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澤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之下,針對我國高校工會工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工會管理制度不科學、互聯網意識有待提高、管理職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等,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并結合高校工會工作管理特點,提出“互聯網+”時代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創新途徑,希望能夠給相關學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Abstract】Under the tim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aiming a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trade union work, such as un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scientific,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et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management functions are not give full play, and scientifically analyzes these problem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e union work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innovation method of work management mode of union college under the "internet +" era,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the related scholars.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工會工作
【Keywords】"internet +";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ork of union college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4-0025-02
1 引言
“互聯網+”背景下,我國高校工會工作的管理模式不斷改變,由于傳統的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不夠新穎,工會的各項職能得不到有效發揮,降低了工會管理質量,通過不斷創新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能夠保證工會的管理職能得到有效發揮,提高高校教職工的綜合素養。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的創新途徑,不斷提高高校教職工的綜合素養。
2 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創新的重要意義
在高校中,通過開展合理的工會工作,能夠為教職工營造一個高效的學習環境,從而有效提高高校教職工的綜合素養。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也在不斷創新,通過科學創新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能夠將云計算技術與工會工作進行有效融合,提高高校工會工作人員的創新能力與管理能力,保證高校工會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根據《工會法》中的各項規定能夠得知,在新時代背景之下,高校工會工作的主要職能分為四部分,分別是維護、調動、建設與教育,為了保證工會中各個工作人員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工作中,能夠為高校教職工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為教職工搭建科學的溝通平臺,充分激發高校教職工的創新意識。另外,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能夠幫助工會人員更好地掌握教職工學習情況,根據教職工提出的條件,進行合理創新,從根本上保證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得到有效創新[1]。
3 我國高校工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工會管理制度不科學
由于高校中的工會管理制度不科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會工作的順利進行。在互聯網技術快速更新的今天,傳統的高校工會工作管理制度已經不能夠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對于高校工會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限制。高校工會工作人員主要由教師轉型而來,對工會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采用的工會管理制度比較落后,降低了工會工作的管理質量。
3.2 互聯網意識有待提高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工會工作管理人員的互聯網意識比較薄弱,影響高校工會工作管理制度的創新,降低了工會工作質量。由于高校工會工作內容比較復雜,工會工作管理模式更新速度較慢,不能夠有效滿足教職工的各項要求。對于高校工會工作管理人員來說,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互聯網意識,并結合高校教職工的各項要求,不斷創新完善原有的工會工作管理制度。
3.3 管理職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由于高校工會工作管理職能沒有得到合理發揮,使得工會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斷下降,其并沒有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對于高校工會工作的管理人員來說,可以結合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加大管理制度的創新力度,不斷完善管理制度中的各項內容,進而提供合理的學習資源,不斷提高教職工對工會管理的滿意度[2]。
4 “互聯網+”時代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的創新途徑
4.1 制定科學的工會管理制度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工會工作管理制度的不斷創新,能夠有效保證其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工會管理人員可以組織工作人員定期開展創新活動,從而讓其更好地了解工會工作的內涵,充分激發其創新思維。例如,工會管理人員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組織開展各項活動,并結合工會管理制度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科學評價,讓工會人員能夠更加全方位地認識自己。
通過制定科學的工會管理制度,并不斷創新,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工會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對于工會管理人員來說,要嚴格按照《工會法》中的各項條例,進行科學創新,保證工會工作有據可循。工會管理人員可以結合管理制度的創新情況,不斷豐富原有的內容,進而提高工會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
4.2 提高工會人員的互聯網意識
通過不斷提高工會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與互聯網意識,有利于工會工作管理制度得到更好的創新,幫助工會管理人員進一步了解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工會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充分認識到創新工會工作管理的重要性。例如,工會工作管理人員可以運用先進的網絡技術,與其他高校工會管理人員進行溝通,了解其他高校工會管理制度的創新情況,并結合自身的工會管理制度創新情況,適當加大創新力度。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幫助高校工會管理人員更加明確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運用先進的工會管理方式,不斷提高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的合理性。想要保證高校工會工作人員更好地融入到工作中,工會管理人員要更新管理觀念,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科學處理工會工作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讓高校教職工更好地投入到工會活動當中。
除此之外,工會管理人員還要定期進行理論指導,為工會工作人員講解最新的互聯網知識,在提高工會人員互聯網意識的同時,保證其創新意識得到更好提升。由于高校工會工作人員主要由教師與管理人員轉型而來,工會管理人員可以結合其實際工作情況,定期對其進行專業考核,讓其更好地認識到互聯網技術的重要性。
4.3 充分發揮工會管理職能
與傳統的高校工會管理模式相比,“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更加科學合理,為教職工人員提供了良好的網絡溝通平臺。例如,高校工會管理人員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為教職工解決活動場地問題,讓教職工能夠更好地投入到競賽活動當中。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職工能夠實現網絡平臺溝通,保證信息的安全性。
通過充分發揮工會管理職能,能夠保證工會工作管理模式得到更好創新,提高教職工的滿意度,讓教職工更加了解工會管理制度,提高教職工的創新能力。另外,工會工作管理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工會管理人員需要進行科學評估,并適當加大對教職工的網絡培訓,不斷提高教職工的創新意識。對于教職工來說,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與互聯網意識,能夠保證工會工作管理制度的實施率。
5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制定科學的工會管理制度、提高工會人員的互聯網意識、充分發揮工會管理職能,能夠有效提高教職工的滿意度,更好地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能夠為教職工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動平臺,提高教職工的創新意識與互聯網意識,真正做到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鐘園園.“互聯網+”時代高校工會服務青年教師模式創新研究[J].法制博覽,2018(01):27-28.
【2】唐燕.“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構建服務型“智慧工會”信息化平臺的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36):82.