設品的更多的可能性,對于藍染在陳設品上的設計有一定的探索實踐的意義。
二 合式風格茶室設計分析
通過對室內茶室空間陳設設計的研究,探索茶室空間陳設設計與藍染手法的更多可能性。從造型、材質、色彩、功能等具體研究出發,挖掘傳統文化元素,將現有藍染布圖案和木質家具等陳設品找到一個較好的切合點,打造一種新的日式風格。
在現在日本茶室中,不經修飾的帶結疤的木樁、泥巴糊的籬笆墻、原木或者竹子都是都是常用的材料。但日式裝飾元素也是區別于其他風格的重要部分,比如鯉魚旗,和風御守、富士山花紋、招財貓、江戶風鈴、門簾等。在室內家具日本多使用榻榻米,樟子紙糊成的木格拉門,這是日式風格最醒目的元素。本案的燈具造型就是運用風鈴元素,使陳設品與傳統日式風格相呼應。傳統的日式家居大量運用自然材料,不主張金碧奢華的裝飾裝修,以清新淡雅,簡潔而具有意境為主,遵循材料本身的美感、肌理和色彩等。
三 藍染元素與合式風格茶室空間的結合
隨著佛教文化傳播到日本,也同時將茶文化帶到日本,隨后茶室成為日本的民族文化符號之一。茶室空間面積一般不是很大,室內有古玩、名人書畫,中間放茶具燒水爐和茶鍋。各種沏茶喝茶用具都排列在爐前。整個空間,都體現了“敬、和、清、寂”的茶道精神。日式茶室在選材上也喜愛具有自然特性的原木、竹子、枯藤等,處處體現了“自然即美”的觀念。在當今世界都注重精神文化的背景下,茶室氛圍的營造已成為一個趨勢,不但在東方開始興起也漸漸感染著西方。設計師在茶室陳設設計的設計上也積極的創新嘗試,使用新型材料和茶文化相結合。
根據整體空間氛圍對其家具、陳設、燈光、配飾等進行設計。制作實體陳設品一套。要表現日式風格與藍染布相融合的一套陳設設計,從環境上打造枯寂、謙和、質樸、靜謐的風格。
茶室空間意境的營造需要一切跟自然有關的元素,原木色無疑是日式茶室較好的選擇,而藍染元素的植入,會使人有新的審美體驗。這種從植物中提煉出的純凈藍色,與原木材質的結合,統一中又有特色??梢栽跓艟卟牧系倪x擇上,如應用在燈罩上,老式拉線繩開關上,花器上,坐墊表面裝飾上。所有的設計都是取材與自然,盡量還原材料的本質,這些陳設品使茶室空間不經意間得到升華。
基于藍染布在家裝陳設設計方面的應用還未成熟,加上日式茶室靜謐的氛圍和藍染布十分契合。所以將日式風格和藍染布元素相結合,大膽創新,屏風中可使用藍染元素,既起到分隔空間的作用也增添了日式風格的韻味,在桌子上可以將藍染布鑲嵌在桌腿的木條之間,瞬間與其他日式茶桌區別開來,而且可以定期換自己喜歡的花紋,這也是比較多變的智能人性化陳設設計理念。
在座椅柜子上的靠背和柜門上可以運用一些藍染染布元素,使整套設計看起來更加整體。藍染元素也可以以纖維形式呈現,比如繩結的韻染應用,用在茶室陳設中也是非常方便實用的,可以隨時取下清洗,還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做些小陳設品,增加生活的趣味。
以這種形式,和式傳統的陳設品制式,結合靛藍染工藝的精髓,使其能夠流傳到更多國家,從扎染、印染到編織,制作出更多精美的陳設品。
四 結語
茶室空間中藍染布與日式風格的融合,意在打造一個能回歸自然幽靜的氛圍。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有個能吸引人駐留歇息的地方。盤腿席地而坐,泡一壺清茶,飄出的淡淡茶香,配上藍白相間的染布,很適合和式風格的氛圍。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都十分注重精神上的寄托,室內陳設設計也越來越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的傳承。研究傳統和式風格和藍染布的融合,推崇藍染工藝相關聯的傳統中國文化,以期對其他人文元素在室內陳設設計的結合上,會有更廣泛的應用和更與時俱進的創新。
參考文獻
[1] 霍利琴.當代茶室的內空間環境精神層面設計[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2] 宣曉志.日本傳統家具風格的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3.
[3] 劉益眾.試論民間藍染的圖形藝術[J].民族論壇,2007,(2):46-47.
[4] 張志賢.印花的藝術語言[J].東南大學學報,2001,(3):11-16.
[5] 蘭育平.茶室的創新設計和空間美感研究[J].福建茶業,2016,12):82-83.
作者簡介:
王瑩瑩,,籍貫北京,1980-,河南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環境設計,著有專業著作數本,發表專業論文數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